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工作簡介
性別平等教育
網路成癮防治
人際關係
家庭教育
家暴防治
憂鬱暨自殺自傷防治
其他......
輔導專欄
親職教育講座資訊
輔導月抱報
依照校內教師需求辦理輔導知能講座,
進一步理解孩子的心理議題及行為成因。
提供家長正向教養資源,走在教養路上不孤單~
低年級班級輔導-情緒&人際
繪本《怒怒爆炸了》
中年級班級輔導-人際互動
繪本《怎麼說對不起》
高年級班級輔導-五年級-性別平等六年級-情緒壓力調適
個別輔導
運用藝術、遊戲、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自我覺察力,陪伴你走過不同的心情,並發展合適的情緒因應方式。
小團體輔導
運用藝術、遊戲、戲劇、角色扮演等活動,協助孩子自我覺察、社會學習,促進正向人際互動。
(上圖為本學期四年級小團體活動宣傳單,每學期都會針對孩子的不同需求開設團體。鼓勵孩子們多多參與喔~)
信箱地點:前棟2樓輔導室外
信箱功能:傾聽你的心情故事,陪伴你面對生活中的困境與挑戰~
不論正面還是負面情緒,都歡迎你與歐咪&灰咪分享喔!
信箱內容皆會「保密」請安心書寫♥
學校網站也有線上信箱喔!
輔導專題-情緒,是想被理解的訊號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各種情緒:開心、緊張、生氣、委屈、難過……有時甚至說不清,那到底是什麼感覺。這些情緒,就像心裡的小提醒,悄悄告訴我們:有些事正在影響著我們的身心。
情緒沒有對錯,也不分年紀、不分角色。只是當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說、怎麼面對,它們有時會變成爆炸的脾氣、冷漠的態度,或是默默逃開的背影。其實,那些行為背後,藏著一句沒能好好說出口的話:「我只是希望被理解。」
學會覺察情緒,是一種溫柔的自我照顧。當我們能說出:「我現在覺得好煩,因為事情好多」或「我剛剛有點受傷,因為被誤會了」,那不只是認識自己的感受,也是在邀請別人走近我們一點。同樣地,當我們願意多聽一些、少批評一點,或許就能看見:那個叛逆的孩子,其實只是累了、怕被罵、渴望被看見;那個急躁的大人,其實背著許多責任與壓力,只是說不出口。
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講得有道理,更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把「理解彼此」放在心中。有時,靜靜地傾聽陪伴、一句「這樣真的讓你很難受吧」、「辛苦你了」,比千言萬語的建議都更讓人安心。
讓我們一起練習,不急著解決、不急著教訓,而是先,陪情緒待一會兒。當情緒被看見、被接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會慢慢靠近。
這個世界有時候很吵,願我們能成為彼此心中,那一塊安靜又溫柔的角落——讓情緒有出口,讓關係有溫度。
輔導專題-心理健康相關資源
以電動遊戲方式呈現青少年一天的心情溫度變化,讓大眾了解青少年會遇到的壓力源,除了一起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可學習一些抒壓方式調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