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匿名審查制*)
2024,〈二二八事件中央派兵及部隊抵臺經過〉,《臺灣風物》,第74卷4期,頁119-160。[下載]
2024,〈張炎憲對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的看法〉,《台灣史料研究》,第64號,頁9-17。[下載]
2023,〈臺獨案件的監控、成案與處置──以蘇東啟案為例〉,《臺灣風物》,第73卷第1期,頁129-190。[下載]*
2022,〈「拂塵專案」與國民黨當局對二二八事件詮釋的學術轉向〉,《臺灣史研究》,第29卷第4期,頁173-230。[下載]*
2019,〈白色恐怖下的蔡懋棠: 以1971年政治犯名單外洩案為中心 〉,《臺灣風物》,第69卷第4期,頁95-141。[下載]*
2019,〈臺灣法律專業社群的研究史回顧(1992-2017) 〉,《中研院法學期刊》,2019年特刊1,頁319-370。[ 下載]*
2018,〈二二八事件在臺東〉,《臺灣文獻》,第69卷4期,頁65-132。[ 下載]*
2018,〈追尋記憶中的台北律師公會會館──啟動律師業的轉型正義工程〉,《律師法學雜誌》,創刊號,頁1-62。(與王泰升、曾文亮合著,第三作者)[下載]
2015,〈戰後臺灣關於「違警罰法」的批判內容與脈絡考察〉,《臺灣文獻》,第66卷3期,頁151-196。[ 下載]*
2015,〈論清朝地方衙門審案機制的運作──以《淡新檔案》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6卷第2本,頁421-469。(與王泰升、曾文亮合著,第三作者)[ 下載]*
2014,〈如何稱呼臺灣史上的「日本時代」?兼論戰後日式紀年與意象的清除與整理〉,《臺灣文獻》,第65卷3期,頁49-98。[下載]*
2013,〈由「員林事件」看戰後初期臺灣法治的崩壞〉,《國史館館刊》,第37期,頁81-121。[下載]*
2012,〈「痛癢無關」?──清國革命與台灣(1911~1912)〉,《臺灣風第物》,第62卷1期,頁47-89。[下載]*
2011,〈政府資訊公開法制的誕生與臺灣史研究脈動(2000-2008)〉,《史原》,復刊第2期(總第32期),頁83-144。[下載]*
2011,〈尋找關廟一座日本巡查墓碑的主人〉,《臺灣文獻別冊》,第37期,頁19-31。 [下載]*
2009,〈從東三省鼠疫問題看清末的內政與外交(1910-1911))〉,《國史館館刊》,第20期,頁41-70。 [下載]*
2005,〈日治時期臺灣人與近代法律的交會──以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為例》〉,《政大史粹》,第9期,頁89-123。 [下載]*
2005,〈由斥革總理看十九世紀北臺灣地方菁英與官府的權力互動〉,《政大史粹》,第8期,頁35-66。 [下載]*
專書論文(匿名審查制*)
2025〈蔣介石的文化霸權〉,收入王美琇、戴寶村總策畫,《全面控制:總體檢蔣介石獨裁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34-172。 [下載]
2025〈戰後臺灣白色恐怖段澐等案之研究〉,收於許雪姬、林正慧主編,《究明原委: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的多元探索》。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385-441。[下載]*
2023, 〈臺獨案件的監控、成案與處置──以蘇東啟案為例〉,收於何鳳嬌、林本原、薛月順執行編輯,《解讀檔案・書寫歷史:國史館2022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頁257-301。*
2023,〈李登輝與獨台會案〉,收於莊瑞琳總編輯,《春山文藝:李登輝100年專輯》。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頁16-29。
2022,〈李登輝時代的轉型正義〉,收於歐素瑛、黃翔瑜、吳俊瑩、陳世局執行編輯,《李登輝與臺灣民主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頁301-344。[下載]*
2022,〈「法網牽纏不自由」:1920、30年代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法律處置手段〉,收入林曼麗總監修,《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頁425-444。[網路版]
2021,〈1984江南案研究〉,收於歐素瑛、黃翔瑜、吳俊瑩執行編輯,《威權鬆動:解嚴前台灣重大政治案件與政治變遷(1977-1987) 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頁89-136。[下載]*
2021,〈戰後初期國家與原住民之互動:以二二八的高雄縣山地為例〉,收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輯組編輯,《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121-152。[下載]
2021 ,〈政治檔案哪裡找〉、〈政治檔案解讀新手教學〉、〈蔡懋棠案:判決轉折抽絲剝繭〉,陳進金、陳翠蓮、蘇慶軒、吳俊瑩、林正慧,《政治檔案會說話:自由時代公民指南》。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頁 57- 82、83-124、171-189。
2021,〈歴代総統の二二八事件に対する移行期正義としての貢献(一九九八年─二〇一九年)(嶋田聡訳),收於陳儀深、薛化元編,《二二八事件の真相と移行期正義》。名古屋:風媒社。
2021,〈二二八事件中海軍的彙報與應處〉[下載]*、〈歷任總統對二二八轉型正義的作為(1988-2019)〉[下載]*,收於陳儀深、薛化元主編,《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金會,頁299-338、1049-1120。
2017,〈中統局臺灣調統室與二二八〉,收於許雪姬主編,《七十年後的回顧: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239-296。[下載]*
