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侨中青年使者选拔赛圆满举行
于 2023 年 05 月 出版
本刊讯:2023年3月21日上午八点,我校举行了第三届侨中青年使者选拔赛。本届比赛首次以线下的方式进行。我校七年级至十二年级学生齐聚五楼礼堂观看比赛。跟前两届相比,本次比赛的不同之处在于最终的侨中青年使者将选出男、女生各一位。此次活动共云集了十位选手,分别是:来自七年级的邱嘉鸿(Wayne Cu)和施美琳(Shiloh Gwyneth Bagunu);来自八年级的朱雅雯(Yawen Zhu)和李阳威(Jozyr Dy);来自九年级的陈巧妮(Denise Nicole Co)和施志华(John Celtiel Sy);来自十年级的陈佳愉(Justina Tan)和陈天祥(James Gabriel Bag-id);来自十二年级的陈佩明(Patricia Conag)和吴思贤(Marc Binondo)。
比赛伊始,我校现代舞社团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舞蹈,点燃了全场的氛围。开场表演过后,由学生会节目主任委员蔡晴晴作开场致辞,正式拉开比赛序幕。致辞中她表示,失败不可怕,爱拼才会赢,我们应该付出七分的努力,做十分的自己。接着本场比赛的主持人马莉安同学和董丁山同学介绍了此次比赛的三位评委。他们分别是:Mr. Teves、施德兰主任和蔡艺术副校长。
选手登场了。根据规则,在进行问答环节前,播放了每位参赛者提前制作的自我介绍视频。第一轮,评委们根据参赛者的自我介绍视频做出相关提问,让选手当场作答。问答环节根据年级排列顺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选手们虽有紧张,却依旧在回答时展现出侨中人的自信和骄傲,他们侃侃而谈,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精彩的第一轮比赛结束。激动人心的第二轮抢答环节到来,规则为主持人读出问题,有意作答的选手可以直接举手,点名后可上前回答,每人发言限时2分钟。本环节共有三大题,分别是:
一、现代社会青年们所面临的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Z世代的代表,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正确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熟,如何看待教育与人工智能间的联系?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中的“审美标准”?
二、分享一次自己失败的经历和从中获取的经验教训
三、你想提出什么主张?如何落实?为什么?
在第二轮时,选手们逐渐适应紧张的氛围,开始游刃有余、积极地举手抢答。回答中充分体现出侨中人的智慧、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选手们作为侨中榜样的力量。这也是举办侨中青年大使选拔的意义所在,选手们如何作为青年代表展现和诠释侨中、如何展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长成为侨中的榜样、如何利用优秀的思考和答辩能力影响他人等等。这些都是身为一个侨中使者所要纳入的考量。
激烈的第二环节结束。来到了激动的颁奖环节。本次比赛共有四个奖项:“最佳视频制作”“最佳演讲者”“最佳人气奖”以及最后的“侨中青年使者”。答辩环节结束后,全体学生们将通过谷歌表单选出获得“最佳人气奖的”选手。而评委们则根据选手们的表现选出另外三个奖项的获得者。在等待最终结果时,侨中舞蹈团带着她们绰约多姿的身影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此后,学生会干部担任为本次比赛的评委们颁发感谢状。十二年级的同学们也趁此机会宣传自己在“食物集市”中准备的吃食和饮品。一番不同寻常的活跃后,终于到了振奋人心的颁奖时刻。奖项的获得者由学生会会长邵灿培宣布,评委们进行颁奖。侨中青年使者的奖项则由第二届使者陈洋洋颁布。以下是所有奖项的获得者:
“最佳人气奖”
男生:吴思贤
女生:陈佩明
“最佳自我介绍视频”
男生:吴思贤
女生:陈巧妮
“最佳演讲者”
男生:施志华
女生:陈佩明
“侨中青年使者”
吴思贤、陈佳愉
颁奖结束后,2022年侨中青年使者陈洋洋带来了她的发言。她先是恭贺所有获奖者,再表示侨中青年使者不仅代表着学校校内和校外的形象,还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作为榜样引领着侨中人。活动接近尾声,所有参赛选手上台合照留念。两位青年使者发表了获奖感言,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感谢所有支持他们的人,并表示非常乐意帮助每一位侨中人解决问题。最后,学生会副会长蔡金城也代表学生会恭贺获奖选手并感谢为此付出的所有人。
至此,本次比赛圆满结束。恭喜侨中2023年第三届两位青年大使、所有的获奖者以及其他参赛的选手。
(马媛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