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25 【聯合新聞網】

反毒就是一種奉獻 反毒特效框全民一起換

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去年將台灣奉獻獎的三千萬獎金,頒給從事戒毒工作三十年的劉民和牧師,助其擴大戒毒影響力。今年,延續這份奉獻精神,在國際反毒日前夕,與刑事局攜手舉行「反毒就是一種奉獻/不『藥』騙我/反毒特效框全民一起換」記者會,推出「小學課本的逆襲」插畫家所設計的臉書反毒特效框,希望喚起青少年對毒品的警覺心。

「會這麼ㄎ一ㄤ喔,我不想包尿布!」、「你已經很笨了,吸毒傷害腦部!」插畫家以志明與春桃兩人逗趣幽默的對話,藉此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帶出反毒的重要性。知名導演李惠仁,運動員陳傑、藝人畢書盡等人均熱烈表態支持。

基金會執行長陳明麗表示:「創辦人成立的公益信託教育文化公益基金、教育基金會...等,創辦台灣奉獻獎的用意,是期待以良善溫暖的『奉獻』價值改變台灣社會。」「每一個人都可以無私的奉獻」這樣的精神傳遞下去。」

劉民和三十四年來服務過6,030位戒毒個案,對社會奉獻功不可沒。戒毒是後端補救,我們希望透過教育,從前端就幫助年輕學子遠離毒品。」針對外界關注第二屆三千萬得主會是誰,陳明麗表示,堉璘台灣奉獻獎將於六月底完成徵件,十二月頒獎,歡迎各界把握時間報名,奉獻的事會繼續做下去。

記者會中介紹新興毒品偽裝態樣,並教導青少年破解「引誘吸毒10大騙句」。毒品包裝花樣百出,常被包裝成飲料、零食、糖果等樣態,做為派對、轟趴的助興藥物。不僅如此,藥頭或同儕間還會用「朋友不會害你啦!」、「你不敢喔!」、「只有這一點沒關係!」、「吃這個不會上癮 」等話術,誘拐吸毒,青少年常被朋友行為吸引,或因同儕壓力而嘗試,當聽到這些「關鍵字」,一定要提高警覺,勇敢說不。

活動最後號召全民一起換上反毒特效框,只要點選自己臉書的大頭貼,選「加上特效框」,搜尋「反毒就是一種奉獻」或 「不『藥』騙我」就可以輕鬆換上特效框。

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與刑事局攜手舉行「反毒就是一種奉獻/不『藥』騙我/反毒特效框全民一起換」記者會,推出「小學課本的逆襲」插畫家所設計的臉書反毒特效框,希望喚起青少年對毒品的警覺心。記者陳柏亨/攝影

「小學課本的逆襲」插畫家換上臉書反毒特效框,希望喚起青少年對毒品的警覺心。記者陳柏亨/攝影

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與刑事局攜手舉行「反毒就是一種奉獻/不『藥』騙我/反毒特效框全民一起換」記者會,推出「小學課本的逆襲」插畫家所設計的臉書反毒特效框,希望喚起青少年對毒品的警覺心。記者陳柏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