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菁华华语 课堂内知识绽放
——我校举办八年级华语活动
于 2023 年 11 月 05 日 出版
本刊讯:2023年10月18日周三下午,我校八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和创意的华语文化盛宴。同学们将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地在舞台上展现出来。这次活动由八年级甲班蔡煜菲同学及陈秋琪同学共同主持。
活动伊始,八年级甲班同学们用朗诵的方式,将《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之美传递给观众。他们用优美的声音和情感表达,重新赋予了王昌龄的诗句生命,仿佛将观众带回古代芙蓉楼,感受诗人的离别之情。
随后,实验乙班八年级的同学带来了集体朗诵《木兰诗》。这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赫赫战功,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想回家与亲人们团聚的故事。这首叙事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的精神。同学们结合动作朗诵,将这首诗歌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勇敢又有智慧的木兰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音乐环节紧随其后。实验乙班八年级的同学们带来大合唱《荷塘月色》。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浪漫和宁静的情感,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夜晚的荷塘旁,静静欣赏月光和自然美景,与柔和的琴音相伴,沉醉于宁静和美丽的时刻。歌词中的荷花、螢火虫、月光等元素代表了静谧、美好和浪漫的景象,同时也隐含对过去和年轻时光的怀念。这首歌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后,同学们又吟唱了歌曲《玉壶冰心》,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呈现出来,游子离开故乡,漂泊他乡,却心系着故土和亲友。歌词中的寒雨、山水、楚山等元素传达了离别的凄凉和思念的深情,表现出了作者对家乡、亲友和故土的深切感情。
八年级的同学们根据课文《桃花源的故事》改编的话剧让本次华语活动达到了高潮。同学们跟着演出的同学一起拍手跺脚。他们自导自演的话剧充分展现了我校八年级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创造力。演出的舞台设计也令人印象深刻,其精心设计的布景,配上大屏幕上的动感画面,为观众带来听觉与视觉交融的愉悦体验。
表演结束后,蔡艺术副校长在点评本次华语活动时强调了学校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承诺,鼓励同学们继续探索华语文化的美丽之处。蔡副校长表示,这些华语表演不仅让同学们发掘了自己的潜力,还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信和创造力。蔡副校长说:“课文通过短剧的形式呈现是很好的突破,值得表扬,但在编写剧本时必须注意内容不能脱离课文本义。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要注意站姿,不要背对观众,要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短剧的情节。”蔡副校长还表示,虽然华语活动存在着一些瑕疵,还无法做到完美,但中文部仍坚持举办,让同学们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中华文化知识,在舞台上呈现出来,也让自己在所存在的不完美中成长。
这次华语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才华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通过朗诵、咏唱古诗、话剧等形式,同学们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经典,还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正如蔡艺术副校长所说,虽然完美不容易达到,但每一次的表演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舞台,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殷切期待着更多精彩的华语活动,让我们一起见证同学们的成长与精彩表现,继续在传承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前行,让激情绽放,让中华文化得以永恒传播。
(刘荣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