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出處 http://www.skin168.net/2012/03/dandruff.html
頭皮屑:成因與治療
頭皮屑是常見的頭皮問題,常伴隨著頭皮發癢、頭部脫落的皮屑增多,通常不會危害健康,但會造成社交與人際關係的困擾。正常皮膚需要約一個月的時間才會逐漸成熟,並以肉眼無法察覺的方式脫落,而頭皮屑患者的頭皮部位,這個時間會縮短至二至七天,形成肉眼明顯可見的大塊白色皮屑。
脂漏性皮膚炎是頭皮屑最常見的原因,而且頭皮屑也是頭皮漏脂性皮膚炎最常見的症狀。這類型的頭皮屑與皮膚上的真菌,即皮屑芽胞菌,包括Malassezia furfur(舊名Pityrosporum ovale)與Malassezia globosa過度滋生有關,根據研究,在頭皮屑部位,皮屑芽胞菌菌量可高達正常水準的1.5至2倍。這些真菌會代謝皮脂內的三酸甘油酯,形成油酸(oleic acid),當油酸滲透進表皮的角質層後,會使某些體質較敏感的人,發生皮膚的發炎反應,進而干擾角質細胞的生理恒定,導致不正常的脫落反應,誘發頭皮屑。
1. 克多可那挫(ketoconazole)
克多可那挫(ketoconazole,又稱為「酮康唑」)是一種咪康唑(imidazole)類的藥物,具有廣效性抗黴菌(真菌)的效果,它可抑制黴菌合成麥角固醇(ergosterol)的能力,讓黴菌無法形成細胞膜,可調配成藥膏、藥水、洗髮精等外用劑型,常用來治療汗斑與脂漏性皮膚炎,使用時可讓藥劑在皮膚上停留一段時間再沖掉,以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2. 吡硫鋅(ZP, zinc pyrithione)
吡硫鋅(zinc pyrithione,全名為「吡啶硫酸鋅」)具有抗黴菌的功能,可抑制皮屑芽胞菌,適用於治療汗斑與脂漏性皮膚炎,可添加至治療頭皮屑的洗髮精。此外,吡硫鋅亦可調控皮膚的角化功能,使頭皮表皮角質化與皮脂分泌功能正常化。
3. 焦油(tar)
煤焦油(coal tar)是製煤過程的產物,可減緩不正常的表皮代謝速度,可用來治療脂漏性皮膚炎與乾癬。
4. 二硫化硒(selenium sulfide, SeO2)
二硫化硒(selenium sulfide, SeO2)具有抑制皮屑芽胞菌的能力,並可減緩表皮角質化的速度,也常添加至洗髮精來改善頭皮屑問題。
5. 水楊酸(salicylic acid)
水楊酸可溶解角質,改善頭皮屑狀況,但可能造成頭皮乾燥的副作用,所以洗髮後可搭配潤髮成分使用。
6. 羥吡酮(piroctone olamine)
Piroctone olamine又稱為piroctone ethanolamine,具有治療黴菌感染的效果,可用來處理因皮屑芽胞菌造成的頭皮屑問題。
7. 環吡酮胺(ciclopirox olamine, CPO)
Ciclopirox olamine同時具備抗黴菌與抗發炎的雙重效果,可用來治療脂漏性皮膚炎與頭皮屑。曾有研究比較CPO與ketoconazole洗髮精的效果(J Dermatolog Treat. 2007;18(2):88-96.),發現CPO與ketoconazole同樣有效,且患者整體改善的程度較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