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教育基金會
首頁
推動方向
堉璘台灣奉獻
2017.第一屆
2018.第二屆
2019.第三屆
2020.第四屆
2021.第五屆
2022.第六屆
2023.第七屆
2024.第八屆
2025.第九屆(遴選中)
堉璘人才培育
堉璘社會公益
堉璘利他人才庫
第一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二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三屆 募款達人計畫
關於我們
吉祥物的故事
基金會大事記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教育基金會
首頁
推動方向
堉璘台灣奉獻
2017.第一屆
2018.第二屆
2019.第三屆
2020.第四屆
2021.第五屆
2022.第六屆
2023.第七屆
2024.第八屆
2025.第九屆(遴選中)
堉璘人才培育
堉璘社會公益
堉璘利他人才庫
第一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二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三屆 募款達人計畫
關於我們
吉祥物的故事
基金會大事記
More
首頁
推動方向
堉璘台灣奉獻
2017.第一屆
2018.第二屆
2019.第三屆
2020.第四屆
2021.第五屆
2022.第六屆
2023.第七屆
2024.第八屆
2025.第九屆(遴選中)
堉璘人才培育
堉璘社會公益
堉璘利他人才庫
第一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二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三屆 募款達人計畫
關於我們
吉祥物的故事
基金會大事記
20/07/03 【新聞稿】
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 期中成果大盤點
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 期中成果大盤點
「想培養未來人才,首先要培養未來的老師!」
2019年,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啟動第一屆創新教育師資培育計畫,招募種子老師,利用週末時間,進行為期4個學期的培育計畫,幫助老師可以突破舊有框架與思維,在課堂中更能激發與指引學生學習的能力,進而設計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法及課程。
認識創新教育師資培育計畫請點我
經過第一學期萌芽期與第二學期生長期,長達8個月的課程之後,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的種子老師們於今年6月舉辦「期中成果發表」,發表7篇結合課程運用的創新教育教案,延續第二學期的重點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如文末補充),並導入SDGs(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作為期中成果發表的議題設定,每組種子老師設計一至二學期的教案,作為教師間交流學習的模板,期待能用於未來教學場域。
SDGs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包含17項目標及169項細項目標。
認識更多SDGs請點我
各組報告議題及主題
第一組:只有大海知道-海洋
內容:帶領學生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理解海洋汙染,首先透過淨灘活動作為創造經驗與開始關注的契機,而後帶領學生理解現況與詳細內容,實際整理海洋汙染相關資料,最後發起行動方案,培養從自身開始影響保護海洋、積極關心和行動
。
第二組:移工人生-移工
內容:透過社區走查的方式,讓學生更加認知到學校周邊社區有許多移工存在,並透過情境活動與訪談讓學生對其處境能夠更加感同身受,藉此培養學生同理心,進而提升友善移工之社會發展,並引入觀念:希望社會更好時,要大家一起好。
第三組:我們怎麼活成這樣-人權
內容:以無家者議題作為切入點,課程中藉由活動、文本討論的方式進行,藉此帶領學生培養出在評論議題前,先從多加仔細觀察與分析,思考背後脈絡、找尋不同的資料與故事開始的習慣與能力。
第四組:變質的好滋味-消費
內容:以台灣夜市為教室,從學生過往未曾思考過的角度出發,看見食安、廢水、髒亂等問題,課程中根據課程單元不同,使用不同思考歷程,由教師帶領學生逐步發展出自己消費意識與理念、跟商家深度探查與訪談交流,在商家、消費與政策中探索循環經濟的可能性。
第五組:你的思考缺了一角-能源
內容:以GOGORO、能源與快時尚議題為切入點,初期帶領學生以文本閱讀為主,而後開始引導學生主動操作並建立系統思考,站在不同角色說出政策方向、理解思考立場為何、如何支持立場說服別人,並探討消費習慣、時尚品牌之於環保政策的影響,嘗試以行動與真實世界互動,藉此了解哪些是缺漏的部分。
第六組:你,注意到了嗎-空汙
內容:以學生日常生活中受空汙、噪音影響的學校周邊為學習環境,依照覺察問題(空氣為什麼臭)、理解問題(空汙是什麼)、定義問題(環境的影響)的三大步驟,讓學生更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環境與生活圈,藉此讓學生開始關注自己生活中過往習以為常的事物,並得到從中得到啟發。
後記:
課程最後老師回饋,其中藍偉瑩老師提點種子學員們:每一組的課程設計都相當豐富,但內容都過多,PBL的課程設計,一定要留時間給學生,因為學生是發現問題跟定義問題的人,也需要多加思考學生的年紀發展與能夠解決與實際操作的事,期許種子老師們能將課程修改得愈來愈完善。
師培課程補充說明:
師資培育計畫為期15個月,自2019年9月展開,包含一連串的培訓課程,以及打破師生身分的導師制度,強調「每一個人都是彼此的學習者」,透過學習歷程平台累積種子老師的培育足跡,一步步達到激發創新思維翻轉教育的目的。
第一學期萌芽期,課程包含:教育的N道哲學問題、引導技巧與實踐、班級經營策略、閱讀理解等課程。透過反思哲學價值,連結教育實務,採取實現生命意義的教育行動。能夠傾聽、思考、澄清與分辨訊息,做到同理與接納彼此差異,進而創發洞察。營造促進學習發生的場域文化,有意識地將教學、學習與環境融為一體,並能掌握班級經營的關鍵,進而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
第二學期生長期,包含:全球素養、PBL課程內涵與發展、學習的心理學。培養老師與學生能夠綜觀全局的能力,協助學生探討全球議題的文化脈絡及問題原因。能夠協助學生因應不同情境問題,運用適當的探究工具與思考模式,帶領學生依據需求與限制來進行規劃與執行。最後理解不同心理學的發展脈絡與觀點,轉化於學生學習促進。
課程進入第二學期後,課程重點著重在PBL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使學習者得以主動地透過執行研究、整合理論與實務和應用知識與技能來發展一個可行的解題方法。希望透過PBL,老師們的課程設計思考從過往較為刻板的單向傳遞知識轉換為以學生為本的教案編寫。
認識更多PBL請點我
~The En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