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學校行政資源的整合,構築具本校特色的「藝大平台TNUA Show Case」,2019年,除延續自2017年啟動的「妖山混血盃-學生跨域創意實驗室」的藝穗精神,持續鼓勵學生進行跨系對話、合創、製作、實踐的團隊自主提案外,藉由不同的跨領域團隊的組成,於不同地域辦理包含了展演、展覽、文化沙龍、文創市集、教育營隊……等,透過品牌化的藝術節,集聚具推廣藝術教育精神的多元樣貌活動,擴大參與群眾,並拓展社會大眾對藝術行動的多元想像。
感官、科技、藝術、社會跨領域藝術實驗創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串聯關渡地區各級學校、企業與社群,於104年辦理首屆「鬧熱關渡節」。期以藝術教育實踐為本,社會服務為旨,融合關渡地區獨有之藝術人文氣息,透過辦理「鬧熱關渡節」串聯關渡在地藝術資源,盼能拋磚引玉,帶動各界共同深耕、再現關渡地區人文與藝術、自然與科技交融之獨特樣貌與風采,分享關渡的美好、幸福與願景。其中,盼由籌辦與規劃社區藝術工作坊,增加與關渡居民互動交流之機會,並從關渡居民的生活體驗出發,透過「創藝工作坊」形式,體會「藝術及生活,生活及藝術」之關渡樣貌。
展演行動:以「浮淺計畫」與「產製淡水河」雙創作主題開展藝術行動,透過爬梳流域中的藝術路徑,持續打開淡水河的面紗且細微的重新看待流域所孕育出來的生命軌跡。
透過跨領域的共學與合作進行編創、製作、展演,促使馬偕博士故事劇本與創作歌曲產生對話,多媒體及音樂之間產生共鳴與新互動,藉此使現場樂手、演員、參與者更能深入其境。並能擁有嶄新的體驗,有助於未來跨域合作與傳承。
本計畫希冀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規劃與獎勵機制設計,鼓勵不同系所學生發揮創造潛力,自組團隊合作進行提案,並在實際執行製作的過程中,逐步建立青年藝術家面向商業市場時應備的基礎觀念與經驗,提升其競爭力,更將本校豐沛的人文底蘊和飽滿的創作能量持續向外推廣,透過開發設計、展示傳播具備創新創意特色之文化衍生品,強化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連結,並喚醒社會大眾對於美感教育之關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