2016,〈論清朝地方衙門審案機制的運作──以《淡新檔案》為中心〉,收於柳立言主編,《史料與法史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67-310。(與王泰升、曾文亮合著,第三作者)
2016,〈從日治代書業務看台灣的法律生活〉,收於台灣法律史學會主編,《台灣法律史的探究及其運用》。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247-303。
2015,〈戒嚴體制下的臺灣 (1949-1960s)〉,收於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臺灣(1945-1960s)》。台北:國史館,頁135-195。[下載]*
2007,〈再探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制度設計〉,收於彭明輝、唐啟華主編,《東亞視角下的近代中國》。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頁403-422。[下載]
2005,〈臺灣肥料換穀政策的形成〉,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第五集)》。台北:陳百年學術基金會,頁285-321。[下載]
專書
2025,《警察即決的現代——日治臺灣的違警罪與現代生活秩序》。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0,《台灣代書的歷史考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318頁。
學位論文
2020, 〈日治台灣警察與現代生活秩序的形塑:以違警罪的即決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
2007,〈台灣代書的歷史考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口述歷史
2024,陳儀深訪問;歐素瑛、林正慧、黃翔瑜、吳俊瑩、陳世局紀錄整理,《陳水扁總統訪談錄1、2、3、4》。台北:國史館。
2023,陳儀深、歐素瑛訪問;吳俊瑩、陳世局記錄整理,〈陳水扁先生訪問記錄〉,收於《李登輝總統僚屬故就訪談錄II》。台北:國史館,2023年,頁1-45。
2019,吳俊瑩整理/註解;周婉窈、陳立栢校訂, 陳重光先生訪談:關於林金生的印象,臺灣與海洋亞洲。
2011,王泰升、曾文亮訪問;羅其祥、吳俊瑩、王志宏、林政佑、林至曜、陳慶鴻記錄,《臺灣法律人的故事》,台北:元照。
2008,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訪談;吳美慧、吳俊瑩記錄,《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台北:遠流。
檔案彙編
2024,《國內安全委員會檔案選編(一)(二)(三)(四)》(與黃翔瑜、陳世局合編)。台北:國史館,2024年12月,2,590頁。
2023,《戰後臺灣政治案件—史明相關案件史料彙編(一)(二)(三)》(與歐素瑛、黃翔瑜、陳世局合編)。台北:國史館,2023年12月,2,337頁。[導言]
202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基隆市》,第30冊(與黃翔瑜、陳世局合編)。台北:國史館,2022年12月,484頁。[導言]
2022,《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蘇東啟案史料彙編》,全4冊(與黃翔瑜、歐素瑛合編)。台北:國史館,2022年9月,2,592頁。[導言]
2021,《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江南案史料彙編》,全3冊(與黃翔瑜合編)。台北:國史館,2021年2月,2,022頁。[導言]
2020,《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高雄縣政府檔案(一)》,第25冊。台北:國史館,2020年2月,532頁。
2019,《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陳誠》,第2冊(與黃翔瑜合編)。台北:國史館,2019年11月。
2018,《國史館現藏總統副總統檔案目錄:嚴家淦》,第2冊(與黃翔瑜合編)。台北:國史館,2019年5月,461頁。
2017,《陳水扁總統照片集》,第I、II、III冊(與歐素瑛合編)。台北:國史館,2017年8月。
2017,《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臺中縣政府檔案》,第20冊。台北:國史館,2017年1月,491頁。
2017,《霧峰林家文書集:補遺》(黃富三等解讀;與何鳳嬌、林正慧合編)。台北:國史館,2017年12月,571頁。
2016,《霧峰林家文書集:閩臺相關信函》(黃富三等解讀;與何鳳嬌、林正慧合編)。台北:國史館,2016年12月,471頁。
2015,《霧峰林家文書集:田業租谷》(黃富三等解讀;與何鳳嬌、林正慧合編)。台北:國史館,2015年12月,611頁。
2014,《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等相關信函》(黃富三等解讀;與何鳳嬌、林正慧合編)。台北:國史館,2014年1月,685頁。
2014,《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相關收支單》(黃富三等解讀;與何鳳嬌、林正慧合編)。台北:國史館,2014年12月,703頁。
2013,《霧峰林家文書集:墾務・腦務・林務》(黃富三等解讀;與何鳳嬌、林正慧合編)。台北:國史館,2013年1月,610頁。
2013,《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重要史料彙編:中美協防(一)、(二)》(與吳淑鳳、薛月順、張世瑛、陳中禹、蕭李居合編)。台北:國史館,2013年12月,1,148頁。
書評(匿名審查制*)
2022,〈評介陳進金著《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臺灣的政治監獄》〉,《臺灣學研究》27,頁191-198。 [下載]*。
