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學者相聚臺灣之心埔里,探討教育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協力 國際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共同探索在全球變局中,如何透過教育韌性與創新,迎向永續未來的挑戰。
🔹2024「教育的韌性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3年9月27日(五)、28日(六)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舉行,面對全球環境的多變挑戰,今年特別聚焦「教育韌性」與「永續發展」議題。會議吸引超過300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和教育行政主管,並邀請澳洲墨爾本大學David Gurr 教授與美國愛荷華大學 Liz Hollingworth 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兩位教授分享了教育領導與學校永續發展的重要洞見,強調韌性和適應能力對於學校經營和學生學習成效至關重要。
🔹此次研討會共發表53篇論文,涵蓋 教育科技、數位轉型、課程設計、教育管理、教師專業發展、實驗教育 等議題,為教育領域的學術交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透過實徵研究與經驗觀察,與會學者一致認為,韌性是面對未來教育挑戰不可或缺的關鍵素質,永續發展則是教育應堅持的長遠目標。這場研討會激盪出許多對臺灣未來教育發展的想像與實際行動策略。
📖 Schola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Gather in Puli, Taiwan's Heartland, to Discuss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in Education
🔹 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Lo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t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has co-organized an event to explore how resilience and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can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amidst global change.
🔹 The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in Education" took place on September 27 (Friday) and 28 (Saturday) at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In response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this year’s conference focused on the themes of "educational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vent attracted over 300 renowned scholar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from Taiwan and abroad. Keynote speeches were delivered by Professor David Gur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and Professor Liz Hollingwort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owa, USA. They shar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sustainable school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in school management an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 A total of 53 papers were presented during the conference, covering topics such a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urriculum design, education managemen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This wealth of research provided a robust platform for academic exchang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rough empirical studies and experiential observations, participating scholars unanimously agreed that resilience is an essential quality for addressing future educational challenges, while sustainability is a long-term goal that education must uphold. The conference sparked numerous imaginative visions and actionable strategies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in Taiwan.
🚌接駁資訊:高鐵集合點為6號出口,逾時不候,接駁報名成功會另行寄信通知
9/27(五) 08:20 台中高鐵-暨大
9/27(五) 17:30 暨大-台中高鐵
9/28(六) 08:30 台中高鐵-暨大
9/28(六) 17:00 暨大-台中高鐵
🚗交通資訊: https://www.ncnu.edu.tw/p/404-1000-1783.php?Lang=zh-tw
113年度優秀博士論文(依論文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13年度優秀碩士論文(依論文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024 教育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國際學術研討會 個別論文投稿摘要 錄取公告(另開連結)
重要時程提醒:
1. 定稿摘要繳交日期:113年6月14日(五)
