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
萊國小創立於九十年前,不僅歷史悠久,聲譽斐然,其制服與創校同壽,同享盛名幾近一世紀之久。
本校在日據時代專收女生,制服當以女生為主去設計。民國四十五年兼收男生,制服的顏色自然配合女生,以藍色為主調。
藍色是天地間最基本的色調之一,您沒看到悠悠白雲飄於萬里「晴」空?汪汪大洋澎湃著湛「藍」的海水?當天連海,海連天,渾然一體的「藍」色不就呈現在眼前?以如此內涵深邃、端莊、穩重、又充滿青春活力的「藍」來做衣服,不但顯現學生的清純可愛,天真活潑,更因為把天地間的「藍」穿著於「人」身,不正意味著「天人合一」嗎?
日據時代的女生制服與現在沒什麼差異,唯一有別的是現在裙子的腰身在腰間,以前的腰身略高,為顯示身材修長之故。
純潔大方的白圓領襯衫,夏天短袖,冬天長袖,蓬鬆的泡泡袖,袖口滾一小條可以扣上釦子的布邊,稚氣可愛。白襯衫外罩上略低於胸口的圓弧領、無袖的、藍色的、有寬褶的背心掛裙,在白圓弧領下掛著可愛的蝴蝶結領帶,著白或黑鞋、白襪。這制服顏色鮮明,優雅美麗,尤其高年級女生穿它,落落大方,不經意的流露出大家閨秀的淑女氣質。
在日據時代不戴帽,再冷的天也是穿掛裙,不穿長褲﹝這何嘗不是一種磨練﹞當時的女生為了穿出有褶痕的掛裙,每晚必須把掛裙置放在棉被下壓平,可見她們是多麼重視儀容啊!約在六十年代,黃錦菊教導主任推出藍色背心、藍色長褲,藍背心穿到高年級時常已縮小到腰上,後來藍背心就不再穿了。女生的藍外套本來無領,露出白圓領襯衫及蝴蝶領帶,帥氣十足。民國四十五年,男生進來,夏天,他們穿白色短袖襯衫,藍色短褲,冬天加件藍色外套,藍色長褲,外套從領口直下一排有蓬萊標幟─鶴鳥的金色釦子,白領翻在藍領上,像個稚氣未脫的小紳士。後來男女生的外套,家長自行在外購買以致多樣化,西裝領的居多,於是白領可以翻得更開,又在口袋縫上繡著蓬萊的章徽。
早期各校制服不出色,我常帶領學生參加對外各種比賽,尤其演講比賽,早年參賽者都穿制服,每當我看見我校學生亮相在卡其布色彩及其他凡俗制服之間,不禁眼睛一亮,內心湧現無比的驕傲和光榮,這制服樸實中不失耀眼;穩重中不減優雅,真是蓬萊之光啊!
可惜運動服的出現,有凌駕傳統制服之勢,的確冬天的運動服舒適溫暖,夏天的短褲也比掛裙涼快俐落;便服花俏令學生喜歡。於是穿到學校的衣服,彷彿進入百花齊放的戰國時代,嚴守學校規定那日期穿什麼的有之,不遵守的大有人在,混亂的局面取代傳統制服的整齊畫面;更甚者,近幾年女生不再戴蝴蝶領結,彷彿那是一件多餘的配件,其實那領帶在整體服裝而言,有畫龍點睛之「美」啊!僅管在多元化的社會,可以做多樣的選擇,但是傳遞了九十年的制服,畢竟是蓬萊的精神象徵,多麼希望學生能常常穿它,而且正確的穿它,以免多年後的後輩學生以訛傳訛,穿不出正確的制服,那將是多麼遺憾的事。
制服最大的特色是色調一致,整齊畫一,辨識容易,穿著它,至少不敢明目張膽的去做壞事。其象徵的意義不凡,一旦穿上制服,大家親如一家人,同舟共濟,榮辱相共,禍福相倚,具有無比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發揮團隊的精神為理想而奮鬥。更因為穿的都一樣,沒有貧富、階級之分,家境較差的學生不必天天煩惱穿什麼才好,不會讓富者因穿得漂亮而產生優越感,也不會令貧者穿得寒酸而羞愧難過;穿制服塑造人人平等,人人快樂,穿蓬萊制服,即是快樂的蓬萊人。
制服樹立了學校的風格,以象徵和平的藍、純潔的白的蓬萊制服,正表現了泱泱大校的風範,它的真,它的善,它的美,孕育了多少傑出人物?蘊含了多少智者、賢者?今日我們為蓬萊國小九十歲生日舉杯慶賀時,別忘了也應該為與建校同歲的蓬萊制服,由衷的讚嘆一聲:「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