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P Taiwan案例》兒童情緒控管:小項的改變之路
新英格蘭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過去發表的文獻指出,下背痛有兩種:機械性、發炎性。
85%下背痛患者是機械性下背痛(Mechanical low back pain)
機械性下背痛(Mechanical low back pain)
世博診所李宜勳醫師指出,80%上班族都曾經在工作後、久坐後,發生下背部痠痛,發作當下,肌肉緊繃痙攣時,上班族常見「多休息」來舒緩疼痛,常見的此類痠痛稱作「機械性下背痛」,造成的原因常見過度固定姿勢、姿勢不良以及搬運重物,使背部施力或受力過大,肌肉與韌帶過度使用拉扯而發炎受傷。面對機械性背痛,除調整姿勢與多休息外,更應適當地做復健,就能遠離下背痛。
發炎性下背痛(Mechanical low back pain)
下背部與臀部附近的疼痛與僵硬,凸顯身體出現了慢性發炎反應,使脊椎關節處於持續發炎的狀態。常見脊椎關節慢性發炎的原因:
僵直性脊椎炎
乾癬性關節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
藥物治療: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及神經性疼痛藥物等,可以緩解疼痛及不適。
復健治療:
復健治療可以緩解椎間盤壓力,舒緩背部肌肉緊繃、強化周邊韌帶,有效減少疼痛。復健科儀器治療,常見如腰部牽引儀、電療、深層熱治療、微波等儀器。
注射治療:
部分下背痛可透過注射治療來緩解疼痛,例如增生治療(Prolotherapy)、類固醇注射、激痛點注射等,直接注射病灶以解決問題。
增生療法注射不同於類固醇,而是採用高濃度葡萄糖液,經多點注射刺激身體軟組織(肌腱、韌帶、關節軟骨)產生修復,達到關節穩定,以治療疼痛、增強軟組織強度。
PRP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
PRP注射(Platelet Rich Plasma),中文是”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是將病患的血液抽出,離心萃取後注射至病兆處。血小板中富含修復組織所需的生長因子,做為自體修復,減緩及終止軟骨細胞壞死磨損,緩解關節的退化,減輕膝關節的疼痛。一般一支試管抽取20c.c.血液,經離心處理後,大約離心出3~5c.c.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時有扎針刺痛感,注射患部時則會出現酸脹感,此均為正常現象。酸脹感可能會持續幾天慢慢降低,是個人體質而異。PRP每月注射一次,療程約為 1~3次,效果約可持續9~12個月,視患者病況程度而異。
運動治療:
慢性下背痛有時會越休息愈痛。建議急性疼痛應多休息,但慢性疼痛患者,則必須做『核心肌群運動』,可降低下背疼痛,包括:阻力訓練(橋式、棒式、深蹲)、有氧登階,運動後在軀幹肌力及柔軟度會有顯著進步,可改善疼痛。
背架治療:
「背架」可增加脊椎支撐、減輕關節的壓力、調整背部姿勢,通常使用在急性肌肉拉傷、腰椎滑脫、急性椎間盤突出等,並搭配復健治療。
手術
而一般人該如何運動以預防或避免下背痛呢?過去的研究顯示,針對慢性下背痛患者施以運動治療,與單純休息不做運動的患者做比較,有反而是沒有運動的患者,下背痛會加劇,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