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26 【親子天下】

想培養未來人才,先培養未來老師!創新教育教師熱血招募中

當創新教育成為全球趨勢,在台灣各地如火如荼展開,孩子究竟要學什麼?如何學?才能有自信地迎向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當傳統教育方式已不敷時下需求,培養願意以學生學習為出發,具備溝通領導、跨域整合能力與全球視野的未來老師,成為當務之急。

傳統的教育體制以分數為目的,學生以背誦應付考試的知識。然而,未來教育的樣貌已不再墨守成規,美國教育哲學家與心理學者杜威(John Dewey)倡議「以學生為主體」,在全世界興起了翻轉教育的創新革命,近年從翻轉教育思潮、開放實驗教育,到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教學,台灣教育現場發生的改變,呼應多元創新的教學,就是讓孩子勇於探索、認識自己,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天賦,將是未來教育的責任所在,而教學師資更是這條改革路上的關鍵之鑰。

有鑑於此,本著回饋社會、長期關注教育的「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了解創新教育可望為更好的社會立下改變的基石,成就美好的人才土地,卻同時看見了當前教育現場面臨師資招募與培訓不易、人才流動率高的問題,因此,基金會決定為未來人才的培育播下種子,於今年春天推出首屆創新人才師資培育計畫。

資深教育工作者聯手相傳 邁開人才培育重要大步

「想培養未來人才,首先要培養未來的老師!」曾號召全台高中教師關注大學考招方案、被稱作教師社群俠女的藍偉瑩老師一語中的地直指核心。

過去受限於師資培育環境的不足,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往往只能模仿教學招式,缺乏整合與靈活變化的內功,無法根據學生不同的生命歷程給予適當的引導。於是,藍偉瑩毅然決心投入創新教育師資培育,點燃改變的火苗,從影響甚鉅的教學端啟動台灣教育的改革。

今年初,藍偉瑩接受由「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成立的「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邀請,號召前大直高中校長余霖、《閱讀理解》總編輯黃國珍、前國教院副研究員范信賢等資深教育工作者加入師培團隊,攜手策畫創新師資培育課程,並開始招募第一屆種子教師,期望將教學創新的做法與理念,傳授給更多懷抱教育熱情的老師。

去年七月正式從校園體制工作離開的藍偉瑩表示,「基金會的理念正好和我當時辭去教職、投入創新教育與師培的初衷不謀而合,加上資深前輩與夥伴們的熱情支持,讓我們有機會跨出推動創新教育人才培育的一大步。」

尊重孩子的異質性 打破框架不設限 廣邀有志者參與

而該從何著手培育未來的老師?「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與藍偉瑩回歸初衷思索:該辦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培養出具備哪些特質的學生,才可以擁有迎向未來挑戰的能力?

「我們知道未來的學生必須動手解決問題,具備跨域力、領導力,還有利他力,因此未來的老師也必須有同樣的能力來引導學生,讓他們成為願意成就他人、改變社會的實踐者。」藍偉瑩強調,尤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老師還必須具有溫度、同理與關懷,引導學生學習。

擔任三十年校長、現為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的余霖觀察,「這些有能力、具教學主導性的優秀老師,皆是透過自身的體會帶領學生看見真實的世界;所以種子教師的招募沒有設限年齡與背景,希望邀請有不同生命經驗的老師。」他強調,不管是來自體制內或體制外的老師,只要願意投入「熱情」,都歡迎加入。


創新教育的重要推手藍偉瑩(左)、 前大直高中校長余霖一同投入第一屆的師培計畫。

第一屆種子教師甄選將於3月24日截止,並於9月正式展開為期15個月的培訓。課程規畫的內容完全跳脫傳統師培模式,結合教學實務,包括:從閱讀教育經典出發,讓老師們重新理解教學原理,進而能因應教學情境而隨機變化招式;還有強化老師課程教學、課程發展的能力,以及充實理論與技巧,隨時引導學生學習、反思;此外,還有大師講座等活動涵養老師們多元視野與全球化觀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帶領種子老師們深入創新教育現場,優秀學員也將獲得前往國外頂尖教育機構參訪、與國際接軌的機會,以培養高度、視野與能力。而學員結業後,「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也將輔以職涯規畫及提供各種創新創業的資源,幫助這群老師持續激盪出創新教育的火花。今年度最不可錯過的師培計畫,敬請把握!

想成為創新教育種子老師嗎?現在就依照以下程序申請報名!

  • 線上報名:請於2019年3月24日(日)23:59前至報名系統https://reurl.cc/nDEXe

  • 紙本報名:將報名表印出並簽名,併同相關審查資料影本,於2019年3月24日(五)前(郵戳為憑),寄至105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68號14樓F室/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收,請註明申請師培計畫甄選。

更多訊息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