小星星通知

兒童生長曲線百分位圖

讓孩子開心上學!心理師媽咪處理分離焦慮 5 大重點

好不容易把孩子挖起床,結果孩子一到幼稚園就抱著媽咪不放,淚眼汪汪、崩潰大哭,不管怎樣都不願意下車,甚至躺在地上不願意起來等等狀況,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但是看孩子哭成這樣,做父母怎麼捨得?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因此分離焦慮的外顯行為及適應期是因人而異,隨著幼稚園開學,許多朋友們在臉書分享孩子分離焦慮的情形,因此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一、什麼是分離焦慮?

孩子到了幼稚園的哭泣、耍賴、抱著爸媽不肯走,當媽咪離開時,孩子緊抱著安撫物、咬手指來降低焦慮,還有拒絕參與團體活動等等的行為,都代表著孩子的分離焦慮。這篇文章所指的分離焦慮並不是DSM-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裡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s),而是『幼兒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害怕自身安全及擔心不知何時能再見面,因此表現出超乎預期的過度焦慮,在外顯行為的部分,主要是抱著父母不放、大哭、倒在地上耍賴、恐懼等等。

各位父母應該都能明顯感受到,隨著孩子在7~9個月開始進入『選擇性依附』階段,就開始特別會黏某個大人,也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一旦主要照顧者離開,孩子就會大哭、不安等情形,這狀況直到孩子兩歲才趨緩。

二、為什麼要好好的處理分離焦慮?

國外學者Howard(2011)曾針對2080個家庭樣本進行為期五年的縱貫研究,發現嬰幼兒早期曾與媽咪分離一星期甚至更久的時間,這樣的孩子在3歲時個性會變得比較消極,3~5歲之後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也比較容易出現負面的親子關係,足見嬰幼兒早年依附關係對其社會適應及認知等發展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主要照顧者因為害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而趁著孩子不注意時偷偷離開,會更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及不信任感,因此,如何好好的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減少對人際關係、社會適應的衝擊,真的是很值得學習的課題。

三、蝦咪?媽咪也會有分離焦慮!

一般來說,網路上許多親職教養文章提到的幼兒分離焦慮都是指孩子,然而,依附關係是雙向的,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媽咪與孩子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害怕、悲傷、不捨、罪惡、愧疚等等的感受,外顯行為則是依依不捨、欲走還留、在校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等等。

其實這些屬於媽咪本身的分離焦慮,然而,當孩子感受到媽咪的不安與害怕,或是感受到媽咪不信任幼稚園這個環境,孩子的分離焦慮就更加深了。

四、克服分離焦慮的五大重點

(一)生活技能的學習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不喜歡上學,往往不只是因為與媽咪分離,而是因為上學代表著很多挫折及壓力。上幼稚園之前可能父母覺得孩子太小,因此生活大小事都是父母幫孩子全部打理好,上幼稚園之後要自己穿襪子及鞋子、整理物品,還有上廁所、洗手等的衛生習慣,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如果什麼都不會,孩子很可能因為挫折及壓力而更討厭上學,因此,父母開始讓孩子慢慢學著練習這些生活技能吧!

(二)提早為進入幼稚園做準備

國內研究顯示,當孩子在入園前做好進入幼稚園的準備,可降低媽咪及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的不安感受,可以如何提早進行呢?

1. 和孩子一起購買入園物品

帶著孩子一起購買進入幼稚園需要用到的產品,除了可以協助孩子增加入園的準備度,也能引發孩子上學的好奇心。

2. 循序漸進地增加團體活動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1或2個孩子,因此孩子從小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的頻率偏低,不妨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先從親子課程開始,坊間有許多免費的親子課程、親子共讀活動,先帶孩子從人數較少的小團體開始進行,等孩子比較適應,再慢慢擴展到人數較多的大團體,讓孩子感受到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互動時的開心、快樂,以及觀察學習其他孩子的互動方式,也可以減少孩子初次入園的分離焦慮。

3. 規律的生活作息

雖然每個幼稚園的課程活動不同,但是晨間活動、午餐、午睡及點心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媽咪能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先幫孩子建立生活作息,其實也是協助孩子更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4. 帶著孩子認識新環境與老師

