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2019鬧熱關渡節變裝踩街之參與特色,邀請校友陳有德,擔任工作坊統籌師資,帶領社區民眾進行造型道具製作課程,期望促進民眾對藝術的認識與體驗,更啟發社區居民、團體的藝術發想與創造力,進行多元學習與創作。而創作方向將從年度主題「我家門前有條河─關渡日常」出發,鎖定「關渡日常」進行延伸發想。
一德里第一次工作坊,黃玉樹里長介紹工作坊老師陳有德給里民認識。
聽完老師說明這次踩街造型設計,一德里的阿姨們,聚精會神的開始進行製作。
很認真地塗著顏色,仔細檢查著還有哪邊需要加強。
把修整好的草,在這一組開始組合,讓造型越來越完整。
支架的製作跟固定真的不容易,這次進行第二階段製作。
草原仙子們著裝囉!綠油油一片很可愛呢!
在有德老師示範之後,里長第一次著裝,大家協助里長操作大偶的手。
將大偶立起之後,調整土地公大偶的衣服。
第一次練習全部的人一起練習,看起來很進入狀況喔!
有德老師走進隊伍叮嚀注意事項,為大家加油打氣。
越來越熟練,大家的笑容也越來越自然、越來越有信心!
有德老師在說明設計的造型與概念之後,開始進行示範。
開始進行第二部分的造型製作,大家分工合作、嘗試不同方式進行剪裁。
完成造型後搶先試穿合照,再進行細部調整
老師帶著里民一起製作魚鰭骨架、調整魚鰭骨架角度。
這周開始為大魚加上衣裳,先將半成品帶到室外看效果,以利修正。
還沒結束,再次一起圍著大魚起舞!
大手套的黏貼也不容易,有小細節要注意,有德老師示範如何將大手套黏得又穩又漂亮,同學們相當專心地觀察跟聆聽。
最後練習,大家一起可愛的大合照!
大手套基底已經完成,同學們開始妝點手套,讓手套更吸睛,大家正在分工進行裝飾的剪裁跟繪製。
看似輕盈的白鷺鷥大偶,需要五位同學一起操作,才有辦法展現它振翅的樣子。
同學們三人一組集結於操場練習。每個人都負責不同的部位,翅膀、頭部,都有需要注意的細節。
層層疊疊地為大偶骨架加上軟泡棉,讓大偶的樣子越來越明顯。
護理部主任迫不及待的背起大翅膀,搶先體驗白衣天使造型。
繼仁主任背起大偶,練習操作,正在適應如何讓氣球大偶順利的活動。
企鵝班的志工家長們,和小朋友一起繪製T恤,大小朋友們都相當享受過程。
志工家長都會在旁邊協助小朋友,但有些小朋友挑戰自己完成,很厲害唷!
志工家長都會在旁邊協助小朋友,但有些小朋友挑戰自己完成,很厲害唷!
俊吉老師示範鏡頭的角度跟位子,同學們相當專心的看著老師,並且回應。
俊吉老師示範鏡頭的角度跟位子,這次刻意走到同學旁邊,讓同學們更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