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翔老師108年10月15日
108學年第1學期建二孝「電腦繪圖實習」,由我與張簡宏裕老師上課,本文述敘開學前五週,教同學AutoCAD基本指令與浴厠平面圖的情形。
108年9月6日(星期五),第1次上課,我向同學介紹AutoCAD軟體,目前建築設計圖與室內設計圖,都是利用AutoCAD繪製,這是一套廣為流行的繪圖軟體。本學期將教同學學習AutoCAD基本指令,繪製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與結構圖。
因為一年級時,同學已獲得「建築製圖應用(手繪圖)」丙級證照,二年級將協助同學獲得「建築製圖應用(電腦繪圖)」丙級證照。兩張證照的術科試題,大致相同,同學只要將在「製圖教室」使用「製圖桌、平行尺、工程筆」的繪圖模式,轉變為在「電腦教室」使用「電腦、鍵盤、滑鼠」的繪圖模式即可。
第一天上課,我先教同學認識AutoCAD基本環境,包括:螢幕畫面、功能表、工具列、繪圖區、指令列、狀態列等。以及滑鼠的左鍵、中間鍵、右鍵使用方式。接著教同學以Line直線、Offset偏移複製、Trim修剪三個指令,繪製幾何圖形,讓同學瞭解AutoCAD的繪圖方式。
同學都是第一次接觸AutoCAD繪圖軟體,我將全班同學分為四組,同組同學坐在同一排,營造學習氣氛,期待同組同學能相互幫助,協助學習較慢的同學,一起熟悉這個軟體。
我參考同學一年級的成績,先在黑板上面繪了一個空白表格,將成績最佳的四位同學(洪宇珊、吳宗樺、程鴻琮、陳宇柔),先寫在黑板上面,再請成績最差的四位同學,自行決定組別,接著依學生成績由低分至高分順序,每次請四位同學上台,挑選組別,並交錯編排座位,最後編排出一份「異質分組」名單。
當天,我就試著進行分組競賽,請各組同學推派一位同學,繪製一個幾何圖形,陳律愷與黃捷,同時以35秒繪完,林立堂與黃正昊,同時以1分6秒繪完,競賽結果各有兩組成績相同,實在是太巧合。
9月13日中秋節停課。9月20日,第2次上課,教同學AutoCAD的20個快捷鍵,如何使用圖層、尺寸標註、設定字型、物件鎖點、正交模式等基本功能。
依據第一週的經驗,採取「分組競賽」,提高同學的學習動機。「電腦繪圖實習」共有三節課,我在第二節下課前,先公佈競賽題目,請各組推派一位同學,並以抽籤方式決定繪圖順序。
在「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概念下,「競賽規則」是四組同學,最早完成者,全組同學獲得獎勵,每人贈送方塊酥;最晚完成者,全組同學接受處罰,男生10下伏地挺身,女生5下伏地挺身。
第二節下課時,同學們大多留在教室,討論用什麼方法,繪製老師指定的題目,並模擬計時,甚至到別組「刺探敵情」,瞭解別組同學如何繪圖?經過「分組競賽」活動,讓整間教室的學習氣氛活絡了起來。
第三節上課,我先示範乙遍,我以21秒繪完,將完成時間寫在黑板上面,接著請各組同學使用教師電腦,向全班同學廣播,並開啟計時器計時,在緊張的氣氛中,四位同學依序完成競賽。
我將各組完成時間,寫在黑板上面,完成時間如下:初旭日16秒、沈智賢33秒、蔡明修34秒、廖育玄42秒。競賽結果第4組同學,每人獲得方塊酥,第3組同學,每人做10下伏地挺身。也就是全班1/4同學獲得獎勵,1/4同學運動強身,在5分鐘「分組競賽」活動中,全班同學都十分專注,「玩」的很開心。
我以簡單的幾何圖形當作業,讓同學熟悉AutoCAD指令,張簡老師則教同學「兩力合力」圖解法,繪製兩力長度、兩力角度,最後以「對齊式」標註兩力合力之長度,讓我大開眼界(詳如上圖所示)。
課程結束後,我以張簡老師觀念,編製2張力學講義,供學生練習(詳如附件)。我告訴同學:「電腦繪圖實習」課程,除了可以學習AutoCAD電腦繪圖外,還可以學習工程力學、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以獲得奬勵,又可運動強身,這門課可以學到這麼多柬西,實在太有趣了。
