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產創永續農業小組—竹蜻蜓綠市集「林宜璇」人物專訪

採訪者:王博右、李庭安

圖說:現任竹蜻蜓綠市集現任理事長林宜璇(圖片擷取自網路)

前言

林宜璇畢業於清大社會人類所後,為了利用所學以及因為對土地的熱愛,選擇投入有機產業,並一路當到「百壽有機芽菜農場」的副總經理。在綠市集創立後,他創立的樸實小舖成為了綠市集的一員,並投注大量心力於有機及友善農業的推廣,追尋有機夢。 為與台灣土地永續發展而形成的農學綠市集 2009年,台灣到莫拉克颱風重創。清華大學學生自願組成「竹蜻蜓工作隊」,前往八八風災災區協助當地居民整理環境,並協助販賣以當地過剩水果製成的果醬。為了延續這一份熱忱,竹蜻蜓綠市集在同年的11月成立,三十多攤來自新竹鄰近地區的小農、農產工作者、有機農業推廣者會在每月的第一週與第三週相聚於成功湖畔共同推廣友善農業。 藏在市集裡的書店 林宜璇的樸食小舖 致力於推廣食農的觀念的書店「樸實小舖」成立於2009年。最初販售有機、友善土地的水果製成的果醬,後來又加入了貝果、年糕等有機農產加工食品。這些產品強調百分之百使用本地食材與對土地友善。除此之外,樸實小舖也販售農業相關的書,在購買這些產品時也可以順便了解有機農業知識及產品的故事,為綠市集添加了一絲的文學氣息。林宜璇希望透過這些書本傳遞食農和有機產業的相關知識、推廣有機與友善農業,為台灣的有機推廣播下種子。

從災難看見希望  竹蜻蜓綠市集的起源

        2009時,台灣農民受到八八風災重創,引發了嚴重的農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為了希望能幫助農民脫離困境,林宜璇和清大的師生共同合作,組成了最「竹蜻蜓工作隊」到災區協助社區的災後重建。但林宜璇的腳步並沒有因此停下!同年,林宜璇接著在清大創辦了竹蜻蜓綠市集,與在地農友、自然生活服飾推廣者等等促進台灣永續發展等單位合作,利用市集的方式創造消費者和在地小農的直接接觸的機會,讓民眾有機會認識腳下的這一塊土地,更親近大自然和土地,也更愛我們的土地。

圖說:位於清大湖畔旁的竹蜻蜓綠市集(圖片擷取自網路)

化逆境為順境,保持初心,不怕失敗

        林宜璇坦言其實市集剛創立的前幾念的確遇到很多挫折。當時消費者對於有機產業認同相較低落,台灣整體有機產業的投入程度低下,全台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人在從事有機產業,社會普遍趨向於發展高產值的農產品。

        由於當時臺灣的糧食自主率過低導致無暇顧及土地健康,只能一昧的發展產值高的作物,即使新竹地區的消費者已經對有機產業的樣貌有初步的認識,但對於台灣發展有機產業並不看好。土地狹小,汙染源多……等等外在條件的限制,導致社會普遍認為新竹在地的有機產業不會有太具突破性的重大發展。而林宜璇所則親自讓消費者實際進入場域,直擊生產過程,讓消費者看見農友如何然利用天然的生物防治法等等方式和技術灌溉農田,破除他們的偏見和疑慮,增加農夫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以此來改變傳統的消費關係並建立長期的強聯繫合作夥伴。

        除了綠市集外,林宜璇還曾同時經營過一家有機複合式的餐飲店長達三年之久。餐廳使用和推廣有機食材,食材新鮮、保留食材本身的甜味,無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廣受顧客喜愛。後來考慮時間和體力上的分配,才轉型成以市集的模式,成為一個隱藏市集中的書店。林宜璇說:「這是一家沒有大門、跟著市集作息、任何人都可以來翻書看書買書的書店!」而在這個名為「樸食小舖」的小攤位前,擺放著以手工製作老麵貝果、饅頭包子、年糕和水餃、甚至還有自製的天然有機果醬,希望打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人們能夠認識有機產業和這塊土地。

        林宜璇說:「只要足夠認識自己,維持初心、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以此作為動力挖掘投入各個不同產業;並能夠熟知產業與社會、與自身的連結網絡,形成一個能獨立自主也能參與合作的展業或行動,那麼想要創業其實並不困難!時間久了自然會被接受和看見!」

圖說:隱藏在市集裡的樸食小舖(圖片擷取自網路)

學以致用 以社會學為基礎的獨特產業視角

    「如何將自己的專業運用在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上」,是我第一個,同時也是我自己最想問的問題。林宜璇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97級的畢業生,頂著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的頭銜,創業看似是很多學長姐會走的一條路,甚至被視為是一件在平常不過的事……但林宜璇不僅僅是創業,而是在做一種社會學的實踐!

    「我的專業對影響著我看世界的方式,對我來說,社會學的訓練讓我所看到或生活不要將其認為是理所當然,要去思考其背後的脈絡和形成的原因!」我想,也正是這樣的生活態度,讓林宜璇對於創業有著獨特的看法,並且能夠有所突破的主因。林宜璇利用自己的專業掌握社會環境的變化和趨勢,讓他在創業這條路上能夠走得長久,更利用這份優勢,同時建立了土地、農友和消費之間的新形態社會網絡,讓三方都能夠放下成見,重新認識和理解彼此,並建立更深層的互動關係!在這裡,食農有機產業不是枯燥的課程或是教育;而是轉化為一種互相交流的重要溝通媒介、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