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

The 13th Symposium on Taiwan Wetland Ecosystem

【濕地的永續利用與轉型落實】

濕地景觀規劃競圖-看得見的水

2022年10月15日(六)

@ 天主教輔仁大學國璽樓國際會議 ,新北新莊


【1】 國際濕地展望:

沿海濕地生態系如紅樹林、珊瑚礁、藻礁、海草床與鹽沼的碳吸存、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功能的保育。

【2】 濕地科學評估:

濕地水文基礎研究調查及應用、人為活動對濕地水文之影響、濕地水文與生物利用

【3】 濕地生物多樣性:

濕地生態系結構與功能、物種調查、濕地系統分析與模擬

【4】 濕地社會與文化:

濕地文化、濕地里山、里川、里海、倫理與美學之價值

【5】 濕地傳播與教育:

發展本土濕地學教科書及英文版專業書籍,針對各級學校及不同對象編撰濕地學科普或專業書籍,進行環境教育傳播和發展

【6】 濕地永續發展目標:

保存維護、明智利用與永續管理規劃與研究操作

【7】濕地與氣候變遷:

發展濕地因應環境變遷之生態水文、水利、供水、防災、減災、氣候變遷減緩和調適

【8】濕地與國家政策:

利用先進智能技術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供支持,並提供新的國家型解決方案

【9】濕地與民生經濟:

在地社群權益與培力,促成公私合作,促進產業發展

【10】濕地兩岸關係:

促成兩岸科學參與公共事務,並進行科技推廣、聯繫與交流

【11】濕地轉型落實

探討河灘地人工濕地因接管率提升,不再接收汙水(退役)後之發展

第十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注意事項:

1. 本次研討會配合防疫需求,請配合實聯制並量測額溫,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請在家休息。與會者請務必自備口罩,會議期間請全程配戴口罩,會場皆配置酒精噴霧

2. 現場報到依與會者身份分報到

報到桌1:大會演講講者、主持人、貴賓

報到桌2:補助單位、台灣濕地學會團體會員

報到桌3:台灣濕地學會會員個人及學生會員

報到桌4:一般參加者、現場報名、繳費者

3. 為統計參加人數,研討會當日(10/15)需要辦理報到,以利統計人數訂購當日中餐及茶點

4. 與會者請於 10/15 下午會員大會結束後,至「報到桌」領取會費收據(會員開立收據)或研討會費用發票(一般參加者開立發票)

5. 會議期間請全程配戴識別證,以利維護您的權益。未配戴識別證者,工作人員有拒絕入場及提供餐盒之權力

6. 專題演講、論文宣讀及學生5分鐘快講競賽發表者,請於報到處檔案桌繳交簡報檔。上午報告者請於當日報到時繳交,下午報告者最晚請於當日中午用餐時間繳 交。發表時一律使用大會提供之電腦播放簡報,請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檔案格式,或轉成PDF檔案格式

7. 專題演講每場次15分鐘,其中12分鐘發表、3分鐘為問答時間,10分鐘時按鈴提醒。學生5分鐘快講競賽每場次5分鐘,4分鐘時按鈴提醒,時間到即須結束下台

8. 壁報論文發表者請自行輸出海報,報到完畢時請攜帶至2樓走廊,依據海報板上標示之編號張貼。海報輸出大小為90cm(寬)*120cm(高),發表時間為10/15下午12:10至13:40,發表者請於該時段在現場與其他與會者交流。海報如需保留,請在下午場茶敘結束前自行移除攜回,切勿留在會場,否則大會將一律回收處理

9. 為響應環保,敬請與會者自行攜帶環保餐具及水壺/水杯,本次研討會不提供免洗餐具

10. 需公務人員時數或環境教育時數登錄者,請至「檔案桌」簽到,報到時請另行簽到,結束下午茶敘時間請記得簽退


研討會重要日期:

報名開始 :111年31日()

海報及摘要投稿截止日 :即日起至111年4月7日(四)

論文審查結果通知:111年4月15日(五)

研討會報名截止:即日起至111年9月30日(五)

2022第十三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111年10月15日(六)

