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想的不一樣
撰文:戴文綺宣教師
2024年1月14日
撰文:戴文綺宣教師
2024年1月14日
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到另一個國家留學,在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中,感受到另一位同學對自己異常的冷漠。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在一次合適的機會裡,他問對方是否因為自己在不自覺中冒犯了對方。對方的回答是:你沒有得罪我,但幾十年前,我們雙方的國家發生了戰事,而我的爺爺在戰爭中遇難,所以當我知道你是從那個國家來的時候,我便討厭你及你的國家。但是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相處,你跟我想的不一樣,我以為越認識你便會越討厭你,但我發現我們有許多的共通點,這讓我非常驚訝。看來我們並沒有理由不做朋友。
事實上,在我們生活環境中,我們很容易便會對一些的人事物帶著一些既有的看法與判斷。這些預設的想法與眼光,多多少少都會讓我們對這件事、這個人有著我們察覺不到的盲點。讓我們失去真正認識與明白這個人或這件事的真實樣貌。
在今日講道中所分享的經文,我們看見當拿但業第一次聽說耶穌是住在拿撒勒這個城市時,顯然就心懷偏見,他問道:「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翰福音1章46節)他可能認為,彌賽亞應該是來自別的地方,因為拿撒勒只是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村莊。
拿但業的反應並沒有使耶穌不愛他,耶穌反而直接地告訴他,當他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甚至在腓力將耶穌介紹給他認識之前,耶穌就已經看見他、並且認識他。耶穌直接指出他不是一個詭詐的人。這一段簡短的對話,明顯觸動了拿但業的心。耶穌知道拿但業在無花果樹下所經歷的事。這件事只有拿但業知道真實的全貌,而耶穌告訴他,我看見了,我也知道了。
拿但業即刻放下自己對耶穌原本所有的判斷,並且認出耶穌就是那一位他與整個以色列百姓殷殷期盼等候的彌賽亞。在這裡我們看見沒有任何的偏見能夠抵擋耶穌對人完全接納的愛。
今天在我們面對的許多膠著的困境裡,在長期的等候、祈求、嘗試或調整後,我們仍面對著沒有轉變的處境,我們會感到沮喪、灰心。請我們記得拿但業與耶穌的相遇,當拿但業放下了他原本既有的看法,單單看見耶穌那份在他未有任何預備之前,耶穌便已經認識他的這份觸動,他便認出了耶穌就是那位他一直期待著、等候著的救主。他開始踏上一條能真實地、全面地認識耶穌的道路,他的生命開始進入全新的階段,是超過他在無花果樹下所想所求的。今日,耶穌在你所面對的處境中,也許與你以往的認知是不一樣的,願意我們能放開一直緊握著的,尋著那一直期待著的、等候著的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