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爸爸—堅持永續信念種出冠軍米的土地守護者

光著腳穿梭在一片片綠田中、仔細的觀看每株稻作的生長情形,田爸爸對待田的認真態度就像是在照顧自己的小孩一般,眉宇及談吐間能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還有對作物的自信。  臉上帶著親切笑容的田爸爸(本名田守喜)在103年時代表竹北市獲得了全國冠軍米的殊榮,現以「田爸爸的米」進行自產自銷,為的是保障每粒米的品質都是最好,並且用友善的耕作方式去種植。

圖說:對種米有自己一套哲學的田爸爸,獲得了 2014 年冠軍米的肯定,讓他的理念被更多人注意到。

(悠活農村/2015)

應天順時--「不是農夫該做什麼,而是稻米告訴農夫該做甚麼」

農夫是個看天吃飯的職業,每天除了灌溉、鋤草等例行公事外,其餘的都只能隨機應變,因此每天的工作時程都是不一定的,真要說的話可是每天都有得忙,因為每天稻作的生長、天氣都不一樣,會產生各種不同狀況。


田爸爸每天都會到田裡掌控這些變數並做出應對。因此當被問到農夫一年四季的工作內容時,田爸爸笑說:「不是農夫該做什麼,而是稻米告訴農夫該做甚麼。」替農夫這項職業下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註解。

圖說:田爸爸的田中一景。採訪途中田爸爸有特別提到當下的節氣是霜降。

田爸爸也接著介紹,從每年立春開始就會開始準備春耕,此時會進行催芽、放水、整地等工作,若剛好碰上寒流,還需要改變放水量去應對,插秧後也是每天要巡視秧苗,並視情況進行補秧。


在插秧後30-40天便會斷水(也叫做曬田),此舉是為了避免稻米持續分櫱(分櫱指的是禾本科作物在莖節發生的分枝,也就是稻米會繼續生長新分枝,但這會導致最後收成時各個分枝的生長情形不一,陸續長出的新枝可能在收成時還沒辦法長到成熟,反而搶走原本的養分,沒辦法結出最飽滿的穗)。


在斷水後約一個禮拜幼穗逐漸形成,此時稻米的根會持續往下發展;再經過一至兩周後稻米會開始大肚子,接著就是抽穗及授粉的時期了。在我們訪談時剛好是還沒授粉的時候,田爸爸親自摘了一小顆稻米展示給我們看,這時候稻殼內是還沒發育的,像「空包彈」的狀態。


在收成後田爸爸為了自產自銷,會自己烘乾、風選,把稻米良好的儲存起來,要賣之前再進行碾米及挑米,最後包裝後把最優質的米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便是冠軍米從種植到產銷的過程。

圖說:圖為冠軍米比賽特別被包裝的田爸爸的米。

友善耕作—「不是利用土地,而是與之共存」

田爸爸說,土地,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不應該總去想著怎麼從它身上得到更多,而是如何和這塊土地好好相處。如果持續透過化學肥料、非環境友善的方式去種稻,那麼收成之後土地早已貧脊而無法再繼續種稻了。


除了上述原因外,一般施行慣行農法的農民是將稻米交給大盤商,只要稻米品質達到基本規範就可以賺錢,所以普遍農民會選擇犧牲品質、去追求更大的產量,藉此賺更多利潤。


但田爸爸種稻時和希望稻米產量「越多越好」的觀念不同,由於田爸爸的稻米自產自銷,比起產量,他更加重視的是稻米品質,如此才能給消費者吃到最好的米,消費者也才願意建立信任,繼續向田爸爸買米。


田爸爸特別提到:「種出來的米我自己也要吃的!怎麼能不用心呢?」因此在種稻時他採用的是友善耕作的方式,藉由使用有機肥、讓土壤保有植物纖維、鬆土、排水良好等方式,層層把關,用最純粹也最天然的農法產出高品質的米。


因為有田爸爸「不是利用土地,而是與之共存」的信念,才能種出的高品質稻米,他對品質的堅持讓曾吃過田爸爸米的顧客一試成主顧,更因此願意和親朋好友們分享,ㄧ傳十十傳百的建立起田爸爸冠軍米的好口碑及信用。

與時俱進--不停自我突破的農夫

儘管已有豐富的經驗技術,田爸爸也提到因為環境持續變遷,自己也需要持續學習,以因應大自然的改變。在訪問時,田爸爸上一句剛講完稻米的種植工作,下一句就提到共伴效應和聖嬰現象的影響,總隨口就能說出各種氣候現象和近年的改變趨勢。


而不只是種植領域的知識,在其他像是社會議題、氣候變遷也都是田爸爸因為興趣而主動鑽研的領域,他的態度和許多農夫不同,並不是永遠只靠著過去的經驗,反而時時刻刻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主動學習新知,不斷的追求進步,他的博學多聞及積極態度讓我們佩服不已。



在種植方面,田爸爸目前有與清大電資所合作「智慧農業數位分身計畫」(NSL),藉由數位科技監測蒐集水稻生長狀況、稻田周邊氣候及其環境資料,以建立大數據資料庫,以達到幫助有相同理念的農友也能種出優良「冠軍米」的目的。

採訪的最後田爸爸話鋒一轉突然提到了自己的顧客,他說:「總不能你都吃一樣品種的米,這樣你怎麼知道各品種之間有甚麼差別呢?我種好吃的米,你也要給我回饋呀!」在這個有趣的想法下,田爸爸強制讓自己的顧客也「與時俱進」,除了一直以來種植的桃園3號外,近年來田爸爸也嘗試種植台南13號 、高雄147號等不同品種的稻米,讓自己的顧客能吃到不同的米。


以先人的智慧配合節氣種植、時刻謙卑感謝老天爺的賞賜,採訪結束後後我們與田爸爸合照了一張,照片的背後是田爸爸以此信念種出來、令他最驕傲的一片翠綠色的稻田。

圖說:左起為葉色板、高度儀、照相機。(自由時報 黃美珠 2022)

圖說:10/22 採訪後與田爸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