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裡的文化與轉譯
街區裡的文化與轉譯
文化是什麼?歡迎跟著有「小西腳之花」之稱的杏源珈琲老闆娘一起深度踏訪臺南,從食衣住行各個角度進入住民的文化底蘊裡。這條路線從下大道良皇宮開展,一路到大菜市,途中除了廟宇、街屋外,還會帶大家走入市場與百年老店裡,以最生活化的方式貼近文化。
📍從行政中心到文學中心— 百年建築的華麗轉身
原臺南州廳(臺灣文學館)
這座超過百年歷史的建築,曾經是日治時期南臺灣的行政中樞,如今化身臺灣首座以文學為主題的博物館,為臺灣文學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基地。
臺南州廳的誕生,源於日治時期所推動的「市街改正計畫」,與臺南地方法院一樣,都是由森山松之助設計。作為當時的地方行政中樞,臺南州廳也有著華麗與莊嚴的建築樣貌。
馬薩式屋頂與衛塔,是臺南州廳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特色,搭配不同柱式設計及對稱的牆面,其細節之精緻,堪稱南臺灣最華麗的官署建築之一。相較於外觀的華麗,州廳內部的設計則較為樸素,也反映出當時官署對外展現威嚴,對內強調行政效率與節儉的做法。
如今作為臺灣重要的文學場館之一,這裡不僅展示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更經常舉辦各類文學講座、藝文活動與兒童閱讀推廣計畫,讓這座百年建築持續發揮它的文化影響力。
📍走進百年大菜市
西市場
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西市場,是府城居民採買一日三餐、日常用品的「大菜市」。這座使用當時最新潮材料「鋼筋混凝土」蓋的建築,直至今日仍保存許多兼具美觀與衛生的設計。
西市場中央棟的馬薩式屋頂與老虎窗,除了是最醒目的建築構件外,搭配東、西兩翼連續的拱型窗,更增加市場的採光與通風。
走進市場內部,富有巧思的天窗及排放汙水使用的排水溝,也反映了美感與實用性。
觀察家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