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上的男孩》:青涩懵懂不是使我走向黑暗的原罪,环境的变化和扭曲的真理才是

3/31/2023 教育/文章新闻 By Sarah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耳熟能详的道理,生活中也有许多鲜明的例子足以证明环境对万物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人类作为高度发达的物种,尤其是成年人,能够对万物一切产生防备心理,可以辨别是非黑白。但对于一朵刚刚从土壤中绽放出来的,未曾见识过世界上所有黑白两面的花朵,它可以抵挡住不被肮脏的环境所污染吗?本书的主人公皮埃罗(皮尔特) 或许能回应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即将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底下,主人公皮埃罗是一个本来拥有完整家庭的小男孩,可上天却 在他年幼时剥夺了他的美满人生,带走了他的父母。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本来可以像其他小男孩一 样,无忧无虑地享受自己的童年时期,感受这世间的美好,可皮埃罗却不受控制地走上了一条脱 离他人生正确轨迹的道路。 

一朵未曾被污染过,一直被精心呵护的花朵自此失去了光明的色彩。 

在父母相继离开后,经历了许多难关的他来到了他唯一的亲人姑妈所在的城堡。当他得知这座城 堡的主人是希特勒,是纳粹党的领导人时,纳粹思想已经潜伏在一个单纯善良的男孩身上了。

在希特勒归来的日子里,皮埃罗一开始并不适应这里的一切,甚至不能接受一个突如其来的新名 字——皮尔特。等他真正接受皮尔特这个名字时,就意味着“他已经彻底被纳粹思想吞噬了”。 

过了几年后,皮埃罗受到希特勒的言传身教,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最终他接受了皮尔特这个身 份,一心致力于为希特勒元首复兴德国。 

一朵未曾见识过世界上黑白两面的花朵,在这一刻见识了,自己却也成为了被污染的那一面。 

很难想象希特勒究竟对他做了什么,而这令我们不禁感慨道,若皮埃罗从未来过这座城堡,那等 待他的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呢。然而可惜的是,世界上从来都不会出现“如果”。 

故事的最后,16岁的皮尔特目睹了二战的开端与结尾,当他看到战争结束的场景是残垣断壁、弹 坑累累、尸骸遍野时,他内心深处一种既带着悲伤又带着恨的痛瞬间涌上心头。悲伤,是因为意 识到自己原来一直都是一个被希特勒摆弄的布娃娃;恨,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更是对 那些无辜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民深感歉意而对自己的恨。 

事实上,环顾我们的周围,无论是在学校或是社会都遍布着各种各样的人。当我们必须要在一个 陌生的环境立足时,拥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其实就是最好的保护工具之一 。在陌生的环境里, 秉着高防备的心态去对待陌生人就是保护自己。这就好比一滴墨水掉到了一张白纸上,并不会有 特别明显的痕迹,但要是被整瓶墨水污染了,那将带来难以修复的破坏。 

对待善意的人,我们理应给予同样的善意;对待陌生人,我们需要的则是避免成为那个受人操控 的布娃娃,因为言语的强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书籍分享:《山顶上的男孩》—约翰·伯恩(John Boyne)


相关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