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與教學

認識中華文化 . 傳統工藝」體驗課

為了讓同學認識中華文化,體驗中國傳統工藝及文化承傳,同學透過參與體驗課,認識香港香業由宋代開始的發展歷史、中國焚香傳統及意義,並讓同學親手混入木本或草本原料,創作獨有香氛的手工香。


透過是次活動,同學認識到世界各地,包括「一帶一路」國家的香料,同學更可以觸摸和感受其香味,了解其起源、美食蹤影,以及背後的少數族裔的文化。


認識國情- 國家與香港

「認識國情-國家與香港」網上自學練習,給予學生學習與國情及國家安全相關的知識。透過閱讀平台內的文章或觀看影片並進行練習,學生可更深入地認識國家的最新發展,明白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感,以及深化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識。


國家安全教育

透過教學提高學生對國家的認識、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國民身份認同感。

為了配合國家安全教育本科參與由中國文化研究院舉辦的《認識國情 – 學生網上自學平台》。學生透過閱讀平台內的文章和觀看影片進行練習,有助他們更全面認識國家歷史文化和最新發展。

虛擬實景(VR)體驗

本科為中二學生提供 VR全實景考察,全方位展示城鄉不同的地點實況,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仔細觀察內地城市及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及概況。 VR全實景考察使用中國文化研究院製作的《中國國民生活面面觀》資源套,資源套它融入電子學習互動元素,以更新穎的模式引領學生探究中國國民生活今昔和城鄉差異,配合本科中二級教學內容。

出外參觀 

擴閱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對社會人文活動的了解,每年綜合人文與社會企業及非政府組織合作,組織參觀活動,讓學生體驗社會的人和事,以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 

本校中二級學生曾參觀惜食堂的「粒粒皆辛館」。「粒粒皆辛館」是融合惜食、關愛的實體展館,在旅程中讓學生接觸惜食冷知識,更會了解到香港以至全球的食物浪費及飢餓問題,從而領略珍惜食物的重要性。館內亦會反映香港長者現況,讓參加者更關注社會,關心有需要的長者。綜合人文科希望學生參經歷這趟旅程後,能夠作出小改變去減少廚餘,能夠做出小行動關愛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跨科組合作 (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合作)

個人與群性發展的學與教

本科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合作進行德公課,教材由本科預備。德公課目的是讓學生在個人與群性發展範疇有更堅實的知識基礎。過往課題包括《時間管理》,引用生活與社會發展科課程發展處的建議教材,讓同學學習時間管理技巧及知識,從而建立正向價值觀。

中一級校本教材

「惜碳生活·創未來計劃」

本科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合作參與由學友會舉辦的「惜碳生活.創未來計劃」,同學透過參與「惜碳生活-創未來計劃計劃」網頁,在此平台上,參予同學可通過不 同的任務任務,推行及實踐減碳生活,以感恩文化身體力行。而您亦可作為見證 行動承諾的一份子,鼓勵參予,共同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減碳環保世界,一起 為低碳未來和環保生態出一分力,成就出「惜碳生活-創未來計劃」!

 專題研習 

透過專題研習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精神,培養學生共通能力及待人接物的態度,擴闊學生的視野並學習主動建構知識 

研習例子(一):學生透過製作展板,認識海洋環保教育,培養關注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研習例子(二):生課堂學習中了解元朗區的城市發展。透過課堂學習,學生認除了識掌握相關概念外,並透過專題探究,了解元朗區的城市問題,並作為元朗區居民建議可行方法改善嘗社區,以下是學生以模型設計展示改善社區的意念。

專題講座及展覽

為配合課程內容,豐富學生在課本以外的學習經歷,訓練同學的批判思維和鼓勵多角度探究精神。本學年,綜合人文科參加了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資助,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於2021 – 24學年主辦非遺專車計劃,並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籌劃。非遺專車——「移動.非遺」會駛進全港中小學校園,把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項目帶到各位師生身旁。


非遺涵蓋日常生活的各種文化傳統,當中包括語言、音樂、舞蹈,以至民間知識、節慶習俗和手工藝等。非遺專車內設有展覽及互動設施,同時配有一系列教育活動,例如「非遺專車小館長」、「非遺大舞台」、文化遺產傳承手作坊等,希望以有趣和互動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非遺的認識,讓他們從中學習欣賞和珍惜文化遺產。專車同時備有教師培訓及學與教資源套,以計劃內一系列教育活動中所運用的教學策略為主題,旨在向教師提供非遺學與教支援,介紹各種教授非遺知識和議題時可應用的教學策略和技巧,使非遺教育達至可持續發展。

廣泛閱讀 

透過閱讀人文學科類別課外書籍及時事新聞,以擴闊學生眼界並增進知識基礎及時事觸角。 

為了配合課程內容,本學年將會更新書籍,加入社會恆常議題的書籍﹔除了科本閱讀,今年將於課堂內加入閱讀報章或與人文學科類別有關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