2. 全文繳交截止日:113年8月9日(五)
3. 簡報繳交截止日:113年9月13日(五)
4. 研討會日期:113年9月27日.28日 (五-六)
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為獎掖優秀地方教育發展研究,推廣學術研究風氣,
特設立「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教育學位論文獎」,
113年度論文獎即日起開始徵件,延長徵件截止日期至113年6月30日止,
相關申請辦法如下:
(一) 申請對象:為本年度申請截止前2年完成論文之國內畢業博士和碩士,教育相關系所,撰寫論文主題含括中央與地方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地方教育發展研究、學校行政、中央與地方教育關係、課程與教學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創新等。
(二) 申請所需文件:
1、 填具地方教育學位論文獎申請表電子檔1份。
2、 論文電子檔1份。
3、 學位論文口試合格證明書電子檔1份(需含口試委員簽名)。
4、 論文原創性比對報告電子檔1份。
(三) 獎勵方式:每年依論文品質錄取博士論文獎1-3名,碩士論文獎1-5名,凡經甄選獲得推薦者,由本學會頒贈獎狀/獎牌,於本學會之年會或論壇研討活動中公開頒獎。
(四) 本(113)年度申請截止日期:即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
(五) 甄選結果公告與通知:預計將於113年7月31日前公告於【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https://taled.blogspot.com/),並個別通知獲獎人受獎事宜。
(六) 申請方式:請將報名表及所需資料之電子檔寄至taled2008@gmail.com。
論文獎相關辦法及申請表請逕至本會網站(https://taled.blogspot.com/)查詢下載。
壹、會議名稱
【教育的韌性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Education
貳、時間與地點
時間:2024年9月27-28日(週五-週六)
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
參、徵稿主題
一、 「韌性與永續發展」:理論及研究趨勢
(一) 韌性的概念內涵及研究取向;
(二) 永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及研究取向;
(三) 韌性與永續發展的關聯及研究現況;
(四) 韌性與永續發展在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
二、 「韌性與永續發展」:人員面向
(一) 校長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二) 教師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三) 學生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四) 家長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五) 教育行政人員的韌性與永續發展。
三、 「韌性與永續發展」:領導及組織面向
(一) 領導研究中的韌性與永續發展議題;
(二) 學校組織韌性的內涵及現況;
(三) 學校組織永續發展的內涵及現況;
(四) 教育領導對組織韌性的影響與挑戰;
(五) 教育領導對學校永續發展的影響與挑戰。
四、 「韌性與永續發展」:課程與教學面向
(一) 課程教學研究中的韌性與永續發展議題;
(二) 課程教學與學生韌性的發展;
(三) 學校課程的永續發展;
(四) 教學創新的永續發展。
五、 「韌性與永續發展」:教育改革面向
(一) 教育改革研究中的韌性與永續發展議題;
(二) 教育政策中的韌性與永續發展議題;
(三) 教育改革與人員韌性;
(四) 教育改革與組織韌性;
(五) 教育改革與學校永續發展。
六、 「韌性與永續發展」:國際比較觀點
(一) 各國教育政策中韌性與永續發展的議題;
(二) 各國學校教育中韌性與永續發展的實踐現況;
(三) 各國促進教育系統韌性與永續發展的現況與創新作為。
肆、投稿類型
投稿類型共分下列兩類:
一、 個別論文
以單篇論文為發表形式,針對徵稿主題撰稿。
二、 焦點論壇論文
針對徵稿主題,由論壇主持人自訂論壇名稱,自行邀稿4篇論文,組成論壇,以利進行教育議題聚焦討論。焦點論壇論文撰寫格式同一般論文,若審查通過之論文不及3篇,則通過之論文得轉為個別論文發表,但不得以焦點論壇形式發表。
伍、徵稿時程:
(一) 投稿摘要繳交截止日:113年4月28日(日)下午5點。
(二) 通知錄取日期:113年5月17日(五)。
(三) 錄取者全文繳交截止日:113年8月9日(五)。
陸、繳交項目
一、個別論文繳交項目為個別論文摘要投稿報名表。
二、焦點論壇論文繳交項目為焦點論壇投稿報名表(需附上各篇論文之摘要表)。
三、繳交項目之檔案格式請逕至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下載:
學會網址:https://taled.blogspot.com
2024國際學術研討會 投稿報名表 檔案下載(另開視窗)
投稿需知
1. 摘要規範:
1) 個別論文以1,000-1,500字為度。請說明研究目的與重要性、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初步研究發現。
2) 焦點論壇摘要以1,000-1,500字內為度,說明論壇主旨,參與人員之規劃、各篇論文的重點與彼此關聯性、理論或實務貢獻。
2. 相關投稿報名表請至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下載:
學會網址:https://taled.blogspot.com
2024國際學術研討會 投稿報名表 檔案下載(另開視窗)
3. 論文全文:以10,000-15,000字為度。撰稿格式請參考《教育研究集刊》範例。
4. 發表語文:中英文皆可。
研討會相關資訊請洽:049-2910960#2761或寄電子郵件至taled.conference@gmail.com。
🎋許願單請點我(‼️ #手機請橫置填寫)
👉「臺灣教育需要你我的關心」
教育的進步,靠的是校園內、教室中師生的共同努力與經營,以及家長和社區的堅定支持。教育是臺灣發展的基石,更關係學生的未來,有賴你我堅定守護。
👉「未來四年,臺灣教育該有那些進展?」
每一次的總統大選,都是檢視教育成果,重新思考教育方向的機會,國內關心教育學術發展的團體特辦理「🍀面向教育‧面向總統─親‧師‧生的教育許願單」調查活動,利用這次總統大選,匯整教師、家長、學生對教育真實的觀察、感受與期望。
👉「民主不只是投票,更重要的是討論對話,凝聚共識。」教育是公民權,也是重要公共資產,請鼓勵貴校老師、家長、學生,儘速上網說出您的教育願望,敬請花大約5分鐘時間,為未來教育找方向。
⚠️ 請放心填答:所有調查資料均由辦理單位專人妥為保存,並僅進行整體分析,填答之個人與學校資料均將保密,敬請放心。
🍀我們的承諾:我們將於12月8日辦理論壇,邀請專家與教育代表說明本次許願單分析結果,供所有總統候選人參考回應,也提供全民參考與對話的機會。(‼️ #實際論壇資訊尚待公佈)
歡迎各位教育先進一起交流共學
關心臺灣地方教育發展感恩有你
