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教育基金會
首頁
推動方向
堉璘台灣奉獻
2017.第一屆
2018.第二屆
2019.第三屆
2020.第四屆
2021.第五屆
2022.第六屆
2023.第七屆
2024.第八屆
2025.第九屆(遴選中)
堉璘人才培育
堉璘社會公益
堉璘利他人才庫
募款達人
第一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二屆 募款達人計畫
關於我們
吉祥物的故事
基金會大事記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教育基金會
首頁
推動方向
堉璘台灣奉獻
2017.第一屆
2018.第二屆
2019.第三屆
2020.第四屆
2021.第五屆
2022.第六屆
2023.第七屆
2024.第八屆
2025.第九屆(遴選中)
堉璘人才培育
堉璘社會公益
堉璘利他人才庫
募款達人
第一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二屆 募款達人計畫
關於我們
吉祥物的故事
基金會大事記
More
首頁
推動方向
堉璘台灣奉獻
2017.第一屆
2018.第二屆
2019.第三屆
2020.第四屆
2021.第五屆
2022.第六屆
2023.第七屆
2024.第八屆
2025.第九屆(遴選中)
堉璘人才培育
堉璘社會公益
堉璘利他人才庫
募款達人
第一屆 募款達人計畫
第二屆 募款達人計畫
關於我們
吉祥物的故事
基金會大事記
19/05/10 【新聞稿】
「堉璘獎學金-臺灣大學」計畫啟動
培育約450位具利他特質之未來人才 回饋台灣
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下稱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與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下稱林堉璘宏泰基金會)今(10日)偕同臺灣大學工、法律、理、管理四個學院(下稱臺大四學院)於臺灣大學舉行記者會,共同簽署「堉璘獎學金-臺灣大學」計畫,宣布自今年起五年內投注新台幣4.5億元提供臺大四學院約450位優秀學生出國交換/訪問、就讀碩博士或實習的獎學金,受獎助學生必須就高齡化社會、台灣的區域定位、產業創新與轉型、面對移工/移民、建構知識社會、媒體識讀挑戰等六大議題提出解決方案,實質回饋台灣社會。
計畫主持人、臺大工學院陳文章院長致詞時表示,國際的移動非常重要,期待獎學金帶給學生逐夢的機會,也樂見基金會所強調的社會奉獻精神帶入臺灣大學。
理學院劉緒宗院長表示,期望獎學金如同催化劑,點燃學生關懷社會脈動心中的火炬。
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表示,「台灣資源有限,而人才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源」,他勉勵學生走出去看世界,藉著認識各國優秀的人才,有機會在這世界看得更遠更高,之後也可以用同樣的視野回饋台灣。
「
堉璘獎學金-臺灣大學」培育計畫主持人、臺灣大學工學院陳文章院長說明計畫內容
法律學院曾宛如院長認同基金會提出的六大議題,她說,對於社會的重要議題,不僅關心,也更要了解,未來才有能力提出一定的對策。
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執行長林鴻南表示,「勤奮、誠信、思源」一直是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的核心精神,從堉璘台灣奉獻獎的設立、對各類社會公益的支持,甚至積極投入未來人才的培育,如何使台灣立穩世界,變得更好,一直是我們追求與努力的目標,而「堉璘獎學金」的設置正是邁向目標的重要一步。
林鴻南感謝臺大四學院院長為學子爭取資源,親力親為、四處奔走,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認為雙方都有為台灣培育未來人才而努力的共識,因而促成此計畫誕生;他進一步提到,因為林堉璘宏泰公益信託的訴求,在原本單純的贊助獎學金中特別加入回饋台灣實踐方案的提出,並增列了創業育成常用的業師輔導系統,因而加重了院方行政執行的許多難度,非常感謝院方無怨無悔接下挑戰,「用實際行動為創新利他的台灣立下典範。」
臺大化工系校友、優照護平台的共同創辦人劉詩瀚,與臺大財金系校友、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以及台灣大學心理系四年級、「臺灣大學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得主陳力瑜也受邀到場分享自身經驗,勉勵臺灣大學的學生能夠珍惜堉璘獎學金的資源,出國開拓視野,並不忘以所學回饋台灣社會。
陳力瑜除了分享自己在就學期間成立學生社團臺大精神醫學紀實推廣社的經驗,還提及有了獎學金,可以讓自己的選擇變得更多,她並不忘提醒臺大學生,在取得更多資源同時,也有責任運用所學,讓自己成為這個社會的資源。
「堉璘獎學金-臺灣大學」培育計畫將有別於以往的留學獎學金申請方式,學生申請計畫時,需提出能解決與台灣六大議題相關的方案,獲選後可獲得學業與職涯雙業師輔導,並在成功申請進入國外名校後,在海外為其所提之方案所需的知識、研究、科技、策略、人脈或視野,追求更紮實的基礎、更精深的涵養;學成後,回台實踐該計畫。
「堉璘獎學金-臺灣大學」培育計畫自今年5/13至5/31開放申請,申請條件需為臺灣大學工、法律、理、管理四個學院在學或該學院畢業五年內,具有利他精神且對於台灣現面臨之六大議題具有解決之熱忱及抱負,並提出六大議題提案計畫並願意親自實踐者,申請類別分為交換/訪問學生、碩士研究所、博士生、與海外實習,通過者將提供每名交換/訪問學生將獲最高每年80萬,留學生將獲每年最高300萬獎學金贊助。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