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30 【新聞稿】

第三屆堉璘台灣奉獻鼓勵獎得主專訪:余浩瑋

2019年堉璘台灣奉獻鼓勵獎得主於12月17日正式頒發,今年獲得此項榮譽的有五個單位。包括以表演藝術陪伴青少年的「余浩瑋」、關注蘭嶼原住民的「蘭恩文教基金會」、推動創意教育的「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扶助顏損及燒傷者扶助的「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替消費者爭取權益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等單位。

「療癒人生創傷 余浩瑋用戲劇點亮非行少年人生」

一大早,把道具裝上車,兩台車浩浩蕩蕩從淡水南下嘉義,準備晚間七點高關懷學校的話劇公演,今年38歲的導演兼劇團負責人余浩瑋,認真地指導排練。日常言語客氣有禮的他,有一種熟悉江湖規矩的成熟多禮。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簡稱為青藝盟)的演出全靠募款,年輕的演員要自己換衣服整理道具,在設備簡單的禮堂內,沒有燈光,沒有道具組,演員自己整理場地,換場搬道具也是自己來,儘管場地簡單,但是講述著青春心事的話劇,還是一下子牢牢吸引了台下的學生,純真的笑容,很難聯想這些都是因為各種狀況被安置在中繼學校的特殊學生。

余浩瑋以自身藝術表演的經驗,持續點亮非行少年的人生故事

原生家庭會家暴,自己也當過中輟生,余浩瑋懂這些孩子。18歲被他的老師「撿回」劇團,戲劇的魅力讓他找到人生意義,也讓他與劇團,透過免費的戲劇訓練與演出,已經服務超過18000位青少年,演出更是超過500場。

每一個中輟生,往往缺乏家庭的關懷,異常行為與暴力,只是這些創傷的後果,余浩瑋表示,透過戲劇訓練,他會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一起整理討論,修飾轉化,在戲劇元素提煉的過程中,很多學員第一次認認真真做完一件事情,也是第一次上台表演,享受大家的目光和掌聲,自信也從廢墟中重建。

懂特殊生的苦 余浩瑋跟他們平等對話 引導向善

劇團是長時間的相互陪伴與相互合作,也能帶來直接的人際關係磨練與情感交流,能夠讓特殊境遇少年重建被關心與關心別人的能力,這些細微的關懷照顧,只有走過同樣道路的余浩瑋最能夠理解。但是青藝盟的服務不符合公益勸募規定,在財務上比較艱難,也難得到小額捐款。

「但是沒有錢我也要往前衝」,余浩瑋在捷運上接到電話,聽到自己獲得本屆台灣奉獻鼓勵獎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要大叫,「有三百萬,今年的經費有著落了。」未來余浩瑋的夢想是創立青少年藝術學校,希望讓更多迷途的孩子能用戲劇療傷,在藝術中找到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