活動議程: 2023 學校的解構與重構 國際學術研討會 議程下載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WLXvrcofjhWU5Jj9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0月14日(六)截止
🍀🍀🍀🍀🍀🍀🍀🍀🍀🍀🍀🍀🍀🍀🍀🍀🍀🍀🍀🍀🍀🍀🍀🍀🍀🍀
(一) 研討會中文名稱:學校的解構與重構 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 研討會英文名稱: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chools
(三) 會議時間:2023年10月20日(週五)至10月21日(週六)
(四)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大樓
(五) 指導單位:國科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發展署
(六)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七) 合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
(八) 研討會主題:
1. 學校治理理論、形式與趨勢
2. 學校體制與經營管理的挑戰與創新
3. 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挑戰與創新
4. 公民參與與學校治理
5. 創新形式的教育領域協作與教育發展
6. 實驗學校經營的挑戰與創新
(九) 專題演講
1. Professor Dr. David Ng Foo Seong (Dean of Academics Quality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2. Professor Dr. Christopher Lubienski(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Policy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3. Professor Dr. Kaska Porayska-Pomst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at the UCL Knowledge Lab,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十) 圓桌論壇:健康的學校行政結構、實驗教育、校事會議
112年度優秀博士論文(依論文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12年度優秀碩士論文(依論文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023/05/09 2023 學校的解構與重構 國際學術研討會 投稿論文摘要 錄取公告
一、個別論文投稿摘要 錄取公告(另開連結)
二、焦點論壇投稿 錄取公告(另開連結)
重要時程提醒
1. 定稿摘要繳交日期:112年7月15日
2. 全文繳交截止日:112年9月10日
3. 研討會日期:112年10月20、21日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chools
會議時間:112年10月20日、21日(週五、週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壹、徵稿主題
一、 學校治理理論、形式與趨勢
(一) 學校治理的現況與問題;
(二) 主要國家學校治理現況與特色;
(三) 學校治理的理論與發展趨勢;
(四) 學校與縣市、中央政府的關係;
(五) 公共教育與公私立學校經營;
二、 學校體制與經營管理的挑戰與創新
(一) 學校體制與行政組織的解構與重組;
(二) 主要國家學校經營管理的比較;
(三) 學校領導挑戰與創新作為;
(四) 學校人事聘用挑戰與創新作為;
(五) 學校財政挑戰與創新作為。
三、 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挑戰與創新
(一) 校本課程與學校經營;
(二) 課程與教學領導的現況與挑戰;
(三) 學校教學與評量的挑戰與創新;
(四) 學校教學專業績效責任的可能性與挑戰;
(五) 科技創新與課程、教學與學習的挑戰。
四、 公民參與與學校治理
(一) 家長參與學校治理的現況與挑戰;
(二) 教師組織參與學校治理的現況與挑戰;
(三) 企業參與學校治理的現況與挑戰;
(四) 民意機關與媒體對學校治理的影響;
(五) 學生參與校務治理的機會與挑戰;
(六) 主要國家公民參與學校治理的現況。
五、學校績效責任
(一) 學校評鑑與品質保證的現況與挑戰;
(二) 學校績效責任的新思維與新挑戰;
(三) 學校績效責任的主要面向;
(四) 主要國家學校績效責任的發展。
六、實驗學校經營的挑戰與創新
(一) 實驗學校經營的挑戰與契機;
(二) 實驗學校辦理的創新形式;
(三) 實驗學校的組織與課程創新;
(四) 實驗學校的績效責任;
(五) 主要國家實驗學校的發展現況與創新作為。
貳、投稿類型
投稿類型共分下列兩類:
一、 個別論文
以單篇論文為發表形式,針對徵稿主題撰稿。
二、 焦點論壇論文
針對徵稿主題,由論壇主持人自訂論壇名稱,自行邀稿4篇論文,組成論壇,以利進行教育議題聚焦討論。焦點論壇論文撰寫格式同一般論文,若審查通過之論文不及3篇,則通過之論文得轉為個別論文發表,但不得以焦點論壇形式發表。
參、繳交項目
一、個別論文繳交項目為個別論文摘要投稿報名表。
二、焦點論壇論文繳交項目為焦點論壇投稿報名表(需附上各篇論文之摘要表)。
三、繳交項目之檔案格式請逕至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下載:
學會網址:https://taled.blogspot.com
肆、重要時程
投稿摘要繳交截止日:112年4月30日 下午5點
通知錄取日期:112年5月10日
錄取者長摘要繳交截止日:112年7月15日
錄取者全文繳交截止日:112年9月10日
投稿需知
1. 摘要規範:
1) 個別論文以700-1,200字為度。請說明研究目的與重要性、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初步研究發現。
2) 焦點論壇摘要以700-1,200字內為度,說明論壇主旨,參與人員之規劃、各篇論文的重點與彼此關聯性、理論或實務貢獻。
2. 相關投稿報名表請至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下載:
學會網址:https://taled.blogspot.com
3. 論文全文:以10,000-15,000字為度。撰稿格式請參考《教育研究集刊》範例。
4. 發表語文:中英文皆可。
研討會相關資訊請洽:02-7703-2830 #12或寄電子郵件至taled.conference@gmail.com。
第八屆理事長
陳文彥理事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第八屆理事名單(常務理事在前、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麗雲常務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李安明常務理事(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
