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去南投拜訪微型社福,去了魚池鄉與信義鄉。在拜訪羅娜社區發展協會協會時非常感動,因為照服員夥伴分享他從高中時就希望可以回到家鄉服務,照顧族人,後來也如願回到協會工作!在現場也看到阿公阿嬤們在整理來到協會上課的成果,有一種好像他們也回到小學的感覺,非常有趣!期待未來可以跟協會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新的一年來臨💖很開心今年一月101舉辦2022年微型社福尾牙!邀請全台共200多名社福單位參與~看到大家彼此交流,覺得很開心!
這次來台中最印象深刻的是拜訪#社團法人台灣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他們致力協助種稻小農,讓捐款人透過捐米、認購米,幫助小農的同時協會將這些認購米送到需要的公益機構,不只如此,小農本身也能透過捐米來換取協會的設計諮詢等服務~讓做公益變成一個良善循環!
非常期待未來與協會的合作~
接手苗栗區後第一次拜訪定期定額夥伴 #社團法人苗栗縣愛加倍社區關懷協會,聽到協會深耕在地16年,國小畢業後的孩子們從國中到大學都有,也都還會回來當志工、在小小孩們年度的成果發表會擔任支持他們的觀眾與工作人員,真的非常感動!加上協會每天接送弱勢家庭的孩子來課輔班、平安到家,真的非常用心在照顧孩子❤️
本週花了不少時間在跟會計師對帳,果然專業人員看了就知道收支表有漏填,術業有專攻!希望我自己在會計上也有這種功力~看得越多越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
這禮拜總共訪了6間花蓮的單位,發現了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在為學生著想,像是濁水溪關懷協會主要是注重學生的作業與紀律,希望用考試的方式翻轉貧窮,谷若思全人關懷協會與愛在球崙關懷協會則是以適性教育,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雖然做法不同,但是為了學生著想的心是相同的,希望之後也有機會再去拜訪他們(◍•ᴗ•◍)(◍•ᴗ•◍)
小知識:阿美族沒有姓氏,但是有家族的名稱,叫做『氏族』,名字要放在氏族的前面。像媽媽的名字叫做A,氏族名稱是X;爸爸的氏族叫C,名字是Y。那孩子的名字是P,全名就是P.X.C。
名字會沿用祖先名,或是依據孩子出生的任何狀況命名。每個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取名方法。
這是第一次跟韻筑到外縣市(雲林)外訪,接觸到了從兒少到長者的各協會,讓我聽見各協會的緣由以及做的事情,在返程的路上,也許看到了大家都很渺小,但是有一小群人卻默默的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為了讓他們有個安全的家、讓他們不被感到放棄、讓他們也能站在陽光下,很有感觸。事後韻筑也讓我提出自己對協會和對自己的想法,蠻感謝韻筑讓我看見自己沒看見的好的地方,和可以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