許多孩子是到幼稚園的第一天才看到老師,可以想像到時孩子分離焦慮的強度會很強烈~可以先讓孩子知道從家裡到幼稚園的路線,如果可以的話,事先帶著孩子到幼稚園參訪,了解幼稚園的設施環境及人事物,也能協助減少分離焦慮的產生。

(三)預告的重要性

除了初次入學的分離焦慮,其實星期一症候群、放長假後的第一天上學也是孩子分離焦慮很高的時候,預告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降低不安的感覺。例如:拿著日曆跟孩子說:『這一天開始上學,你可以認識新朋友,還有學到好多新東西。』『你看看時鐘短針指到4,長針指到0,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我保證會做到喔!』一旦向孩子預告了時間,家長就真的要做到,若有突發狀況也要跟孩子說,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四)溫暖而堅定地離開

父母到了幼稚園,千萬別因為孩子大哭就用負面語言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你再這樣大哭,媽咪不愛你了。』或是說:『你看大家都看著你,羞羞臉!』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對幼稚園這個環境更焦慮、沒有安全感,也加深了被遺棄的感覺。

家長可以同理孩子的感受,『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學,你很緊張,要跟媽咪分開,會害怕。』『媽咪有感受到你的害怕,如果是媽咪第一天上學也會跟你一樣害怕。』接著說,『你看看幼稚園裡面,媽咪之前有跟你說過、帶你來看過,裡面有好多小朋友,還有好多玩具,你聽老師說故事、玩玩具、睡午覺、吃點心,媽咪會準時來接你。』在說的過程中,媽咪蹲著靠近孩子、注視孩子的眼神,以平穩的語氣和緩地說,孩子會更安心。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崩潰大哭,心有不忍而對孩子說:『可憐的小寶貝..』於是家長不忍離開,或是直接離開幼稚園而返家,孩子會學習到透過哭、耍賴等行為是有用的,如此一來就更難讓孩子進入幼稚園的環境。家長要好好地跟孩子說再見,『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該離開還是要離開,但別忘了給予一個溫暖的抱抱,好好地說再見。

(五)持續的正面鼓勵與陪伴

當孩子從幼稚園回家之後,可以多做一些親子互動,除了減少因親子疏離而產生更嚴重的分離焦慮之外,也能透過好好地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及安全感。每次孩子有進步,家長別忘了給予正面鼓勵:『媽咪看見你今天主動找同學一起玩,我有看到你的改變喔!』

國內研究初次進入幼稚園孩子的分離焦慮行為,發現有半數的孩子在幼稚園出現30分鐘左右的外顯焦慮行為,三成的孩子分離焦慮在入園後一周就會逐漸降低,大約有七成的孩子在與家人分離時,透過幼教老師的安撫、同學陪伴及玩遊戲就能暫時停止分離焦慮。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家長們比較放心,讓孩子循序漸進地進入幼稚園,好好地學習與成長。

文:小桃媽(執業於臺南市的諮商心理師,為台灣輔導學會認證合格心理諮商督導,目前是IBABY愛貝比親子網、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媽經、嬰兒與母親等親子網站駐站作家)

【教養文章分享】文章出自信誼基金會─好好育兒報(中班)

本期特選主題

說髒話、講話沒大沒小,該怎麼辦?

中班孩子口齒越來越伶俐,有時竟然會脫口而出不雅的字詞,或是對待爸媽和阿公阿媽經常沒大沒小。要怎麼引導才好呢?

孩子剛開始說髒話時,不太清楚什麼是「髒話」,可能大人聽起來覺得那是沒禮貌、不適宜的話,但孩子通常都是因為喜歡那些話語的力道,感覺非常簡潔有力,或是同儕之間覺得好玩而去模仿學習。

多和孩子討論,釐清語詞的適當用法

對孩子來說,它有點像是語言遊戲,可是他們通常不知道某些話語不適宜那個場合,比如說,有些人會報告老師,指出某個小朋友講「屁股」,認為這樣也是講髒話,但屁股為什麼是髒話呢?每個人都有屁股,說的人並不是拿來罵人,他可能只是說了「我有屁股,我屁股很癢」。