9月27日(第3次上課),我將AutoCAD指令快捷鍵,再複習一次。我告訴同學正確的AutoCAD繪圖方式是,「左手」輸入指令,「右手」操作滑鼠。當天進行AutoCAD快捷鍵「線上測驗」,共有13位同學獲得滿分,我致贈每人一個夾心酥做為獎勵。包括:宗樺、旻修、旭日、冠彣、宗穎、宇珊、博省、棚秝、畢晟、律愷、黃捷、宗哲、晉堂。
為引導同學背熟AutoCAD指令快捷鍵,我將「鼓勵/處罰」一併進行,10月4日(第4次上課),AutoCAD快捷鍵「線上測驗」的鼓勵方式,改為「運動強身」,未達95分,男生10下伏地挺身,女生5下伏地挺身,共有10位同學,接受處罰。
10月5日(第5次上課),AutoCAD快捷鍵「線上測驗」,共有16位同學獲得滿分,未達95分者,「運動強身」標準提高為20下伏地挺身,共有明修、立堂、智賢等3位同學接受處罰。經過3次的線上測驗,全班同學已將AutoCAD快捷鍵,背的滾瓜爛熟。
AutoCAD基本指令教完後,我利用10月4日與10月5日(雙十節補課),連續兩天教「浴厠平面圖」,我使用SketchUP繪製的3D模型,講述「浴厠平面圖」各部份尺寸,並依序從柱心線、牆心線、柱、牆、門窗、衛浴設備、尺寸線、文字,直到完成一張完整的「浴厠平面圖」,同學們靈活運用AutoCAD指令,完成人生第一張AutoCAD平面圖。
我進行兩次「分組競賽」,競賽規則,新增加「結構尺寸錯誤」,亦要接受處罰,沒想到當我示範時,大意將12cm磚牆,誤繪為15cm,我遵守承諾,在學生面前,罰做10下伏地挺身。
10月4日,各組派出組長進行「分組競賽」,競賽結果,吳宗樺1分19秒成績最佳,程鴻琮3分36秒速度最慢。核對答案時,陳宇柔繪製15cm的RC牆將「端點」誤為「中點」使得結構體尺寸錯誤,全組同學罰做10下伏地挺身。我告訴同學們:繪圖除了速度外,「尺寸正確」更為重要。
建二孝「電腦繪圖實習」,除了由我與張簡宏裕老師共同上課,另外還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老師陳典慶擔任教學實習、「國立雲林科大師資培育中心」朱芸霈擔任教學見習,芸霈六年前從中正高工建築科畢業,曾參加「石膏技術與乾牆系統」全國技能競賽,表現優異。
兩位年輕的實習老師,一同上課見習,讓整間教室充滿活力,每次我教學示範完後,他們同時協助指導同學,建二孝26位同學,共有4位老師上課,使得教學工作更加順暢,兩位實習教師也觀察了我活潑有趣的上課方式。
開學前五週,共進行五次「分組競賽」,成績詳如下表所示。
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教、學生學」,大多是老師教完,學生也忘了,如何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學期我使用「異質分組」方式,依學生成績,由同學挑選組別。接著以「分組競賽」方式,凝聚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能力較佳同學,幫助學習較慢的同學。
每週我挑選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四位同學使用教師主機,透過廣播教學,在全班同學前示範,在計時壓力下,同學通常會很緊張,在「獎勵/處罰」的預期心裡下,每位同學都聚精會神、關心「分組競賽」結果。最重要的收穫是,每位同學有各自不同的繪法,彼此間可以學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詳如本頁相片)。
身為一位老師,要細心設計「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實施「異質分組」,透過同儕合作的學習,喚醒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利用「分組競賽」機制,增加學生的注意力,使每位學生熱烈參與學習。
教學的技巧有許多,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我時常思索,當我完成每週的課程進度後,學生學到什麼?記住什麼?之後會應用什麼?我期待每節課同學都有收穫,透過教學活動能留下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