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4─從數位軌跡談捐款人經營
花玉婷(netiCRM產品營運經理)
漏斗下半部很重要,是支持者關係經營如何留住捐款人的關鍵,捐款人捐款之後若是沒得到完善的呼應或交代,便有可能離開。
以rethink為例(例1),在不同的曝光管道會有不同的曝光效果與流量,也有著不同的轉換率,利用數位軌跡分析,找到適合自己單位的行銷策略。
(例2)同一個募款頁,發布三個不同的貼文,各自設不一樣的utm網址,即可分析不同貼文的擴散效果
(例3)社群媒體的擴散效果最好(因為分享很容易),但是Google自然搜尋卻反應最高的轉換率(捐款)
透過捐款後的研究調查,可以了解捐款人離開的原因進而對症下藥
若沒有作有效分眾(譬如每次勸募資訊都所有名單全發),則轉換率就會低
透過捐款人歷程的追蹤,找到組織捐款的鐵粉,進而讓現有支持者轉換為長期支持者,找出去年有捐,但今年沒捐的名單,藉以提醒捐款
(案例)青年民主協會,透過每次的捐款成功確認信,每個月更新近況讓捐款人看見
在申請政府資源之前,應先反思自己的單位是否有需要政府資源的挹注,以及適不適合。
自己可以使用的資源,一定是單位所屬主管機關最多,主管機關是高度對於轄下NPO組織有期待,故雙方關係相輔相成,有良好關係可以幫助自己順利拿取資源。
政府能給予組織的不光是經費,包含輔導育成的資源以及人力相關資源。
政府資源聰明用SMART法則
永續性 Sustainable─不能單只依賴政府的資源
靈活性 Mobility─與政府合作的專案,需要與自己組織使命有所連結
加速 Accelerate ─政府資源不是只有經費,包含跨界連結也很重要
負責任 Responsible ─了解政府責信度很重要,萬一政策沒達成可能導致計畫中止
目標 Target─ 達成政府與組織共同目標很重要
與政府怎麼溝通?你好我也好
專題7─企業資源合作分享
陳永清(聯合勸募副理事長)
向企業爭取資源,恰好與向政府爭取資源相反,企業資源較不穩定,但相對較少介入與關心 。
NPO理財要量入為出比較安全,每年募集到多少經費,隔一年就規劃多少規模的服務。
當有盈餘時,建立水庫的概念,每年保留一點點的結餘,作為預防資金,水庫規模大約為3-5年支出的規模。
向企業募款,需要配合專案,專案的類型往往與該單位產業相關的CSR發展方向
與企業合作,企業端會期待相關附加價值,例如宣傳、形象。
企業願意捐贈非營利組織是期待改變與成長(個人捐款較偏向同情心)。
上市公司是一種企業募款管道,但中小企業多透過扶輪社等公益團體協助,故也可向扶輪社爭取合作資源(扶輪社有地域性)
舉例:聯勸與花旗銀行的合作,不因為專案結束而結束,而會透過長期與曾經捐款人的聯繫而持續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