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X文藝創作:
培養人文關懷精神
「《煩惱獅與螃蟹先生》背後:
關懷病患者之聲」比賽
繪本X文藝創作:
培養人文關懷精神
「《煩惱獅與螃蟹先生》背後:
關懷病患者之聲」比賽
蔡逸寧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一級講師)
先後獲得語文教育榮譽學士、中國語言及文學文學碩士、學校諮商與輔導文學碩士及教育博士。現為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一級講師,主要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文教學、中國歷史教學、情意教學、輔導學、正向心理學等,著有繪本《煩惱獅與魔法兔》、《煩惱獅與螃蟹先生》、《我們來自心臨村》;設計及策劃桌上遊戲《勇闖迷霧森林》;著有專書《西遊記教學提升學生正向心理成效》;曾發表論文及文章包括《透過繪本閱讀提升正向心理》、“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atir Model to Positive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中國歷史科品德情意教學:以歷史人物為中心〉、〈情意教育與沙維雅模式之交匯:以冰山理論為起點〉、〈結合沙維雅模式的繪本共讀流程〉、〈兒童繪本在情緒教學上的運用〉、〈冰山底層真相再思第三組別學生〉等。
李貴生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教授)
現為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長聘正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兼任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及專業博士課程總監,加入本校之前嘗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任教。李教授擁有豐富的行政經驗,範圍遍及學生事務、通識教育、本科生課程,以至博士生培養等。李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兩端」,致力探索先秦兩漢的經典傳承及其在近現代學術中的範式轉移,對汪中、焦循、阮元,以及蔡元培、胡適、陳寅恪等人的文學研究,俱有詳細論述。李教授近期的研究聚焦在《論語》和《呂氏春秋》,這兩部劃時代的鉅著分別代表了先秦諸子的開端與終結。他的研究方法融合了東西方學術的優勢,除了傳統的語文學和文本細讀外,他還借鑑當代分析哲學、詮釋學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和工具,從質性和量化兩方面探討早期中國文本的深層含義。他成功獲得了多個有關中國研究和中國教育的研究資助項目,包括香港研究資助局之優配研究金(GRF)。他的學術成果包括三部獨著的學術專書,另有論文數十篇,發表在該領域頂尖的學術期刊中。
謝家浩博士(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兼任副教授、縱橫資訊文化創新中心總監)
多年來從事中國語言文學研究及師資培訓工作,教授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素養等科目,教研興趣包括資訊科技、多媒體、網路文學、古典文學、教學法。著作及編著包括《國際漢語教材設計與遠程電子教學》、《啟思語文新天地》(教師用書)(第一至第六冊)、《優化語文學習的評估:多角度思考》、《初中文學教學理論與實踐》、《小學文學教學理論與實踐》、 《新世紀語文和文學教學的思考》、《高中文學教學理論與實踐》等。與團隊創作了「縱橫識字」手機應用程序,由識別筆劃、筆順、部首、讀音等為起點,帶領學生進入中國語文的浩瀚天地。
盧俊穎先生(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學生助理)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二年級學生。曾參與「繪本 X 短片分享: 共建正向生活態度比賽」計劃。
王曉慧(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及音樂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陳駿鴻(社會學與社區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
邢雅婷(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李芷朗(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蔡尚志 (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郭菁(語文研究榮譽文學士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