遇到類似的情況,爸媽不妨先跟孩子聊一聊,討論對這個事情的想法。比如問他:「這句話好像很好玩,這是什麼意思?」請不要直接罵說髒話的孩子,因為罵他,他會覺得自己做錯事,不想跟你談。孩子事實上並無惡意,純粹是好玩而講出這些話,或者只是聽過其他大人、哥哥姊姊說過,想要模仿。有時候,講的人覺得好玩,但是聽的人可能不懂或是會錯意,所以跟大人告狀。如果大家對語詞能有更多的討論,多想一想在什麼時候說才恰當,讓孩子對語言的認知有了新的想法和概念,就比較不會模模糊糊地去揣測別人的意思,產生很多誤解或錯用。

改善孩子沒大沒小,要從家庭身教做起

中班孩子講話沒大沒小的問題,有賴大人以身教引導。以往的家庭教育都強調對大人要很尊敬,懂得問安,但現在小家庭居多,平日沒有那麼多成員去讓孩子自然互動,每隔一段時間回去看長輩時,長輩只會寵愛,不計較孩子的沒大沒小,因而錯失學習的機會。所以爸媽本身的示範很重要。

有些孩子在學校裡表現很好,可是回到家卻是另一個模樣。比如說,放學時孩子原本自己揹書包和水壺,但出了校門,疼愛孩子的爸媽或阿公阿媽立刻接手,這樣就容易造成孩子的錯誤觀念,將長輩當佣人,不懂得自己負責。可見沒大沒小的行為多半是從生活經驗裡慢慢累積出來的,爸媽的言行不可不慎。

小叮嚀:用禮貌態度取代權威口氣

這個年紀的孩子也想做自己的主人,他會開始發號施令,想學大人當主宰,於是講話的口氣就比較沒禮貌,比如會說:「你去幹嘛」、「我要什麼。」爸媽在對待孩子時,記得把「請、謝謝、對不起」這類的禮貌用語融入生活,讓孩子體會換個話說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比如說:「請你幫我……」、「我可以買……嗎?」誌》小小哲學家單元裡的討論,孩子更能把禮貌內化成良好的行為表現,而不只是做表面功夫喔!

【109.10.19 109年度流感疫苗設站接種相關事項 】

親愛的家長您好:

「因公費疫苗接種踴躍,本市衛生局配合疾管署疫苗分配管控,各區健康服務中心停止申請提供設站接種服務,後續視疫苗接種情形再行評估。」

因此本園將不在學校提供設站接種服務,建議家長盡快自行前往接種。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星星班小小說人活動登記表

還沒有登記的小孩歡迎來登記唷!(每次最多三位)

親子教養文章分享

幼教老師:閱讀對孩子的六大好處,很重要但很多爸媽不清楚!

2017-11-14 . 親子共讀 文章轉載自媽咪愛網站https://mamilove.com.tw/articles/1085

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閱讀是一個能開啟寶寶對這個世界的想像的媒介

但也有些爸媽會困惑:

每天讀啊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具體的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

其實,如果我們都能更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在親子共讀時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更願意堅持、持續這樣做吧!

媽咪愛這次邀請了童書繪本的達人——盧怡方老師,來跟各位爸媽談談閱讀這回事!

在開始談閱讀的好處之前,方方老師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

我們常常會把繪本當作是「我們想要拿來教養孩子,或是讓他變得更聰明的一個媒介」(NG!)

但其實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繪本:它其實是一件藝術品

我們不妨就先把閱讀的過程,當成是跟孩子一起欣賞這樣的藝術品

就在這樣的分享過程當中,其實很輕鬆的、自然的

就會慢慢帶入很多的語言,或者是一些閱讀的理解、讀寫的一些先備經驗等等(好處自然就來啦!)

不過,為了要讓家長對於親子共讀這一塊更有信心!XD

方方老師幫大家整理了,從研究上面來看「六大很重要的閱讀的好處」

一起來看看吧↓↓↓

1|增加詞彙量,提升語言精細程度

透過我們跟孩子一起看書,在朗讀的那個過程

小朋友就會聽到「裡面的文字,跟爸爸媽媽平常跟我們說話的文字,是不一樣的耶!」

比如說 我們如果跟孩子講說:「把嘴巴打開,吃東西~」,這個是我們的口頭語言

可是如果是書面文字(在繪本上面的文字),它可能就會寫的是:「大口一張,真好吃!」

這兩者比較起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文字的精細程度,完全不一樣!