林明地常務理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潘慧玲常務理事(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特聘教授)
汪履維理事(均一國際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總校長)
林新發理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林騰蛟理事(教育部常務次長)
張志明理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張炳煌理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張慶勳理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
陳玉娟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黃宗顯理事(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鄭淑惠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謝卓君理事(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副教授)
第八屆監事名單(常務監事在前、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清基常務監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暨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
王如哲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李奉儒監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繼生監事(桃園市新興高中副總校長兼中小學部校長)
謝文全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第八屆秘書處人員
秘書長 馮丰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副秘書長 陳宏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活動組組長 陳威霖(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公關組組長 李育齊(國立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兼創新學院助理教授)
會員組組長 阮孝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總務組組長 李宜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員)
出版組組長 劉名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2023/02/19 112年度教育學位論文獎 徵件開跑!
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為獎掖優秀地方教育發展研究,推廣學術研究風氣,
特設立「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教育學位論文獎」,
112年度論文獎即日起開始徵件,截止日期至112年4月30日止,
相關申請辦法如下:
(一) 申請對象:為本年度申請截止前2年完成論文之國內畢業博士和碩士,教育相關系所,撰寫論文主題含括中央與地方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地方教育發展研究、學校行政、中央與地方教育關係、課程與教學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創新等。
(二) 申請所需文件:
1、 填具地方教育學位論文獎申請表電子檔1份。
2、 論文電子檔1份。
3、 學位論文口試合格證明書電子檔1份(需含口試委員簽名)。
4、 論文原創性比對報告電子檔1份。
(三) 獎勵方式:每年依論文品質錄取博士論文獎1-3名,碩士論文獎1-5名,凡經甄選獲得推薦者,由本學會頒贈獎狀/獎牌,於本學會之年會或論壇研討活動中公開頒獎。
(四) 本(112)年度申請截止日期:即日起至112年4月30日止。
(五) 甄選結果公告與通知:預計將於112年7月31日前公告於【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https://taled.blogspot.com/),並個別通知獲獎人受獎事宜。
(六) 申請方式:請將報名表及所需資料之電子檔寄至taled2008@gmail.com。
論文獎相關辦法及申請表請逕至本會網站(https://taled.blogspot.com/)查詢下載。
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合作,
辦理「2022臺灣縣市首長選舉家長教育意見調查」,
以匯集家長與市民意見,凝聚縣市教育發展共識,供縣市首長候選人參考,
並作為縣市教育施政監督的依據,意見調查結果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ODmlvYgu9-kIyYvRqIQ6pNdSlpRUVcuI?usp=sharing
2022/10/04 2022縣市教育力海報展
點擊連接至Google雲端硬碟(另開啟分頁)
2022/08/23 2022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 國際學術研討會 開放報名
2022/08/21 2022 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 國際學術研討會 議程公告
111年度優秀博士論文(依論文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11年度優秀碩士論文(依論文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022/04/29 重要公告:2022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擬延期辦理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考量防疫安全與相關籌備規劃,
為確保研討會辦理品質,
原訂於111年6月10、11日舉辦之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擬延期至111年9月30日(五)、10月1日(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研討會相關資訊請洽:02-7703-2839 #53,
或寄電子郵件至taled2008@gmail.com。
研討會資訊常見問答 FAQ
Q:研討會延期後將採實體還是線上形式辦理?
