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一起學,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遊戲世界!
一起玩、一起學,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遊戲世界!
臺北十大好學|共融學
臺北市致力於為每位學生打造友善包容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在遊戲場中自由遊玩,體驗無障礙、互動式設施。
市內12個行政區的國小已設置28座校園共融式遊戲場,這些場所不僅提供孩子遊戲場域,更是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學會互助、尊重與接納多元價值。
校園共融式遊戲場的設置標準,參考國外設計原則,提出共融式遊戲場應具備的七大條件:
公平:確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使用遊戲場設施。
融合:消除空間障礙,讓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方便使用。
聰明:設計簡單且直覺的空間,幫助使用者在遊戲中成長。
獨立:創造能促進獨立探索和參與的環境。
安全:遵循安全規範,並保障參與者情感與精神安全。
積極:提供促進社交互動、合作與身體活動的機會。
舒適:滿足不同社群和使用者的多樣需求。
臺北市第26座校園共融式遊戲場於113年9月16日正式啟用,設置在銘傳國小校區內。
銘傳國小共融式遊戲場將學校的校名與歷史背景巧妙結合。以紀念臺灣現代化功臣—劉銘傳先生為主題,遊戲場圍繞著「劉銘傳」引進的第一批火車頭,讓學生在遊戲中不僅能夠體驗到樂趣,還能學習到臺灣的歷史。
遊戲場內設置了各種儀表板及駕駛設施,提供學生多元的感官刺激,讓學生了解歷史,發揮寓教於樂的功能,創造多樣化的學習經驗。
臺北市第27座校園共融式遊戲場於113年11月4日正式啟用,設置在啟聰學校校區內。
由於啟聰學校為聽障特教學校,遊戲場設計著重於視覺便捷性,幫助學童輕鬆透過視覺找到教師或同儕。
空間規劃強調通透性,地墊選用活潑圖案與繽紛色彩,刺激學童視覺感官,此外,學校高中職部學生也參與設計,以多媒體設計科作品裝飾圍牆,豐富視覺效果,也展示聽障生的藝術才華。
臺北市大橋國小校園共融式遊戲場於112年11月15日正式啟用,是近年最有特色的校園共融式遊戲場之一。
由於大橋國小鄰近臺北橋,因此學校以過往促使大稻埕繁榮的臺北橋為背景,將整座遊具設計成「臺北大橋」的造型,並利用高低落差與視覺效果,讓整體規劃看似一條悠悠河水上架著一座大橋。
同時,學校周圍植物深富多樣性,在許多開花植物的氛圍下,遊戲場就像是「花園裡的橋」,讓孩子在校園裡玩得既開心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