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筑根基,以行动赴未来
我校成功举办联合国日教育专题研讨会
于 2025 年 11 月 6 日 出版
本刊讯:2025年10月24日,我校聚焦七至十二年级学生核心成长需求,举办以“探索多元观点,展望变革未来”为主题的联合国日专题教育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呼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教育在塑造青少年与全球未来的重要性,通过多元环节搭建思想交流平台,让教育的价值在分享与实践中深入人心。此次活动由十二甲班里格尔与施岑烨同学共同主持。
上午7时30分,七至十二年级的全体同学汇聚礼堂。活动伊始,一段以“教育塑造未来”为核心的宣传影片缓缓播放,用鲜活画面诠释教育对个人与世界的深远意义。伴随庄严、雄壮的国歌声,本次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
一、领导致辞:以教育之光点亮成长之路
首先,校董会财政黄志民先生登台致辞。他紧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大会主题,深刻指出:“教育不仅是通往未来的工具,更是人生本身的一部分。”致辞结尾,他引用约翰·杜威的“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即是生活本身”的经典名言,进一步强调教育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根基作用,引发全场共鸣。
随后,蔡艺术副校长分享育人理念。她以“每个生命都藏着闪亮的宝石”为喻,鼓励同学们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这些经历值得被反思与铭记,正是点滴积累,才能让生命的宝石愈发璀璨。”她还引用毛泽东的“你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寄语青少年主动扛起新时代使命,在教育的滋养中成长为有担当的未来力量。
二、主旨环节:以校友经验拓宽成长视野
领导致辞后,现场举行主讲人感谢仪式——校领导为黄静莹、蔡大伟、蔡承友三位校友颁发感谢状与纪念礼品,感谢他们以自身经历为同学们搭建“从校园到社会”的认知桥梁。
紧接着进入主旨演讲环节,蔡承友校友以《以世界为课堂》为题展开分享。他结合自身成长历程强调:“世界能够教会你一切,但前提是你愿意学习。”他提醒同学们不仅要把课堂当作学习的地方,更要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延伸为人生的课堂。
三、分组研讨:以经历经验碰撞青春思考
蔡承友校友的研讨会分享了自己在德拉萨大学及大学联合国机构中的宝贵经历,他以自身经历为例,谈到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并指出,面对未知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尝试。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发现自身的潜能,进而让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成长。
在黄静莹校友的研讨会中,同学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并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取得成功。黄校友表示,成功就像为种子浇水一样,需要坚持;又如放风筝一样,需要付出。她强调,如果手中拿着风筝却不奔跑,即使风筝再美,也无法飞翔。最后,她让同学们展望五年后的自己,并将其写在纸上,以此勉励同学们不忘初心。
蔡大伟校友的研讨会则围绕“同理与正义”展开。他强调,帮助他人不仅需要同情心,更需要理解与实际行动。他结合社会及全球层面的真实案例,分享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并鼓励同学们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为社会的改善与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多元体验:以互动实践深化教育认知
主旨演讲结束后,菲律宾传统舞蹈团的同学们带来活力展演——灵动的舞姿、鲜明的文化特色,不仅为此次活动注入轻松氛围,更让同学们在艺术欣赏中感受“文化传承也是教育重要组成”的内涵。
随后,兼顾不同学段同学需求,活动分组进行:
-十至十二年级同学:自主选择两场研讨会,前往指定会场与校友深度交流。
- 七至九年级同学:留在礼堂集体观看影片《驭风男孩》。影片中,贫困男孩凭借自学,用废弃自行车零件制造风车,解决村庄停电与饥荒问题的故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知识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为集体创造希望”,深刻理解教育对突破困境、塑造未来的关键作用。
五、思想碰撞:以分享总结凝聚成长力量
短暂休息后,全体同学重返礼堂,开启成果交流与互动环节。
1. 联合国常识答题竞赛:现场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组织架构等常识设计题目,同学们积极举手抢答,氛围热烈。最终,吕桦伦、许荣杰、庄永信三位同学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斩获前三名,赢得纪念奖品。
2. 全体研讨分享:各年级代表率先发言,用“有益”“无止境”“益于规划人生”“团结”四个关键词,总结分组研讨的收获——“学到的知识能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更会成为伴随终身的成长财富,还让我们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三位主讲人也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大家在研讨中提出的问题,既涵盖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也关注全球议题,这份主动思考的态度,正是教育希望培育的核心素养。”
随后,主持人现场抽取“探索”“正义”“成功”“未来”四个关键词,邀请主讲人分享见解:
- “探索”是主动把握每一次机会,在试错中找到成长方向;
- “正义”是给予他人应有的尊重与尊严,用同理心理解差异、守护公平;
- “成功”的核心是内心的幸福,而非单一的成绩或名利;
- “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终点,而是在持续学习中,不断培育自身才能的过程。
当被问及“教育是否能保证成功”时,校友们给出深刻回答:“教育是成功的重要基石,但仅有教育不够——就像手中握着美丽的风筝,若不主动奔跑,风筝永远无法飞向天空。成功需要教育赋予的认知,更需要明确的策略、坚定的行动与永不放弃的信念。”他们还分享道,自己成长路上的最大动力,源自“心中的目标、探索的喜悦,以及为家国发展贡献力量的梦想”,这番话让同学们对“成长的动力”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五、圆满落幕:以表彰激励延续教育初心
活动尾声,现场举行“教育塑造未来”主题书签制作与海报设计比赛颁奖仪式。同学们的作品创意十足,每一份作品都承载着青少年对“教育意义”的独特理解,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深刻的思考力。
最后,菲语社会科主管Gng.Leslie Anne Aton发表闭幕词。她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深度探讨。未来从不是凭空而来,它始于我们每一次对知识的选择、每一次对未知的探索,以及每一次对他人的关怀。”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继续探索知识,不断实践真理。
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落幕。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场以教育为核心的成长之旅,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与经验,更让“以教育筑根基、以行动赴未来”的信念深深扎根于侨中学子的心中——这既是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响应,更是我校为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交出的一份生动答卷。
撰稿:王安安
初审:刘芳
终审:蔡艺术
图片:小摄影师 龚瑾涵 & 陈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