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田頌恩牧師「腳前燈路上光」靈修視頻
第一百三十六集
第一百三十五集
視頻目錄
缘起
註冊訂閱
田頌恩牧師「腳前燈路上光」靈修視頻
第一百三十六集
第一百三十五集
視頻目錄
缘起
註冊訂閱
More
第一百三十六集
第一百三十五集
視頻目錄
缘起
註冊訂閱
田頌恩牧師「腳前燈路上光」靈修視頻
第十五集:路加福音6:39 - 49
假冒為善(一):能知不能行的盲點(路6:39-40)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嗎?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6:39-40)
默想經文: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嗎?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6:39-40)
假冒為善(二):雙重標準的危險(路6:41-42)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6:41-42)
默想經文: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6:42)
生命的根基(一):言語源自內心(路6:43-45)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
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裡摘葡萄。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
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6:37-38)
默想經文: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6:45)
生命的根基(二):根基決定結局(路6:46-49)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
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路6:46-49)
默想經文: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路6:47-48)
信息大綱
證道:改教運動五百年巡禮4-信心與行為(10/22/2017)
經文:雅各書(James) 2:21-26
金句: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2:22,24)
大綱:
1. 認識兩種義(羅3:28;雅2:21)
2. 並行與成全(雅2:22-24)
小組、家庭討論問題(建議)
1. 你曾有過自覺不夠好的經歷?為什麼這麼感覺?這經歷如何影響自己與神、與人的關係?
2. 分享這次主日信息中,印象最深的心得是什麼?當「信心」與「好行為」之間不平衡時,會產生哪三種危機?自己可能處於哪一個危機之中?
3. 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你會如何描述自己信心現在的狀態?可以如何在生活中體現自己活潑的信心?請跟小組或家裡的人分享,彼此勉勵將信心與行為並行,並且讓信心因行為得以成全。
牧場短語:生發仁愛的信心
經文:「我們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加5:5-6)
常聽人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宣稱「惟獨信心」的基督信仰是如何看待善行?究竟,行善的愛心與信心之間有什麼關係?愛對一個基督徒的得救確據有何意義?
宗教改革運動提出「因信稱義」,來反對當時羅馬天主教主張的信心加上善行而得救。根據聖經清楚的啟示,我們的確是惟獨透過信心被神稱義。然而,稱義的信心並非踽踽獨行,而是一定伴隨著愛而來。
改教先驅馬丁路德認為,信心是愛心的根基,愛心是信心的結果;信心缺少愛心就不是信心,愛心沒有信心就失去方向。保羅在加拉太書5 :5-6一方面表明,「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意思就是說行為在人的得救上毫無果效,人無論做什麼在神面前都沒有任何功勞,惟獨信心才使基督的義歸算在人身上;另一方面,他指出「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意即有功效的信心會生出愛心的果子來,否則就是假的信心,正如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7,20,26)。
從邏輯上的先後次序來看,信心在愛心之前,愛心並不能形成信心,更不能取代信心。然而,愛使信心有了真實性,真正的信心會產生愛的行動,沒有愛心的信心根本不存在!在哥林多前書13:2「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保羅並非把愛置於信心之上,而是反對沒有愛的假信心,諷刺那些以恩賜、神蹟自我吹噓的人,其實根本沒有相信神。沒有愛,信心不可能存在,更遑論全備。
反之,有愛心不等於有信心。我們不能憑外在的善行,甚或神蹟,來判斷內在的信心。保羅從未說人靠善行或愛而稱義,耶穌更斥責那些「奉祂的名傳道,奉祂的名趕鬼,奉祂的名行許多異能」的人:「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2-23)。真信產生愛,但愛心不能轉化、代替信心。
基督信仰中的信心,絕非僅是頭腦上接受一套教義就能稱義的信心,也不是用滿腔熱血的善行來證明自己真有信心。真正的信心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會抓住神的心去愛祂、愛人。信心在愛中實踐自己,愛心是信心生命性的表達,兩者不可偏廢其一。今天,就讓我們活出一個會不住成長、會長出愛心的信心!
Wichita Chinese Church |1825 N Woodlawn, Wichita, KS 67208 | (316) 681-0664 ext 208 |
wichitacc@gmail.com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