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說明
協力車一開始為社團舉辦的主題座談「協力車下妖山—藝術青年與社會參與」的活動概念形象;在座談結束後,我們將做為意象的協力車製作出來,裝上電視與攜帶式投影幕,實際騎出校園在河濱自行車道上沿路播映當時參與座談的公民團體的相關影片,且在傍晚時定點播放與基隆河及關渡平原相關的紀錄片,並透過播放電影的機會與社區居民開啟了一些對生活空間的談論。
本次的〈協力影像車—行動電影院〉我們邀請到蘆荻社區大學學生製作,為一系列的「文化百工紀錄片影展」。活動為期三天,放映地點以八里河濱自行車道為主要路線,分別為:大舟造船廠、八里左岸自行車道、以及八里渡船頭老街。活動試圖以一種主動的姿態創造一個平台,以維持多元平等的視覺環境為目標,讓主流之外的影像有被看見的機會,也企圖製造與觀眾開啟對話的可能。
演出說明
計畫從最一開始「把車騎出校園」的行動,將我們所關注的對象轉移到校外的人事物。而本次計畫的最後一站,將在妖山混血盃活動開幕時,把協力車騎到竹圍工作室舉辦電影晚會,重新播映,期待與不同想法、文化背景之觀眾,一同在欣賞影片後,整合計畫的過程到結束,再開啟另一層次的分享與討論。
團隊介紹:
北藝大 江頭社成員,黃泓栩、林沛瑤、柯曉如、王秀君、許芸綺、曾俊傑、劉昕,計畫來自座談會後衍生的行動,乃是關於我們將關注的對象 由學院內轉移到校外人事物,並試圖以行動與民眾產生某些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