會議計畫

濕地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雖然全球濕地的總面積僅占地表的5~8 %,但濕地所蘊涵生物多樣性、淨化水質、調適氣候、環境教育、休閒遊憩等生態功能及價值,卻遠遠超越其所分布的面積。臺灣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由山區到海岸分布著湖泊、埤塘、農田、魚塭、紅樹林、潮灘等多樣化濕地類型。以往臺灣濕地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森林法及國家公園法等相關法令保護,而在2015年2月2日《濕地保育法》正式施行後,目前台灣有58處國家重要濕地(2處國際級、40處國家級、16處地方級)、4處暫定地方級重要濕地,截至2020年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核定總面積為28,771公頃。濕地保育可呼應「國際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以及「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的精神,以保育與明智利用兼容並進為原則,達到「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存」之目標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自2009年成立後,即積極推動國內外濕地教育、研究、調查、交流、規劃、設計及評估,成效卓著。在濕地國際合作平臺上,學會除每年組成參訪團參與國際研討會進行交流外,也與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濕地國際(Wetland International)中國辦事處、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廣東省濕地保護協會、泉州市濕地學會等學術、民間團體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協助外交部參與拉姆薩會議科學技術審查委員會(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iew Panel, Ramsar Convention),以觀察員(Observer)身分代表我國參加年度會議;在學術與教育推廣上,除定期出版「濕地學刊」外,每年5月的濕地大會已成為濕地夥伴們共同參與重要盛事。自2010年第一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至今每年不間斷,已舉辦十二屆研討會,於2016年更擴大層面邀請國家公園與兩岸人工濕地專家辦理國家公園濕地研究及人工濕地研究成果聯合研討會,與會人士擴及海內外華人及國際科學家,已達400多人,具體提昇國內外濕地研究與管理之相互交流;2017年「第八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暨國家公園濕地研究成果發表會」,研討內容擴大為「山海一線;談濕地的多樣性」,以呼應國際在多樣化的濕地與多樣性的服務功能評估、濕地在氣候變遷威脅下的調適方案、人工濕地的創建、復育與生態服務價值等重要研究主題。接續,政府多部會共同協力,促成了 2016 國際濕地大會,2016年持續以「共生方舟、看見濕地新價值」為主題,於臺北舉辦國際性濕地研討會,除了延續重點工作的推動,更積極落實跨部會、中央與地方、公私部門等合作,以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問題;2018再以濕地方舟護里山為主題,舉辦國際研討會,以濕地保育法及國家濕地保育綱領之精神進行跨領域交流,以流域生態治理區模式、國土綠色保育網絡之理念,建構濕地生態系統共同討論當次主題。2021年「明日濕地,我們共同的希望」線上國際研討會,再次成功的探討後疫情時代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保育下濕地明智利用作為,深化濕地價值與行動。在這一連串產官學界的共同努力下,歷次研討會已累積並獲豐碩成果。

接續在聯合國倡議永續發展目標下,本次研討會新增討論水質淨化人工溼地的未來發展。行政院環保署初期規劃設置水質淨化人工濕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作為汙水接管率提升前所保護河川的汙水處理系統設施,具臨時緩衝功能之概念。人工濕地的技術是引自國外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落實在台灣的環境後具備實驗性及示範性之意義,時至今日,這些人工濕地對環境同時創造發揮了生態增益、環境美化、滯洪保護等多方價值功能。本次研討會以探討在臺灣營運近20年的水質淨化人工濕地,舉凡大漢溪、頭前溪、高屏溪濕地的回顧與展望。2021年10月止,全國整體污水處理率已達66.29%,逐漸改善公眾的生活品質,這些人工溼地所接收的生活廢水即將不在補充入濕地,在水質淨化的機能上逐漸退役,然而這些溼地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是需要立即探討的議題。因此2022年在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持續的努力下,將於2022年5月14日(六)於新北市新莊天主教輔仁大學辦理以「濕地的永續利用與轉型落實」為主軸,討論:一、濕地轉型利用;二、國際濕地展望;三、濕地科學評估;四、濕地生物多樣性;五、濕地社會與文化;六、濕地傳統與教育;七、濕地永續發展目標;八、濕地與氣候變遷;九、濕地與國家政策;十、濕地與民生經濟;十一、濕地兩岸關係等十一項主題,整合濕地規劃者、研究者、管理者、治理、教育、社區工作者、志工與非政府組織人士的共識,統合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的環境與社會價值,達成濕地保育、復育、教育工作全方位的發展,企盼海內外華人社會共襄盛舉,蒞臨指導。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

Taiwan Wetland Society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


協辦單位

海洋委員會

內政部營建署

經濟部水利署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國立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

贊助廠商

愛魚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

澄淨之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