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閱讀、分享喜悅
每隔一週進行全校閱讀分享活動。不同的班級文化,激發出優點各異的發想,除了讓分享的孩子得到滿滿的知識與榮譽感外,也提高學習與閱讀的動機。臺下的孩子往往也不放過回饋的機會,對於分享的內容給予滿滿的正向回應。最後,老師的適時引導,更能強化閱讀分享活動的效果,讓分享的孩子能得,聆聽的孩子更有益。
培養態度、營造空間
閱讀習慣,可以透過刻意的經營來養成進而達成目的,而營造閱讀空間與進行閱讀活動則是手段。每班每天的晨讀時間( 20分鐘),學生與老師一起沉浸在書的文字海中,除了可以讓活潑好動的孩子難得攢得短暫的靜之外,更讓孩子能透過書本尋得價值、看見態度、獲得知識。
走讀文化、文化走讀
文化,是動態的過程,我們在傳承部落的傳統知識的同時,也在持續並創造文化。認識部落傳統文化,除了透過文字、圖像與影片外,實際的走訪與實做,從心來認識並接棒,讓孩子們在面對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之際,能以不同於其他孩子的觀點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