A:本次研討會原則仍以實體辦理為主,惟主辦單位將視國內疫情彈性調整辦理形式,相關訊息將隨時公告於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https://taled.blogspot.com/),敬請留意。
Q:我想報名參加研討會,請問何時開放報名?
A:研討會預計於辦理前一個月開放報名,敬請留意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公告訊息。
2022/03/08 2022 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摘要錄取公告
2022 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摘要錄取公告 (另開連結)
重要時程提醒:
1.定稿摘要繳交日期:111年4月15日
2.全文繳交日期:111年5月1日
3.研討會日期:111年6月10日至11日
有關2022 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原訂於111年3月7日公告摘要錄取結果,
因各界來稿踴躍,摘要審查需額外作業時間,
投稿摘要錄取結果將延期至111年3月9日(星期三)公布,
特此公告,敬請見諒!
會議時間:111年6月10日、11日(週五、週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徵稿主題
一、教育領域垂直與橫向府際關係的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
(一)教育領域垂直/層級府際關係的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
(二)教育領域橫向府際關係的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
(三)教育變革對垂直/層級與橫向府際關係的衝擊與反思。
二、教育領域垂直/層級管理關係的現況與挑戰
(一)地方制度法實施後中央、地方與學校的統轄關係與挑戰;
(二)各級政府教育人事與經費分配與運作的現況與挑戰;
(三)各級政府教育領域課責的現況與挑戰。
三、教育領域水平互動關係的現況與挑戰
(一)教育部、處(局)、校與其他政府系統的互動現況與挑戰;
(二)非政府系統行動者參與教育發展的現況與挑戰
1. 家長組織參與教育發展的現況與挑戰;
2. 教育壓力團體參與教育發展的現況與挑戰;
3. 商業團體參與教育發展的現況與挑戰;
4. 教育基金會與智庫參與教育發展的現況與挑戰;
5. 實驗教育辦理的現況與挑戰。
四、教育變革下教育領導與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一)教育變革下中央政府教育領導與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二)教育變革下地方政府教育領導與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三)教育變革下校長教育領導與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四)教育變革下學校中層教育領導與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五)教育變革下教師領導與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五、創新形式的教育領域協作與教育發展
(一)專業網絡運作與教育發展;
(二)公私立學校經營與教育發展;
(三)民間與政府單位的教育協作與發展;
(四)市場機制對教育領域府際關係及教育發展的影響;
(五)雙語教育跨域協作的挑戰與創新。
六、教育變革下課程、教學與師資培育的跨域協作與創新
(一)教育變革下課程發展的跨域協作與創新;
(二)教育變革下教學精進的跨域協作與創新;
(三)教育變革下師資培育的跨域協作與創新。
七、教育變革下的大學外部與內部關係挑戰與創新
(一)大學與政府關係及其對高教發展的影響;
(二)大學內部治理及其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三)大學與產業關係及其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四)大學考招變革對高中的衝擊及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重要時程
投稿摘要繳交截止日:111年3月1日 下午5點
通知錄取日期:111年3月7日
錄取者論文摘要定稿繳交日:111年4月15日
錄取者全文繳交截止日:111年5月1日
投稿需知
摘要規範:以700-1,200字為度。請說明研究目的與重要性、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初步研究發現。
請至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https://taled.blogspot.com)下載「論文摘要投稿報名表」填寫,
並寄至 taled.conference@gmail.com,信件主旨請寫「2022研討會投稿」。
論文全文:以10,000-15,000字為度。撰稿格式請參考《教育研究集刊》範例。
發表語文:中英文皆可。
研討會相關資訊請洽:02-7703-2839 #53或寄電子郵件至 taled.conference@gmail.com。
*本研討會會議日期將視疫情或其他情形彈性調整辦理。
第七屆理事長
王麗雲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第七屆理事名單(常務理事在前、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麗雲常務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李安明常務理事(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
陳玉娟常務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馮丰儀常務理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潘慧玲常務理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汪履維理事(均一國際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榮譽副總校長)
林明地理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新發理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林騰蛟理事(教育部常務次長)
張志明理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
張慶勳理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
張炳煌理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黃宗顯理事(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鄭淑惠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謝文全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第七屆監事名單(常務監事在前、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清基常務監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暨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
王如哲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李奉儒監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林繼生監事(六和高級中學校長)
張民杰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教授)
第七屆秘書處人員
秘 書 長 謝卓君(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副教授)
副 秘 書 長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活動組組長 陳宏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公關組組長 江淑真(東海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出版組組長 劉名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會員組組長 阮孝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總務組組長 王辭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
親愛的會員您好:
學會即將邁入第七屆期,感謝您長期的支持與鼓勵!