所以當我們在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的書面語言的時候

就是在提供孩子很漂亮的、很精準的詞彙

對於他們在詞彙量的增加&語言的精細度上面,都會有幫助

2|讀寫萌發:學齡前的重要先備能力

「讀寫萌發」是我們在幼教上面,很重視的一個詞

其實這個概念很簡單:

如果今天一個小朋友要學會跑步

他就要先學會站立 ➔ 然後學會走路 ➔ 最後才會慢慢的開始跑

在他會跑步之前,是要一點一點累積一段先備能力的

所以我們的孩子進到小學開始閱讀跟寫字之前,他們也需要先準備一些能力

「讀寫萌發」其實就是這樣的概念

我們跟孩子閱讀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會指著字

我們在指讀的過程當中

孩子就會開始慢慢認識到:「爸爸媽媽講出來的話,可能跟上面這個東西是有對應的!」

那他會慢慢去理解,這種一字一個音的文字符號它的意義

同時他也會看到「『貓』這個字是藍色的,咦,這邊有一隻藍色的貓!」

孩子就會慢慢去識別,這是文字、這是圖像,他們有不同的功能

甚至是孩子會知道該怎麼操作一本書

比如剛開始孩子可能會拿顛倒,慢慢的,你跟他共讀的過程

他就會知道怎麼樣把一本書拿正確的方向

這個也是讀寫萌發很重要的能力

3|能拓展視野的「認知」發展

除了語言、讀寫蒙發,還有一個重點是很多爸爸媽媽會去關注的

就是「認知」的發展

孩子剛開始出生的時候,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覺得很新鮮

在生活當中會有很多的經驗,孩子可以認識什麼是天空、什麼是雲、什麼是溪流

可是有一些東西,他不一定在真實生活當中接觸得到

我們就可以透過書、透過閱讀的過程,來幫助孩子理解

小到我們可以從書裡面認識顏色、數量

年紀再大一點的孩子,在閱讀的過程當中

他可以聽到「喔~原來恐龍時代是這個樣子的~」「別的國家原來長這樣!有這些不同的文化!」

透過閱讀,可以克服地理或時空的限制,非常廣泛的拓展孩子的認知、視野

4|視覺素養:從圖像中發現秘密

「視覺素養」是圖畫書的一個很特別也很重要的功能

什麼叫視覺素養呢?

就是孩子能否從畫面當中擷取訊息,理解這個圖像正在說什麼

這對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其實閱讀圖畫書,就附有這樣的功能

孩子可以透過圖像的閱讀,去發掘「原來有很多小細節,是文字沒有提到的,要從圖像,才會看到這些秘密!」

這個其實是圖畫書一個很重要的功能

所以各位爸媽在親子共讀時,也別忘了和孩子一起仔細找找圖片中的秘密細節唷(▰˘◡˘▰)

(延伸影片:幼教老師開講:選書指南+親子共讀技巧 - 3~5歲篇

5|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為什麼閱讀過程當中會建立親子關係呢?

可以想像一下親子共讀的情境——

你和孩子兩個人一起合看一本書,你把他抱在懷中

講到圖畫書裡面「小朋友的小鼻子、小眼睛」,你就會摸摸孩子的小鼻子、小眼睛⋯⋯

這樣的親子之間的擁抱、觸碰

在他長大的過程當中,會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經驗

這樣的經驗,如果能夠是持續的(持續跟孩子共讀)

你們親子之間的對話內容,就不會侷限於只是日常生活

你們還可以談談書、談談書裡面的世界、談談彼此的想法

那這樣子的親子品質,就會是更提升的~

6|培養閱讀興趣,愛上閱讀習慣

其實閱讀興趣就會在你們很開心的互動的過程當中發生

「這個書好好笑」「媽媽抱著我、爸爸抱著我」

孩子會把「共讀時美好的感受」,跟「書」連結起來

慢慢的,他就會喜歡上這樣的媒介

他也會發現,書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好玩的事情

自然而然的,閱讀習慣就會在他的興趣當中,層層堆疊起來了

(延伸影片:一招建立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樣做

最後複習一次,閱讀的六大好處:

1. 增加詞彙量,提升語言精細程度

2. 讀寫萌發:學齡前的重要先備能力

3. 能拓展視野的「認知」發展

4. 視覺素養:從圖像中發現秘密

5. 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6. 培養閱讀興趣,愛上閱讀習慣

各位爸媽是否更理解閱讀對孩子的幫助有多大了呢^^

但要注意「爸媽陪讀很重要」,買了好書也要好好運用,一起和寶貝享受閱讀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