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急救,留住生命
——我校十二年级理科班举行急救培训讲座
——我校十二年级理科班举行急救培训讲座
于 2022 年 04 月 28 日 出版
本刊讯:“明天和意外,我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一人学会急救,可挽留一次生命。2022年4月7日,侨中学院十二年级理科班邀请到了菲律宾红十字会经验丰富的讲师——Mr. Patrick B. Sevilla来传授急救的知识和方法。十年级的同学们和高中部理科班相聚云端,在主持人王永顺同学、洪绍睿同学和陈怀英同学的带领下,一步步见证急救的基本步骤。
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黄琬蓉校长和蔡艺术副校长的开幕词。黄校长提到急救的重要性,“它让我们在危险中给予家人朋友以及陌生人帮助,延长生命直至医护人员的到来”。而蔡副校长向同学们设置了一个场景:你和朋友吃饭时,对方却不小心噎到了,你们会怎么处理?不少同学在聊天室提到哈姆立克急救法;少部分同学选择求救。此时,蔡副校长便说出举办此活动的目的为了让同学们在危险中有应对方法。
接着,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开始了。时过两年,菲律宾的疫情仍未消散,马尼拉仍处于一级警报当中。我们的讲师——Mr. Sevilla对此发表了看法:“虽然是一级警报,但是我们还不可以松懈。”接着,他分享了“新冠病毒”名字的由来、传播通道、如何防护之类的话题。针对“勤洗手”,讲师特地播放了一个面面俱到的洗手步骤视频,以及使用酒精搓手的正确方法。
接下来,内容转到“急救”。“如果一个人的手划伤了,然后使用酒精清洗,这是否算是急救?”讲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对此,讲师肯定地回答“是。但是这并不是正确的急救方法。”由此转入急救的四个主旨:延长(保存)生命、预防进一步的伤害、向专业的医护人员求救、给患者提供心理安慰。讲师说,“使用酒精违背了第二条主旨,因为酒精会使患者感到剧烈的疼痛。”
那么如何执行急救呢?讲师将急救中的行动步骤划为五部分:
一、审视环境:
• 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 了解事件的起因
• 向有急救经验的路人寻求帮助
• 确认伤亡数量
• 征求患者同意
二、初步评估患者的情况
• 确认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
• 疏通呼吸道,确认是否有呼吸
• 再确认脉搏的跳动情况、皮肤颜色及温度、出血处等
三、让人联系医院的急救
四、进一步的评估(此条建立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
• 询问病历、过敏史、遗传史、服用的药物等
• 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
五、对使用过的医用物品执行正确的清理方法
对于心脏病突发的情况,讲师也提出了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这两项技术,而人工呼吸在疫情的阻挠下并不适用。两段心脏复苏术的视频介绍让同学们有了基本的了解。在问答环节上,讲师运用他的专业,对同学们设置出的意外场景表达了浅显易懂的解释。
由科学科主管Mr. Rodmar Joseph C. Corcuera颁发完感谢状后,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到了下午的第二场,王曜钏同学对第一场的知识作了总结,并把它们融入到游戏当中,以身临其境的问答模式,让同学们选出最合适的应对措施。游戏过后,十二年级理科班分组针对菲律宾常见的地震、台风、海啸、火灾、火山爆发五个灾难制作视频。介绍了其灾难的意思、预防措施、损失和伤亡报告等。每一个视频都富含实用的方法,望同学们认真记下笔记。沉重的环节过后,一幕幕十二年级理科班的宣传视频浮现在眼前。这对十年级同学们选择理科有极大的帮助。
跟灾难相似的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每当挑战到来时,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并且要有韧性。”Mr. Corcuera说。最后,他以 “祝十二年级的毕业生一路顺利” 结束了此次急救培训活动。
(李松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