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4 【天下雜誌】

第二屆堉璘台灣奉獻獎得主:重視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文、圖 / 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

第二屆得主出爐!愛的力量持續擴散

由「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與「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所主辦的「堉璘台灣奉獻獎」,繼2017年第一屆選出了投身戒毒教育工作逾30年、台灣戒毒防治先驅的劉民和牧師後,2018年第二屆得主也由吳靜吉教授、資深媒體人沈春華、李伸一律師等八位由各界賢達所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在歷經數個月謹慎且專業的遴選討論之下誕生,得主可獲得獎座一座及獎金3000萬。

本屆來自個人及團體多達262組報名,社會福利、教育類別佔最大宗,長期熱心公益的沈春華在遴選過程中表示,「台灣這幾年的氛圍相對比較低迷,但其實一直有人默默地為社會無私付出,舉辦『堉璘台灣奉獻獎』肯定這些人,讓正面與愛心的力量擴散,讓社會更美好,非常有意義。」

「瑪利亞霧峰教養家園」為全日型照護與教育服務,許多身心障礙者自小便與莊宏達醫師(左)熟識。

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愛永不止息

「瑪利亞的天使,瑪利亞的天使,讓愛永不止息。」這段至今仍令人朗朗上口的廣告歌曲,已成為你我共同的記憶。它不僅代表一個基金會的使命與願景,更代表一種堅持的信念,也正是這股精神,才能夠讓人努力超過30年,在專業照護身心障礙者的領域中默默耕耘,以「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為職志,孜孜矻矻地為台灣持續奉獻。

第二屆「堉璘台灣奉獻獎」得主,就是從事身心障礙服務工作與生命教育長達30多年的莊宏達,他不僅是小兒科醫師,也是「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創辦人,更是台灣發展遲緩幼兒療育工作的領航者。

“不為名利,親力親為服務發展遲緩及各身心障礙族群,將專業落實在細節,實踐並傳遞『重視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莊醫師與「瑪利亞基金會」團隊,不畏艱難,始終如一,照護國內身心障礙程度最嚴重的孩子,除了組成台灣最大的醫療復健團隊,也陸續成立「瑪利亞啟智學園」及「霧峰教養家園」等機構,分別為年長的極重度障礙者,提供日托及全天候的療育服務。

“為了服務更多弱勢,儘管已是醫師,莊宏達仍積極進修復健專業;深具感召力,與團隊共同成就瑪利亞基金會,並樂於分享服務期間所建立起之照護模式與經驗,利他共好。”

在莊醫師的推動下,2010年在台灣首創「0-3歲極早療服務」,強調孩童於黃金治療期間中,透過專業團隊能有效降低障礙程度。此外,「瑪利亞基金會」每年服務超過5000人,並深入全國2633所小學擴散生命教育,其服務模式也複製推廣至國內外,包括金門、中國、瓜地馬拉等地,讓更多人受惠。

頒獎典禮氣氛溫馨感人,由遴選委員吳靜吉教授(左)將第二屆獎座頒給得主莊宏達醫師(右)。

莊宏達醫師:愛可以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

從生理的治療到生活起居的照護,莊醫師秉持全面性的關懷對待,這一路以來讓他發現,身心障礙者所需要的不只是身體上的協助,還有對他們的尊重以及個人意願的表達,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有意義且自我肯定,是極重要的心念。

獲獎後,莊醫師仍維持一貫低調與謙虛的心態,強調自己只做了該做的事,他說,「只要我們願意,每一個人都可以無私的奉獻,以愛的行動成就自己和近人生命的圓滿,就連小學生都可以做扶弱濟貧的社會公益。愛,可以成為我們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

以愛貫之,是他的初衷與歸宿。接下來,他也計畫將這筆獎金運用於籌建位在台中市北屯區的「極重多障綜合服務大樓」,他的願景是成為台灣極重多障之服務典範,帶領國內照護機構一起成長,並提升國內50%以上極重多障族群的照護量;未來,還希望提供重度障礙的寶寶極早期療育,降低發展遲緩比率以及照護成本。

這一切,都能夠成為更多有極重度障礙孩子的家庭,一個強而有力的後盾。


本屆遴選委員與3組「堉璘台灣奉獻之鼓勵獎」的得獎者合影。

公益信託另頒3個鼓勵獎,發揚奉獻精神

在本屆遴選的過程中,主辧單位發現許多在不同領域長期奉獻的人,不僅致力解決社會問題,也對台灣有深遠的影響,同樣令人敬佩,因此「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另增設3個「堉璘台灣奉獻之鼓勵獎」,各捐贈300萬元,希望可以支持更多在不同領域奉獻的個人或團體。

受贈鼓勵獎的包括:全台有40個據點,開創第一個婦幼庇護家園、第一個中輟學園,近30年來收容安置上萬個「家創兒」的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20年來投入南投桃米社區再造,地方創生,幫助921災民走過重建歲月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以個人之力投入台灣的生態攝影30餘年,獨自奮鬥不懈拍攝,並無償捐出個人所有的影片作品作為生態教育使用,展現對台灣土地大愛的劉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