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科學看設計

採訪者:陳奕宏

集工業設計、資訊學、心理學、服務科學於一體,跨足多種領域的人才。曾元琦,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士、碩士,曼徹斯特商學院資訊學博士;致力於體驗與服務設計、人機互動、智慧互動與服務系統設計等領域。  

觀點:「設計」不只是設計

在曾元琦教授的眼中,設計不僅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更是服務接收者(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設計師)之間的共識。在以往市場中的設計更像是單向的接收,設計師做出產品而用戶只能選擇,想法無法與設計師直接溝通,而一項產品的好壞僅能經過市場得知。


一項好的產品不應只是使用者被動接受設計,設計師與使用者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溝通,藉由即時的想法交流、確認,並在兩者的想法之中取得一個平衡,讓產品既能保有設計師原有的設計理念,同時符合使用者對於產品的期待,達到真正「『設計師』=『使用者』」的平衡。


對於判斷好的設計的準則,曾元琦以IDEO執行長Tim Brown對於設計思考所提出的三個要素:「 Desirability、Feasibility、Viability 」再加上近來因永續觀念興起而生的「 Sustainability 」。

   Feasibility: 設計是否能夠在目前技術下實踐。

Viability: 設計是否能夠以符合期望方式運作。

Desirability:設計是否滿足能服務接受者需求。

Sustainability:設計是否能夠做到對環境友善。

綜上四點定義一個好設計,且在滿足四點的情況也能同時破除世俗迷思—一個好的設計一定又好看又好用,兩者缺一不可。

契機:踏上設計這條路

從小曾元琦教授就喜歡探索、發覺一些漂亮或不平凡的事物,因此有一個明確的志向—朝向工業設計的路,對於設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設計途中,勢必會接觸到各式各樣不同的設計軟體,而在使用時曾元琦發覺軟體原生介面對於使用者的不便,及沒有人改善現況的現象,就使開始尋找設計好軟體的方法,從設計外觀、資訊架構等不同方面開始理解。


而到了研究所時,元琦教授一直懷著一個疑問:「人會如何設計思考?」,同時也對於人類的行為決策感到好奇,便開始投入於認知科學及心理學,並於自身設計專業結合。雖然這一路上的所學看似毫不相關,實際上卻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開始為未來的道路奠基。攻讀博士學位時,曾元琦便選擇資訊學,將設計與認知心理學做結合,選擇的教授專長也是用數據分析心理學,在平時興趣的培養,再加上把自己的興趣做到極致成為專業,不僅能夠大幅度的拓展生涯的道路,也能讓未來的自己有更多選擇。


因為人生轉換過許多跑道,元琦教授也非常鼓勵對未來迷惘的同學,在能嘗試的時候勇於嘗試有興趣的事物,即使是不同領域的範疇,在每一次的嘗試中逐漸挖掘、探索自己的興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現在:「服務」也能成為一門科學

現在曾元琦是服務科學所副教授,主要致力於智慧互動與服務系統設計、體驗與服務設計、人機互動等領域的研究。


服務設計的主軸圍繞在人身上,畢竟回歸到產品的設計者與使用者也都是人類,而服務設計同樣地需要符合Tim Brown的三點要素,如此這個設計才能達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為了符合這些條件,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接受者在產品或服務的設計階段需要多次溝通、訪談,或是藉問卷來逼近使用者的想法。


元琦教授提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關於服藥依從性的改善,在於現代社會中多數時候是三餐飯後服藥,因為比起「早上九點、中午一點、下午七點」等時間點,飯後服藥更容易讓人們記住也就能達成目的(讓病患記得服藥)。

人機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又是一個不同的領域,在當中探討的不只有人與電腦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如何優化使用者體驗等。對此教授舉了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常見的聊天機器人 Line Bot 設計成分帳的功能,假如在外出時多次不同人結帳的情況下,將每個人資料輸入便能經過電腦運算輸出每個人應該付的金額。

啟發

在與曾元琦教授的訪談過程中,我有許多啟發,與教授談話很像是與朋友的閒話家常,在過程中我提出許多的疑問,談話間交換彼此的想法,因此某些心中的問號總算有了解答。在過去,對於有興趣的事物總是不了了之,每次都在事後後悔;在未來,我會盡可能把握每次機會嘗試去拓展自己的興趣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