學會在辦理完成「2020面向教育、面向總統:親師生的教育許願單」活動後,後續相關學會活動,便因COVID-19 疫情之影響,遵照政府防疫指示而延期或停辦。感謝天佑臺灣,國內COVID-19的情況獲得控制,本學會與臺師大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聯合辦理之「2020教育治理的創新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終得於2020年10月30-31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大樓辦理,並同時辦理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非常期待與各位會員再相見。相關資訊如下,敬請惠予登錄行程,踴躍出席,並配合辦理相關事項。
一、會員大會相關資訊
(一)辦理時間:109 年 10 月 31 日(星期六)下午13:30 – 13:55。
(二)辦理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八樓803教室。
(三)敬請會員配合辦理事項:
1. 回覆出席意願:請於10月15日(四)前以電子郵件或書面回覆《出席調查表》,勾選出席意願及午餐需求(如附件一)。
2. 若無法出席請尋找代理人:凡具會員身分者,若確實無法出席,請以書面委託另一會員代行職權(如附件二),以利會員大會順利召開,學會重要事務得例行運作。
3. 確認本年度會員身分有效性: 因本次會員大會亦將辦理理監事選舉,故2020會員身分有效性是指2020年會員會費於2020年10月31日中午12:00前繳清者,個人會員年費為500元,學生會員年費為200元。本學會繳交會費方式有四:研討會當天繳交、郵政劃撥、跨行轉帳及其他時段親自繳交。
(1)研討會當天繳交
時間:109年10月30、31日
地點:臺師大教育學院大樓2樓 臺灣地方教育學會攤位,欲參與第七屆理監事投票者,請至遲與10月31日中午12:00前繳清會費。
(2)郵政劃撥
收款帳號:50085393
收款戶名: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請務必於劃撥單之通訊欄註明會員姓名身分。
(3)ATM轉帳
轉帳代號:700,局號:0001071,帳號:1062731
請於轉帳完成後,來信告知會員姓名、轉帳日期、轉帳金額、帳號末五
碼,以及郵寄地址(寄收據用),如需報帳,請提供統一編號及抬頭
電子郵件信箱:taled2008@gmail.com(主旨請註明:「會費繳納」)
若會員非郵局存戶,轉帳時需自行負擔跨行轉帳手續費17元。
(4)其他時間親自繳交
統一由本學會總務組黃重瑜小姐收取,地點位於臺師大教育學院大樓9樓928室。聯絡方式:02-77493856。
4. 調整會費收取週期:為便利學會運作,保障會員權益,擬逐步調整收費週期,即於前一年度年末收取未來一年之會費,以保障會員享受未來一年會員之福利。敬請各位利用本次會員大會與研討會辦理期間,繳交本年度(2020)與未來一年(2021)之會員費用。
四、第七屆理監事選舉選舉通知及說明
(一) 領票與投票時間:
109年10月30日(五)中午12:00 至109年10月31日(六) 下午4:30。
(二) 領票與投票資格:具109年有效會員身分者(按:指於109年10月31日中午12:00前會費繳交完成者。
(三) 領票與投票地點:
臺師大教育學院大樓二樓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攤位
感謝您長久以來的支持,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誠摯邀請您一起為教育努力!
