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08 【經濟日報】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 再捐100組自動心肺復甦機

2018-12-19 18:03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繼2017年捐贈全台157組自動心肺復甦機後,因有效幫助OHCA病人恢復心跳,提升後續救活率,今(2018)年底,再加碼捐贈全台22縣市合計100組,至今累計捐出257組。

美國心臟學會指出,「按壓速度每分鐘100至120次、按壓深度依患者年齡各有標準、每次按壓後要確保完全的胸部回彈、儘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的施行」,才算有效的「高品質CPR」,但在面臨生死關頭的每一個救護現場,有時根本不可能「次次到位」。

不僅是在救護車上的救護人員需要「一邊穩定好自己、一邊只能將就單手按壓」,在海上的救難行動更可能隨海況導致身體滑動,遑論要將CPR壓好壓滿。

一位海巡署隊員表示,船隻隨海況搖晃,救護人員首先要穩定好自己,海況很差的時候,椅子都可能從左滑到右了,人也可能滑動,自己必須先找東西抓穩,克難急救,難以讓患者得到良好的按壓品質。

追蹤捐贈效益發現,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後,全台病患救活率截至目前平均是38.14%,到院前恢復呼吸心跳有766人次,另外,消防人員教育訓練人次則有1萬4千多人,這樣的成果讓認知到在黃金時間施以高品質CPR對患者的重要性。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希望自動心肺復甦機可以發揮兩大作用,第一,成為救災現場最有力的後盾,讓每名患者得到最佳急救品質,得到更大的獲救機會;第二,推廣救災教育,教會救護人員正確操作自動心肺復甦機,讓這些救護人員在救災時的同時也能保護好自己,避免受傷。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及宏泰企業機構創辦人林堉璘先生,從2015年起將名下財產捐出信託,成立「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這個公益信託成立的目的,包括幫助有志學子、推廣教育,慈善救助及醫療研究等。

除了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外,公益信託至今在教育、醫療研究、急難救助等各方面已捐助超過5億元,除了捐助,也定期追蹤效益,希望每一次都能捐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不會停下腳步,「只要社會上還有我們關注的需求,就表示我們還有繼續付出的空間,只要能力所及,我們就會持續做對台灣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