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演绎课本经典 中华文化多元展现
我校中文部举办十二年级华语活动
于 2025 年 8 月 9 日 出版
本刊讯:2025年8月8日,我校五楼大礼堂迎来本学年度首场华语活动。十二年级学子以别出心裁的创意与饱满的热情,将经典课文转化为立体的文化展演,为六年级实验班及中学部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学厚度与青春活力的盛宴。活动由十二年级乙班施雅祺、王安安同学主持,她们的话语间始终流淌着对中华文化的敬畏与创新表达。
活动开篇,十二年级甲班的剧诵融合《石壕吏》便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叩击在场者的心弦。该剧以“安史之乱”为历史底色,细腻铺陈石壕村一户人家的命运:三子从军,两子殒命,深夜官吏叩门之际,老妇强忍悲痛挺身而出,以孱弱之躯承担起保护家人的重任。同学们的演绎将战乱中的家国悲怆与个体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剧终无缝衔接的朗诵,更让杜甫笔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文字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让经典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成为能共情的历史回响。
紧接着,十二年级乙班表演了跨界融合的诗、乐、舞《蜀道难》。激昂的歌声里藏着盛唐的豪迈,铿锵的诵声中裹挟着山川的壮阔,刚劲的武术动作演绎着“难于上青天”的险峻,与李白诗句的磅礴气势交相辉映。这场视听盛宴打破了文学、艺术与体育的边界,让中华文化的多元基因在舞台上鲜活绽放,赢得满堂喝彩。
随后,一曲由十二年级部分同学合唱的《侨中力量》将氛围推向高潮。背景大屏上滚动的奖证与荣誉,是侨中学子拼搏的印记,更是文化传承中“少年强”的生动注脚。歌声里的自豪与热爱,让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从来不只是对经典的回望,更是对当下的担当。
互动环节中,十二年级甲班蔡唯铮、林文辉同学以轻松幽默的问答串联全场,既检验了大家对节目内容的理解,更以活泼、青春的视角拉近了师生与经典的距离——原来文化的对话,可以如此鲜活有趣。
活动尾声,蔡艺术副校长的点评引人深思。她肯定了同学们将文本与创意结合的巧思,尤其提到《石壕吏》的演绎让历史有了温度,并以“为国牺牲的价值”引发深层思考:文化的传承,不仅是记住故事,更是读懂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她强调,华语活动的意义正在于打破课堂的围墙壁垒,让优秀的课文从课本里走出来,成为能触摸历史、对话心灵、滋养生命的精神力量。
最终,雄壮的国歌与激昂的校歌在礼堂回荡,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句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华语活动,远不止一场演出的记忆——当课本上的文字化作舞台上的故事,当古老的经典融入青春的表达,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不仅是侨中学子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情告白,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生动实践。青春的创意恰是一汪活水,让千年文脉在时代土壤中永葆清澈,奔涌向前。而这,或许正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
撰稿:柯健俊
初审:刘芳
终审:蔡艺术
图片:小摄影师 李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