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發展的基本假設
(一)學校是社區的文化堡壘;社區是學校、教育的支柱。
學校發展與社區發展息息相關。
(二)學校要培育學子、教育學子,要吸引更多學子就學,要建立學校的特色。
(三)激發學校老師的專業精神及教學熱誠,奉獻付出、經營服務要有績效。
(四)社區家長支持、協助、關心、參予、共謀校務的發展。
(五)爭取資源,充實各項教學設備,不斷提昇教學品質。
二、學校願景
(一) 建立以學生為主体的全方位、現代化、人性化的教育環境。
(二)建立以學校為本位的績效良好的教育品質。
(三) 發展學校為學習型組織師生共同進修、成長、創新並能適應社會變遷的優質學校。
三、學校教育目標與經營理念
(一)教育目標
1、培育自尊尊人,勤勞負責的態度
2、培養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操
3、 培養五育均衡發展樂觀進取心青少年
4、 啟迪創造思考與價值判斷的能力
5、 增進解決問題、適應社會變遷並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
6、 鍛鍊強健體魄及堅忍毅力,培養從事正當休閒活動的知能
7、 培養互助合作與民主法治的精神,增進群己和諧的關係
8、 增進審美與創作能力
9、 培養熱愛生命與維護自然環境的態度
10、以生活教育、品德教育為中心,培養明禮尚義的美德
(二)經營理念
1、塑造健康、光明、安全、民主、和諧的校園。
2、培養體貼、包容、欣賞、尊重及自治、守法的學生。
3、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機會與空間供學生學習。
4、 學生第一、教師至上、同仁為先。
四、學校願景的實踐
壹、校務發展計劃:分教務、訓導、總務、輔導等要項
(一)所有計劃及要項均列入年度行事曆實施
1、 分年分期實施
2、 分年級及分科實施
3、分短、中、長期實施
(二)透過校務會議、行政會報、導師會報等定期及不定期方式溝通協調,落實執行。
(三)督導並激勵教師教學專業精神、敬業熱誠,保證教學品質及服務水準。
貳、建立學校學習機制
(一) 激勵教師教學熱誠及專業精神,透過密集巡堂及唔談學生、家長,務求教學認真及學生學習效果。
(二)貫徹教學正常化:要求教材、教法及評量正常化、多元化、活潑化,使教學不僅是知識記憶的傳授,而是有創意及思考的教學。
(三)落實教師進修:舉辦校內校外進修,建置教學檔案,發揮教學研究會功能為分享新知及教學心得的園地。
(四)鼓勵教師及行政人員作小型企劃案。
1、 處室定期作專題報告,帶動研究風氣。
2、鼓勵教師針對校園空間營造學生活動舉辦課程改革等研究計劃,提案發表。
參、擬定配套措施
(一)學校行政方面:
1、 成立高度服務品質、研究能力及效率的行政團隊。
2、 充分提供各項教學設備。
3、 佈置各種教學情境(科學、藝文、輔導、生涯等)。
4、 隨時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各項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成立應變處理小組。
(二)教師方面:
1、 成立教師會
2、成立教師成長團體(如合唱團、韻律操、英語會話、電腦等)。
3、 落實各項獎勵及鼓勵。
4、 加強導師責任制。
(三)學生方面:
1、 養成正確的讀書態度及方法。
2、 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3、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
4、 班級讀書風氣的建立。
5、 同儕間的互助、互愛。
6、 導師愛校。
(四)家長及社區方面:
1、 舉辦親職教育
2、 配合社區舉辦各項活動
3、善用社區家長、義工協助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