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文物徑

屏山與圍村

鄧氏宗祠及愈喬二公祠

新界的鄧族,在公元九七三年,從江西省遷居立村於岑田(即今新界錦田),其後不斷地分枝遷到各地居住,經過多代而發展成為一個一個小族群,成功建成一個一個小村莊。

當中鄧氏祖先來到屏山,見到該處地形如毛蟹狀,左有河道蜿蜒流進后海灣,又有良田萬頃,氣勢磅礡。十分合適種植和群族居住。有故事是指他們在初期居於農舍時,半夜忽聞鹿鳴之聲,翌日在後山卻不見任何鹿蹤,此時他們想到「鹿鳴宴」之典故(鹿鳴宴是為科舉時代,鄉試後新科舉人所設的宴會),認為定居此地,必可福澤後人考取功名,日後會出達官貴人。於是就在屏山建基,並把後山命名為鹿鳴崗和蟹崗。

若虛書室中仍有和鹿鳴相關的壁畫

屏山村的土地是由族群經過多代開闢開發而成,由村族的眾多家庭所享有。在不同朝代,由族長主持分別選出族人充任甲長、保長、團長、村長(村代表)等等,他們都自然聽命於族長,共同成為村的領導核心。

在明代起,海盜盛行,根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在屏山對岸,現今深圳南山一帶,便設有東莞守禦千戶所以防衛珠江口一帶。但同時,圍村為了迎擊強大的海盜,需要發展練團。

明。《讀史方輿紀要》所載 東莞守禦千戶所位置

因為歷史上各王朝不會派兵去保衛偏遠地區的村民,富貴人家是僱養丁以自保,後來村民自己組織更練團保護全村。及至康熙“復界”政策施行後,省巡撫亦公布優惠措施,吸引內地村民到沿海地區立村開墾。經過雍乾盛世,東寶地區富庶起來,深圳河兩岸的鄉村也多了。

但同時卻滋生海盜的搶掠,雖窮一村的壯丁,也不足以對付一群的海盜,於是地方上紛紛組織聯村更練團,一村遇劫,眾村圍剿,應時而起的是鄉村武術運動高漲。

屏山祠堂中的更練辦事處

當中出生於乾隆丁酉年(一七七七年)的屏山鄧輯伍自幼習武,十八般武藝件件皆通,臂力過人,能舞動一百多斤重的大關刀,兼懂孫子兵法。成年後即加入屏山鄧族的更練團。最後他他經全省比試,被錄取為第十五名武舉人。由於他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故受封為「例授武略騎尉即用衛守府」。而他的子孫更同時考中文武舉人。於此,他們一家被獎功名牌:「祖孫父子兄弟叔侄文武登科」,盛極一時。

放在清暑軒中的鄧氏儀仗功名牌

清暑軒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