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農為本,找回農業生產的感動-新竹農業產銷第一班班長莊正燈訪談錄

圖說:採訪者與參訪人員與阿燈大哥的合影(正中即受訪者)

採訪者:葉淳學、曾泰源、周穎瑄

導言:

「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不進則退,進則追求最好!阿燈大哥信心十足地以這句話說明他的理念,身為十大產銷班,十大經典好米獎項得主的他也確實以他的產品自豪  印象深刻的事: 有許多知識是傳承於上一輩,是一個需要傳承下去的智慧和產業 使用自然農法種的蓮藕,茭白筍,最自然鮮甜,是別的地方買不到的 農人的大氣和人情味以及開創事業、當上產業龍頭的那股霸氣 阿燈讓我們感覺農業其實是個充滿活力的產業,辛勤耕耘,新鮮收割,順著大自然的時節做該做的事。 如:在我們問到:風太大怎麼辦?他答道:想辦法擋風,不然就不要種。 順著風大風小,做該做的事,大自然會給自己最好的回饋 農業: 承天時運,因時而做 採訪前印象: 追求有機農業的農夫,地方農業龍頭,生活繁忙,講話有霸道總裁氣息 如何形容他: 隨意的煙嗓阿北,不疾不徐,對自己的產品有著強烈的自信,人脈廣闊,擁有不少農業資源與經驗,宛若一輪朝陽。

農業的圭臬-承天而作,因時而運

前陣子就是新竹九降風的時節,整株苗都可以被連根吹走、甚至店家的招牌也不敵強風而被吹落。新竹的風如此之大,要如何克服大風才能讓植物不會死掉呢?阿登答道:順著風大風小,做該做的事,大自然會給出最好的回饋。

「風要雨來壓,雨要風來壓」此乃古人的智慧。風雨彼此相剋,兩著間似乎能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好比現在下著雨,則在一兩個禮拜,風就會轉小,就可以趁此時機種植了。

若是問起做農有何法則?不外乎是遵循大自然的安排。天候、土地、作物彼此間總是在老天爺的操弄下達到ㄧ完美的平衡。因此農人的眼神大多散發著對於老天的敬畏、對於土地深刻連結的熱情。或許人們進行農耕才是對於自然的「外來者」吧,所以要種出好的植物,才必須客隨主便,聽從「主人」——也就是大自然的話吧!

實務無絕對,主要靠經驗的累積和傳承

「你問我蚯蚓是要怎麼找?牠很奇怪,只要有土的地方就會有,即使住在高樓層,過不久盆栽就可能會有蚯蚓,沒人知道為什麼。」阿燈是如此回覆一群外行的小編們。蚯蚓自古以來一直都是農夫們的好助手,是非常好的分解營養大師,也是一部天然的鬆土機器。但古人是怎麼知道牠們是助手而非害蟲呢?無疑是透過觀察,累積經驗並傳承下來的。而ㄧ代ㄧ代經驗的累積,因此造就了許多農業知識的產生。

然而有時書本上的知識,實際應用在農耕上,又會是另種詮釋。

如同我們是那樣學習「鴨間稻」的——透過鴨子和稻米彼此的共生關係,達到種永續農業的種植方式之一。那當沒有蟲時,那鴨子吃什麼呢?小編們好奇地問道。「鴨間稻雖然不錯但也非無缺」阿燈如此解釋著:因為雜草魚蝦蟲無法提供鴨子完全的三餐,平時得多被飼料,又是一筆支出,切須將秧插的更寬,減少些收入,且鴨子並不會只乖乖待在主人的田地,時不時會去隔壁家的田打野食,所以時不時還會收到來自鄰居的投訴。

或許會發現農業的知識有時並無法完全解釋其背後的科學原理,但它常常卻是對的。而聽得學得的知識在實際應用時,又會發現不一定是對的!要精湛農業,不外乎是站在前人累積下來經驗的肩膀上,步步累積出自己新的實務經驗。

圖說:阿燈大哥工作時的帥照

自己加工,稻米重質不重量

一般的農夫只要將稻米收割好,交給廠商秤重換錢即可。這導致農民追求大量生產,產的越多,總重越重越好。這直接導致農作物的品質被忽略。阿燈選擇的是自己碾米,自產自銷,以保證米的品質及收入。

食材的原味-農物本身即是自然的禮讚

不需特別加工調味,吃原味更美味,就算創新也不必刻意改動口味,秉持這理念的阿燈大哥再創新也是秉持這條原則,多是變形或育種,六香田出售多種米穀粉,芋香稻米等也是依此原則而來。

永續農業是最好的農法-土地是唯一不能進口的資源

天然農法能讓食物更美味和健康,天然種植的地瓜、茭白筍、蓮藕等,無疑比其他慣行農法的來的新鮮甜美,同時也使土地可更永續性的使用,畢竟土地幾乎是唯一無法進口的資源。


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這是阿燈大哥的人生哲學。「第二名永遠不會被人所記得。」如果要在某個領域發展,就要交出最好的成績,成為第一,別人才會記得自己。


農業的困境

雖然台灣農業品質好,但其實正邁向沒落,因為人太少...莊大哥對此深有感受,他所推廣的食農教育也因民眾的低參與而難以普及,而他所經營的六香田也因繼承人的缺乏而面臨困境,年輕人多不願投入,想投入的沒入眼,青睞的卻離去,這是阿燈對繼承人問題最大的哀嘆...

結語-落日時的朝陽

斜陽下,阿燈大哥望向遠方,述說著乏人入農的哀嘆,這輪朝陽已打算於三年後退休,卻還未尋得下一輪朝陽。

農業是國之根本,雖然我國發達的服務業,晶圓業堪稱護國神山,自然的農業卻也是重中之重。如果農業不受人重視,人人只想蓋廠房、住商大樓,雖然人是賺到錢了,國家是繁榮了,被水泥蓋住的土地也回不去了,社會上各種資源都可以進口,但是,土地,卻從來都無法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