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實踐

延續展演影響力,連結各地文化能量

「跨域」並非前衛,而是藝術內在恆常的動能,期讓教育現場成為反思當代思潮、即時啟動藝術實驗的場域。以學院為核心,串聯校內藝術專業知能,以支持兩至三年延續型實驗計畫行動為目的。

歷經三年,本校成功推出三個具專業水準的跨領域製作-歌劇《夢遊女》、《極相林》舞蹈實驗計畫,以及余光中文學音樂劇《車過枋寮》及,不僅在學校製作展演,持續推行實驗性展演的藝術美學能量,奠定院級跨域實驗性展演優良成果之外,更是結合校內外資源挹注,透過國內外場館巡演及藝術教育推廣計畫探索,培育校內師生自主營運、行銷規劃及開發藝文觀眾等可能性,提昇至國際藝術節進行藝文交流。

為支持延續型展創計畫成效擴散為目的,以學院重要展演計畫成功的果實為基礎,持續深化與課程聯結,同時尋求其他校外資源挹注,2020年補助音樂學院《白港-支線》餐與桃園科技藝術節、美術學院「關鍵國際機構交流」、舞蹈學院《極相林》進行虛擬實境技術研發,以及電影與新媒體學院帶著學生動畫、電影與互動科技作品進入校園與社區,促進本校藝術教育影響力。

白港-支線》新媒體音樂劇展演計畫

結合音樂、戲劇以及新媒體跨領域合作的《白港-支線》美聲音樂劇,以「記憶」為發想,試圖探討記憶的重量。

記憶的重量在我們生命裡逐漸地增加,但面對它的流逝卻是我們逃不掉的課題。

在創作過程中,我們進行討論、思考,沒有預期解答,透過不同個體角度的殊異性不斷地重新認識「遺忘」,也重新檢視「惦記」。

電影與新媒體教育推廣實踐計畫

為能將影新學院新媒體創作及跨領域教學之成果推廣至普羅大眾,本學院提出電影與新媒體教育推廣實踐計畫。本計畫下分三項子計畫:關渡國際動畫節巡迴展、彩繪台灣原住民互動藝術共創計畫、關渡電影節星光放映場,藉由不同的活動及展演進行藝術實踐,將藝術的活潑有趣帶給民眾,同時也期望民眾藉由體驗科技藝術之美,增進對新媒體藝術的鑑賞能力,提升美感素養。

關鍵展覽出版教育推廣

(執行中)


《極相林》-虛擬實境技術研發

《極相林》虛擬實境技術研發計畫將結合4D新科技,將舞作虛擬實境化,採數位發行。合辦單位數

位藝術基金會、在地實驗劇場提供場域及製作技術。並預計延續計畫,發展長篇虛擬實境短片及虛擬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