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P Taiwan案例》兒童情緒控管:小項的改變之路
腳踝扭傷
腳踝處的關節大多僅由韌帶與肌腱保護,缺少強而有力的肌肉包覆,容易受人體重量壓迫,使得腳踝扭傷成為相當常見的問題。
最常見的腳踝扭傷是因為跳躍落地時足部內翻、造成踝部外側的韌帶拉傷所引起。行走在不平的路面或踩到異物也可能造成扭傷。
腳踝扭傷的急性處理
保護:受傷後應予以保護固定,以免不穩定的組織受到再次傷害。休息:應立刻停止當時的活動,以免受傷程度加劇。
冰敷:運動傷害的急性期應使用冰敷,可減少局部血液循環、降低發炎反應,同時有止痛的效果。
壓迫:局部壓迫也可以達到降低局部血流量的效果。
抬高:將患處抬高可減少局部血流量,使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降低。
長期固定不動會造成局部沾黏與關節僵硬攣縮。當急性期過、患處疼痛減輕時,就應該在不承重的狀態下進行踝部運動,除了維持關節活動度外,亦有避免沾黏與維持肌力的效果。
腳踝扭傷若沒有即時接受適當的治療,可能導致慢性疼痛。所以在傷害發生當下急性處理後,建議您至醫院接受治療,才能恢復原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