2008,〈評介曽山毅《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リーズム》〉,《臺灣學研究》7,頁135-140。 [下載]*
其他文章
2025.07,〈從「光復」拯救歷史〉,《臺灣學通訊》, 第144期,頁4-7。[下載]
2022.4.13,〈陳儀手書「陰謀叛亂名單」來源初考〉
2022.3.23,〈不願負此責任:白崇禧與二二八的軍法審判〉,臺灣與海洋亞洲。
2022.2.26,〈基隆雨港二二八:溺死,還是填海( thiām-hái)?〉
2022.3.4,〈談情治龍頭的檔案開放〉,《自由時報》,A14版自由廣場
2021.4.30 ,〈躲白色方塊後的國安局及其同志〉,《蘋果日報》(與蘇慶軒合寫)
2021,〈義務調查員在台大〉。個人臉書。
2019,〈誰殺了楊元丁〉。臺灣與海洋亞洲。
2018,〈口碑與檔案互證:二二八竹東劉家榮先生之死 〉。個人臉書網誌。
2018,〈史宏熹:「基隆海面浮屍」〉。個人臉書網誌。
2017,〈「氏夫連宗是否在世」? 〉。個人臉書網誌。
2017,〈「願以生命擔保中央決不調兵」 〉。個人臉書網誌。
2017,〈3/6 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報「戰果」 〉。個人臉書網誌。
2017,〈陳儀「寅冬亥親電」何時為蔣所見?〉。個人臉書網誌。
2017,〈從檔案史料看「微調」課綱的現身脈絡〉,《國史研究通訊》12期(2017年6月),頁97-99。[下載]
2017,〈必須堅持反對「微調」課綱的明證:以三民版新臺灣史教科書為例(修訂稿)〉、〈從檢核小組會議記錄看課綱「微調」如何預謀突襲〉,收於周馥儀主編,《記憶的戰爭:反「微調課綱」紀實(2013-2016)》(台北: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頁65-72、117-123。
2015,〈噍吧哖事件大審判〉,《臺灣學研究通訊》,第89期,頁24-25。[下載]
2015,〈日治初期的警察培訓:以吉岡喜三郎及其日記為例〉,《臺灣學研究通訊》88期,頁20-21。[下載]
2015,〈從「誓不從倭」到日本臣民── 臺灣住民的國籍「選擇」〉,《臺灣學研究通訊》87期,頁20-21。[下載]
2015,〈蔣中正怎麼說台灣法律地位〉。個人臉書網誌。
2014,〈課綱修改真的只是藍綠惡鬥嗎?〉。臺灣與海洋亞洲。
2013,〈達邦見學心得:高一生.黨國暴力.部落記憶〉。臺灣與海洋亞洲。
2012,〈從舊慣調查談什麼是「舊慣」〉,《臺灣學研究通訊》67期,頁6-7。[下載]
2011,〈莫那魯道遺骸歸葬霧社始末〉,《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5期,頁12-21。[下載]
2011,〈1902・人止關之役〉,《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5期,頁22-25。[下載]
2009,〈文獻中的土著民族:《諸羅縣志・番俗考》導讀〉,《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3期,頁22-24。[下載]
2010,〈記一段林呈祿在戰後的「自述」〉。臺灣與海洋亞洲。
2010,〈訪鍾逸人先生小記〉,《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4期,頁4-8。[下載]
2010,〈琉球散記〉,《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4期,頁25-28。[下載]
2009,〈跨界的臺灣研究:日本臺灣學會〉,《臺灣學研究通訊》30期,頁14-15。[下載]
研討會論文
2025/03/09,〈蔣介石的文化霸權〉,發表於519行動組合、辜寬敏基金會、新台灣和平基金會主辦,「去世50、除垢未盡:總體檢蔣介石獨裁統治對台灣的影響」,地點: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2025/02/20,〈轉型正義與歷史學研究:以《政治檔案條例》為中心的觀察〉,發表於東吳大學傅正民主研究中心主辦,「匍匐前行:台灣轉型正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B015。
2025/01/09-10,〈「獨台會案」的偵辦過程與政治動機〉,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2025白色恐怖歷史工作坊」,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館北棟3樓。
2024/12/13,〈殖民地臺灣的違警罪與現代生活秩序〉,發表於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主辦,「2024年日帝侵奪史編纂事業國際學術會議:殖民地朝鮮・臺灣的官僚和警察」,地點: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 11樓大會議室。
2023/12/28-29,〈戰後臺灣白色恐怖陸軍段澐等案之研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2023白色恐怖歷史工作坊」,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
2022/12.10-11,〈政治案件的成案與監控:以蘇東啟案為例〉,發表於國史館主辦,「解讀檔案・書寫歷史:國史館2022年學術討論會」,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2021/10.30-31,〈製作「二二八」:拂塵專案研究〉,發表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主辦,「二二八・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021/8.28-29,〈李登輝時代的轉型正義框架〉,發表於國史館主辦,「李登輝與臺灣民主化」學術討論會,地點:國史館台北館區4樓大禮堂。
2021/2/25,〈二二八事件期間高雄縣的山地動態〉,發表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學術討論會」,地點,國史館台北館區4樓大禮堂。
