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
最新消息

第一屆於校內舉辦Rummikub 比賽,日期為4月23日及25日,共有八十多名同學參加比賽。得獎名單:

初中組:

冠軍:3C章嘉悅

亞軍:3C陳邦弘


高中組:

冠軍:4A甄鎧沂

亞軍:4C黃康

Super 24 班際比賽於1月22、24、26日順利完成,共有39名參賽者及23名工作人員參與。得獎名單:

初中組:

冠軍:2D杭仁澍

亞軍:2A麥珈熙

季軍:1C陳慧聰

高中組:

冠軍:6A許樂謙

亞軍:6B王碩暉

季軍:3D黃欽

中文大學「全球性挑戰的數學建模解決思路:從遙感的視覺」講座 

五位中四及中六數學資優同學,於12月16日參觀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訊息科學研究所衛星接收站,並進行數學建模的培訓及匯報。 

2022-2023 

數學活動回顧

隨著疫情過去,校園生活復常,學校舉辦各類型活動。數學科老師和數學大使為全校同學舉辦多個數學活動,有拔尖的奧數培訓,亦有普及大眾的數學週,有班際競賽Super24,亦照顧扭計骰愛好者的扭計骰同樂日及比賽。
新學年數學科亦會舉辦更多多姿多彩的數學活動,期待大家的參與。

影片由5B 陳博謙製作

浸會大學傑出學人講座:數學建模應用於光纖和人工智能

修讀數學延伸部份M2 及ICT 的4位中五同學,於5月17日下午到浸會大學上了三小時的課,主題「數學在STEAM世界中的應用」傑出學人講座:數學建模應用於光纖和人工智能。

講者為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教授,衞教授於 1981 年取得香港大學理學士學位,主修物理,衞教授是光纖通訊研究的傑出學者,推展了多項具影響力的研究,不少更取得專利。 衞教授一直致力開拓創新科技,推動研究的轉化應用,並為教育作出重大貢獻。

 

4位同學課後想:

 

5A周俊達:講者談及下落現象、光纖等進行數學建模並以其在現實生活的應用,當中內容也有頗多包含微積分,而他亦多鼓勵同學修讀M1M2,因為可以在其中學到微積分的概念和運用,作為曾經修讀M2的學生,見到所學知識如何真實應用在各方面,令我更清晰學習數學的意義,亦因自己在M2掌握的技能而更有信心。

 

5C符漢邦:大學禮堂場地舒適,講座內容令我獲益良多,知道了STEAM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以及光纖,AI科技從數學層面上的理解,亦明白了數學是作為形容世界的方式而不是去解釋世界。經過這次講座之後,我明白到數學的重要性,下次一定會努力學習數學。

 

5D林文曦:聽完有關 AI 和光纖的講座,我獲益良多。透過講座,我學習到了關於人工智慧和光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也明白到AI能為教學方面作出巨大的進步。我也更深入了解了這些技術可以帶來的潛在影響和挑戰,這讓我更有信心應對未來的變化。

 

5D沈羲諹:我一直算得上喜歡數學這一科,並沒有什麼高尚的理由,只是因為答對後的興奮⋯但從來沒有想過它到底有什麼用處,除了有時在打機上算算攻擊後的傷害數值,根本就不會用其他什麼三角函數和微積分之類,數學在我心中可謂「好看的垃圾」。

直至聽了今天的講座,完全改變了我的想法。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了數學是一門形容世界的「語言」:從真實世界開始,逐步到部分領域例如物理,要形容它,必須有一門世界共同語言,這就是數學。

不止是物理,教授甚至提到經濟、投資、藝術、社會學等等都可用數學表達形容。我想起了1.618的黃金比例所帶來的諧同比例,又想起一份研究顯示:iq趨向極端高低的人,往往成功的概率越低、而在中位數的人則越高,把他們以數學模型整合在一起,竟形成一個正態分佈。

這個世界太過複雜,假如世界是一個計算機,一切和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個由參組成的模型。但正正先有數學,科學家才能去探究真實世界、藝術家去真正理解作品。無論是否聽明或者理解數學,只要對世界抱有好奇心的,便會對數學感興趣。

 

帶隊老師感想: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在網絡上搜尋和學習各類的學科知識變得輕而易舉。將來人工智能的進步甚或可幫助每位同學得到個別的教學專案。而老師要反思,老師的角色是什麼?有甚麼特質是不能被取代?

