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青年的声音
李松松 (实验戊) | 于 2021 年 02 月 04 日 出版
本刊讯:2021年1月28日上午九点,由蔡明秀同学和杨智文同学共同主持的线上讲座“声音”(Voices)在三百多人的云端里按时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Mr. Arniel Ping 以及 Prof. Cleve Arguelles 担任主讲。活动是针对十年级至十二年级同学的一次“为青年发声”。随着激烈高昂、震撼人心的菲律宾国歌,讲座拉开了帷幕。
首先,由蔡艺术副校长致欢迎词。她说,“此次活动是一个十分特别而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从中学到知识,还能温暖人心。感谢两位讲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也感谢菲语社会科部门的精心策划。” 一句简单的话,瞬间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蔡副校长又道出“我们能改变世界,我们能影响世界”这个重要的道理。随后,她便向学生们发问,“你们是否考虑过自己青年的身份?”当学生们陷入沉思时,蔡副校长提出了梁启超的名句:少年强则国强,以及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她引用这两句话,激励学生追寻梦想,不随波逐流并且全心全意地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你们为人类做出贡献,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及为菲律宾做出贡献。”
在一片热烈的虚拟掌声中,焦点转到了第一位主讲人——Prof. Cleve Arguelles。他以“东南亚年轻人创造新方式参与政治”为题。首先,Prof. Aguelles提出了一个重点问题:“青年是否在虚度青春?”社交媒体已发展成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如何影响到青少年的行为举止?是否改变了年轻人参与政治的方式或意向?一连串的问题便在Prof. Arguelles的详细讲解中,一步步迎刃而解。根据几年前所报道的热点,新时代的一部分九零后以及零零后过分依赖社交媒体,而八零后以上的前辈认为社交媒体只为“网约”、“游玩”、“浪费时间”等,从而诽谤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使世界向坏的一面发展。Prof. Arguelles反驳了其中的观点。他举出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例子,充分地体现出年轻人用“网络”以及“社交媒体”创新政治的参与。他说“社交媒体很重要,它具有不一样的政治意义。”此番话给足了年轻人信心。
第一位讲师说完了之后,便播放了社会科专业HUMSS同学准备的视频。已毕业的学长学姐在视频钟分享了自己在母校里所学到的道理并感谢了曾经塑造过他们人格的老师。
舞台转向了第二位主讲人——Mr. Arniel Ping。他以“菲华青少年作为活跃的资讯及媒体素养的代理人”为题。“你是否曾经取关或者删除某一个好友?”这是他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霎时,几百行字接踵而至地出现在聊天室里。在读完几个答案之后,Mr. Ping继续了他的讲座。“在互联网的世界,人们逐渐习惯谎言、散播谣言,无意或恶意的都有。但是虚假的新闻故事往往比真实的故事多上百分之七十的概率更容易被转发。特别是疫情隔离在家的时期,人们更应该具有识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以下是他提出的警告:
1、 选择可靠的来源。
2、 从不同的资源获取信息。
3、 不要等新闻出现在你的时间线上,应该自己去找新闻。
4、 要知道社交媒体推文的规律。
5、 不要散播谣言。
6、 随时检查自己的偏见。
7、 不可感情用事。
8、 发布真实的信息。
9、 帮助你的朋友和家人辨别错误的信息。
10、 继续在社交媒体保持理智。
到了问答环节。两位主讲人全方面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使大家又收获了新的知识。
最后,熟悉的校歌缓缓响起,本次的讲座也圆满落幕了。同学们,要铭记于心,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
(李松松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