2020/12.12-13,〈1984江南案研究〉,發表於國史館,威權鬆動:解嚴前臺灣重大政治案件與政治變遷(1977-1987)國際學術討論會國際研討會,地點:國史館台北館區4樓大禮堂。
2019/7.27-28, 〈海軍對二二八事件的彙報與應處〉,發表於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辦,台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國際研討會,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018/11/4,〈解嚴後歷任總統對二二八轉型正義的作為(1987-2016)〉,發表於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2018「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研究論壇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017/11/30-12/1,〈近二十多年來台灣法律專業社群的研究史回顧〉,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2017法律與歷史的交匯:「台灣法律史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大樓三樓第一會議室。
2017/2/25-26, 〈中統局臺灣調統室與二二八〉,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
2015/12/25,〈日治時期違警罪的概念與運作狀況——以「街路取締規則」為例〉,發表於國史館主辦,國史館104年度修纂同仁學術討論會,地點:國史館一樓推廣教室。
2015/8/10-11,〈二二八事件中的清鄉——以臺中縣為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二二八與臺灣戰後發展」學術研討會,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1會議室。
2014/3/26-28,〈論清朝地方衙門審案機制的運作:以《淡新檔案》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主辦,「史料與法史學」學術討論會,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大樓五樓會議室(與王泰升、曾文亮合著)。
2013/10/18,〈違警罪與臺灣人的日常法律生活〉,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殖民地臺灣社會邊緣學術工作坊,地點: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8樓802會議室。
學術服務
2024/8/15,擔任薛月順〈呂赫若之參加共黨及蛇吻:呂赫若的未解之謎〉與談人,國史館講論會。
2024/7/21,「二二八到白色恐怖的政治檔案解讀」講師。內政部主辦、永和社區大學執行「2024暑期・桃園『人權、記憶與公民行動』師資培訓」。
2024/6/3,擔任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班杜晏汝〈日治時期臺灣的刑訊與警察暴力議題(1895-1945)〉口試委員。
2023/10/14,擔任許維庭〈執政當局對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整肅:以靖平專案為中心〉評論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228・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
2023/9/2、9/16,專題課程「政治檔案應用與操作」,「檔案食堂:政治檔案解讀研習暨走讀串聯(南部場、北部場)」講師,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共生青年協會承辦。
2023/2/2,講座「如何解析政治檔案:政治檔案中的線民」,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台北國際書展——致自由:人權∞」。
2023/1/6,專題講座「新手上路:政治檔案哪裡找?」,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處歷史學門主辦、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辦,「透視政治檔案暨參訪檔案管理局一日研習」營講師,
2022/11/15,擔任林傳凱〈霧鎖金門——戒嚴與戰地政務下的金門政治案件(1949-1970s)〉評論人。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國立金門大學主辦,金馬地區解除戰地政務卅年暨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
2022/7/28,擔任何鳳嬌〈清從專案之研究(1979-1980)〉與談人。國史館修纂同仁學術討論會,
2022/4/8,擔任徐聖凱〈日治時期「寬嚴不一」的賭博管理〉與談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吉岡喜三郎日記解讀」工作坊暨《警察吉岡喜三郎日記選輯》新書發表會。
2019/12/21-22,擔任王御風〈澎湖派戰神:第一任民選高雄市長謝掙強的四場選舉〉與談人。國史館主辦,「臺灣歷史上的選舉」學術討論會,地點:國史館台北館區4樓大禮堂。
2019/11/15,擔任林正慧〈二二八事件後的特務們〉與談人。國家人權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白色恐怖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歷史概覽編纂計畫期末工作坊,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8樓8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