另外我亦思考,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提高同學的內在學習動機,畢竟在物質及資訊較發達的香港,很容易接觸到更多有趣的事物。我為何要去觀看一集介紹數學的影片而不是觀賞一集韓劇?我為何要去多計一題數學題,而不是去上IG 看別人的留言?答案不能一概而論、一步到位,而衛教授的演說,無論是內容還是對數學教育的熱誠,正正給了我答案。

2022年畢業生:林浩泓、譚雅雯

林浩及譚雅雯於高中時修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M2), 現分別就讀HKU Space 理學副學士及香港科技大學理學B組。


老師: 雅雯,你現在UST 修讀的學科,對DSE 數學必修部份或者M1/M2 有沒有特別的收生要求或有加分機制?

校友譚雅雯: UST理學B組M2比重乘1.5, 而理學A組比重更高。雖然數學必修部份兩組沒有明確的額外加乘,但學生數學成績平均都高。


老師: 現在在大學修讀的課程中有沒有科目和數學有關? 你中三時選科時為甚麼選M2?  

校友譚雅雯: 我們現在正修讀Calculus (微積分),類似於中學M1/M2。我本身對數學有興趣,所以都想讀M1或M2,再仔細瞭解M2課題,覺得對M2較有興趣,所以揀了M2,而我本身傾向讀理科,而大專院校理科的課程都較需要M2所學到的課題。

 

老師: ,你現在修讀理學副學士,是否將來都打算讀Phy/Chem/Bio等科目。

校友林浩: 計劃將來銜接大學學位打算讀數學,希望畢業後成為一位數學老師。因為本身對數學有興趣,希望把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


老師: 你DSE 數學必修部份有5*,成績理想,請你分享一下讀好數學的方法。

校友林浩: 數學取5*大約需要86-87%,MC (paper 2) 每個星期最少做1-2次,而paper 1頻率可少些,但做past paper 是最基本的,如果目標是5或以上,past paper 中較難的課題如3D 及coordinate geometry 一定要懂得處理,而且只做past paper 是不足夠的,也要做額外的補充練習。

 

老師: 你們有沒有一些建議給不同年級的同學?

校友林浩: 中一至中五未有急需處理DSE past paper,但起碼要每個topic 的基礎題目一定要清楚,如果想DSE 取level 3或4,初中至中四、五範圍一定要熟悉及打好基本功,而中六開始做past paper,做10年past paper 其實不算多,中六開始還不算遲,不過中一至中五首先要打好基本功,中六操卷才會順利很多及有效率很多。

 

校友譚雅雯: 初中最緊要打好基礎,即使不善長於數學,最起碼也要熟悉最基本的內容,要瞭解清楚各位學習重點,避免不清不楚地混過去,否則去到高中追得好辛苦,跟不上進度,甚麼越來越討厭數學,較難突破關口。數學稍弱的同學不要介意自己的能力,每個人的長處不同,初中時先找出自己的興趣,正如我在初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是理科,然後在有興趣的學科上取得較佳成績,在中三選科時有較大機會入讀有興趣的選修科,而在高中時讀好選修科,讀文、理、商科的同學在香港也有出路,只要揀好適合自己的目標就拼命努力就可以達到自己目標的水平。

 


老師: 你們的分享好實用,無論任何年級的同學都要認清自己的目標及打好學習基礎,我相信你們的建議一定對師弟師妹有幫助。多謝你們的分享。


訪問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SmjqdyvqI

2022年畢業生:陳敏

於高中時修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M2), 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數學與經濟學BSc in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老師: 你現在在UST 修讀的學科,對DSE 數學必修部份或者M1/M2 有沒有特別的收生要求? 

校友陳敏: 英文與數學成績較為重要,DSE 計分時會乘2,如有讀M1/M2, 比重也乘2, 較其他科目有較大的比重。即是數學和M2成績對於入讀該大學學科頗為重要。


老師: 現在在大學修讀的課程中有沒有科目和數學有關?

校友陳敏: 每個同學現在也要修讀數學這一科,而如果中學有修讀M1/M2,在大學讀的數學和沒有修讀過M1/M2是不一樣的,因為有M1/M2 的基礎情況下,可直接修讀再高階的數學而不用重讀M1/M2 當中的內容。


老師: 你在大學的數學課中,正在學甚麼?

校友陳敏: 基於M2 的基礎, 再鑽研更深的數學,而當中一個重要的部份是微積分。

2022年畢業生:鄭基燁

於高中時修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M1), 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商業智能學 BSc in Risk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老師: 鄭基燁,聽說你入讀大學,你正在哪一間院校、修讀哪一科?

校友鄭基燁: 香港科技大學的風險管理與商業智能學


老師: 這一科和商科有關,入學條件會否對DSE數學必修部分成績有要求?M1/M2 會否是必要條件或優先考慮?又或者在分數上有加乘?


