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連棟

十連棟

顧名思義即是十棟建築物連續排列在一起,形成一排連續十間的建築體。

十連棟為西元1912年(民國元年)建造完成,是日據時代迪化街北段(涼州街至臺北橋)經當時政府規劃以紅磚改建原有土墼厝而成二樓建物,居住起來既安全又能美化街區景觀。

在商業興盛時間,十間建物主要是六大家族經營商業的店面,其中五家是碾米廠,一家是洋線(縫衣線)工廠。

早期陸地交通運輸不便,全靠船隻載運貨物經由水路運輸,每袋重達一百斤的稻米,從石門、三芝、新店、土城等地大批船運到臺北橋碼頭,再以人力皮車搬運至附近碾米廠買賣、代工或代銷,利用船運可以節省時間、載運量也比較大,因此吸引碾米業聚集於此處創業,生意非常興隆。

從店家大門到後門總長約80公尺,後門近淡水河邊,方便稻米收成後船運上岸,於建築物後段進行碾米加工精製,再將碾製完成可販賣的米,擺置店門口(面臨迪化街,大量人潮流動)銷售。

屋立面以石刻浮雕保留當年商號名稱,整體屬於洋樓式特色建築,以二層樓房為主,屋頂上有一排平直的「女兒牆」,還有細密的簷間線腳、拱形的窗框,一樓騎樓中間大拱門加上兩側小拱門,與二樓拱窗搭配得宜。建築材料使用紅磚建造,整體感覺明亮溫暖,是洋樓式建築最明顯的特點。

建築物大致上可分為前、中、後段,前段為大門及買賣稻米的店面,中段為住家區域,後段則是碾製稻米的工作區及倉庫。因為從大門到後門距離較長,在建築物中設有兩處天井,既可採光又兼顧通風,避免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房屋之中。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迎城隍的節慶活動,許多小孩會聚集在十連棟的騎樓(亭仔腳),準備搶著接住從廟會神轎上往兩側拋下的鹹光餅(據說吃了鹹光餅可以保身體健康平安),每年迪化街看廟會的人潮都將此處擠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後,食物開始實施配給制度,所有稻米收歸糧食局管制,碾米廠事業不如往常興盛,「十連棟」建築物歷經數代傳承,原有風光不再。近年在改建成住宅大樓後,成為具有大稻埕歷史風貌的特色建築物,保留舊屋的「立面騎樓」,開放民眾自由參觀,以瞭解大稻埕北街發展的歷史特色。



改建前

改建後

改建前立面照片

改建後立面照片

照片由校友連錦堅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