校友鄭基燁: UST 需要數學必修部分得level 3或以上,且計分上比重會乘2,而我正修讀的的學系亦會在M1/M2成績上乘1.5



老師: 你於高中有修讀M1,而且必修部份及M1 DSE 成績都不錯,對你入大學都有一定幫助。

你大學開學了嗎?會否要讀和數學有關的courses


校友鄭基燁: 每位year 1 的同學都必須讀數學,而有讀過或沒讀過M1/M2 的同學要修讀不同程度的數學courses,因為我讀過M1,所以被編去修讀較深的數學course



老師: 你現在修讀的數學course 課程內容有甚麼?


校友鄭基燁: 在第一堂的介紹中知道,有部份內容在M1 讀過,例如limit calculus(微積分)



老師: 原來M1/M2 所學過的課題在大學好多subjects中也會用到。

你有沒有一些說話想同師弟師妹分享?


校友鄭基燁: 中三同學選科時要留意將來大學想修讀甚麼學科,如果打算讀醫療或理科有關的學系,高中時要修讀Phy/Chem/Bio,如果打算讀商科或文科,高中時可根據個人興趣選科,或者可留意各選修科的DSE 試卷(課程),如果合適自己都可以考慮選讀,而於20219月開始高中(各科)課程(優化核心科目)有變動,可能令更多同學選讀M1/M2。我當年選讀M1,考慮過如果自己不合適讀M1可退修。我在高學的學習過程中,中四時大概接觸各科的內容及考試模式,訂立個人目標,如果目標是入三大(HKU, CU, UST) DSE best 5 成績25或以上,就要在中五時開始認真讀書,如果目標稍低,能夠分入讀大學,中六初開始努力還可以。



老師: 你今年DSE 數學必修部份和M1成績理想,你有沒有建議給師弟師妹如何讀好數學?


校友鄭基燁: 數學必修部份試卷變化不大,建議同學多操練習卷。而今年M1 則變化較大,很多題型以往未曾見過,考完試後估計得60-70分,以往該分數最多只有level 4,最後出來的成績比估計高。考卷的深淺轉變,可能和高中課程轉變有關。



老師: 依我平日觀察你都比較勤力經常做練習,縱使試卷比預期深,也可應付到。


校友鄭基燁: 多做練習,可以知道每個課題的出題方式,有效掌握考試時間,以及瞭解自己哪一個課題較弱,考試時可先做較有把握的題目,減少浪費時間在回報較低的題目。


老師: 多謝你的分享。

2022年畢業生:鍾博宇

於高中時修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M1), 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學,延伸主修人工智能,Engineering with an Extended Major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老師: 鍾博宇,聽說你入讀大學,你正在哪一間院校、修讀哪一科?


校友鍾博宇: 我入讀香港科技大學的工程學,延伸主修人工智能。

 


老師: 恭喜您,人工智能是近年比較熱門的學科,收新要求高,入學條件會否對DSE數學必修部分成績有要求?M1/M2 會否是必要條件或優先考慮?又或者在分數上有沒有加分機制?


校友鍾博宇: 這一科都幾重視數學成績,數學必修部分比重乘2,而M1/M2雖不是一定要修讀過,但如有修讀比重乘1.5,所以我認為數學成績相當緊要。

 


老師: DSE 數學成績頗理想,必修部份有5*M15,相信對你入讀心儀學科有好大幫助。

你在科大讀的courses有沒有和數學有關?


校友鍾博宇: 關係幾大,例如今個學期有兩個courses, calculus (微積分) General Physics with Calculus,所以如高中讀過M1/M2,有微積分基礎,上到大學不用追回微積分部份,如果未讀過M1/M2,則要先讀較簡單的數學courses,但最終也要讀M1/M2讀過的內容,所以最好高中先修M1/M2,入大學時不用追回進度,可直接讀較高階的數學。

 


老師: M1/M2 似乎對你現在的大學學習有幫助。你有沒有建議給予師弟師妹?


校友鍾博宇: 初中我喜歡做數學挑戰題,提升對數學科的興趣,同時也要打好基礎,有些課題例如factorization, trigonometry 等上到高中也很重要,如果基礎打不好,高中好難追上進度。

 


老師: 你的學習策略很好,中三選科時,甚麼原因令你選擇修讀M1


校友鍾博宇: 我本身對數學有些興趣,所以我無論如何都會選M1M2,當時只是考慮到底選M1 還是M2,可是當時自己一時的選擇錯誤,上到高中才發現個人較想讀M2,即使上到大學,因為我修讀工程學系,會用到Matrix vector 等課題,這些課題M2才學得到,反而M1 中的probability 對我現在讀的學科相關性較少。所以同學如果選讀M1/M2,要視乎個人數學能力和興趣,如果有很大興趣,可以選M2,如果興趣方面一般,但想將來大學時修讀商科,可以選M1

 


老師: 多謝你的分享,希望你日期多回母校探老師和師弟妹。


訪問連結:https://youtu.be/oqGkvy_a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