E-mail:taled2008@gmail.com
2020/10/15 會訊第31期
2020/09/15 2020教育治理的創新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名資訊
(一)會議時間:2020年10月30日(五)、10月31日(六)
(二)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國際會議廳202室
(三)指導單位:教育部、科技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四)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
(五)研討會主題:
1. 教育治理趨勢與比較研究
2. 教育領導與創新作為
3. 公民及企業參與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
4. 課程、教學與師資培育的創新實驗與治理
5. 教育績效責任的挑戰與創新
6. 教育卓越與機會均等的挑戰與創新
(六)專題演講
1. Dr. Lisbeth Lundahl (Umeå University)
2. Dr. Elaine Allensworth (University of Chicago)
3. Dr. Kazunori Shima (Tohoku University)
(七)圓桌論壇
1. 圓桌論壇I:縣市教育評比
2. 圓桌論壇II:課程治理的現況與挑戰
(八)研討會報名連結(另開視窗)
(九)研討會議程(暫定)(1028版本)(另開視窗)
※報名研討會者將於會議當日提供論文摘要網址連結,以便與會者交流討論。
聯絡人:黃重瑜小姐
聯絡電話:(02)7749-3856
研討會聯絡電子郵件信箱:edgovernance2020@gmail.com
2020/08/14 第30期會訊
2020/06/08 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審查結果彙整公告
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審查結果公告
重要時程提醒:
1.全文繳交日期:109年8月31日(週一)
2.研討會日期:109年10月30日至31日
如有疑問,
歡迎來信至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辦理單位電子郵件信箱:edgovernance2020@gmail.com,或來電至02-7749-3856。
2020/04/20 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延期與徵稿公告
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延期與第二次徵稿公告
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流行,
國內外防疫工作吃緊,大型集會、授課、甚至工作都需調整因應,
國外學者也因疫情無法來台。
為使原定於六月份辦理之「教育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能順利舉行,
擬調整於2020年10月30日至31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
另因應各界的要求,本次研討會第二次徵稿至5月30日截止,
第二次審查結果將於6月8日公布,並將以電子郵件通知審查結果。
敬請師長及研究生把握機會踴躍投稿!
1. 研討會計畫書(超連結)
2. 會議時間:2020年10月30日(週五)至10月31日(週六)
3.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
4. 徵稿主題:
A. 教育治理趨勢與比較研究
B. 公民及企業參與對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
C. 教育領導與創新作為
D. 課程、教學與師資培育的創新實驗與治理
E. 教育績效責任的挑戰與創新
F. 教育卓越與機會均等的挑戰與創新
5. 重要時程:
A. 摘要繳交日期: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前
B. 通知錄取日期: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前
7.投稿網址:edgovernance2020@gmail.com
信件主旨請寫:2020研討會摘要投稿
8.研討會相關資訊請洽:02-7749-3856,或寄電子郵件至taled2008@gmail.com。
2020/02/17 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審查結果公告
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審查結果公告
重要時程提醒:
1.全文繳交日期:109年4月27日(週一)
2.研討會日期:因應COVID-19疫情發展,本次研討會將延期辦理。
辦理日期待確定後將另行公告通知。
如有疑問,
歡迎來信至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辦理單位電子郵件信箱:edgovernance2020@gmail.com,或來電至02-7749-3856。
感謝各位踴躍參與本次研討會徵稿活動,
因應各界的要求,本次研討會徵稿日期將延至2月10日,
審查結果延至2月17日公布。
敬請師長及研究生把握機會踴躍投稿!
1. 研討會計畫書(超連結)
2. 會議時間:2020年5月15日(週五)至5月16日(週六)
3.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
4. 徵稿主題:
A. 教育治理趨勢與比較研究
B. 公民及企業參與對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
C. 教育領導與創新作為
D. 課程、教學與師資培育的創新實驗與治理
E. 教育績效責任的挑戰與創新
F. 教育卓越與機會均等的挑戰與創新
5. 重要時程:
A. 摘要繳交日期:2020年1月31日(星期二)前
B. 通知錄取日期:2020年2月5日 (星期日)前
C. 全文繳交日期: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前
7.投稿網址:edgovernance2020@gmail.com
信件主旨請寫:2020研討會摘要投稿
8.研討會相關資訊請洽:02-7749-3856,或寄電子郵件至taled2008@gmail.com。
2019/11/01 第28期會訊
「未來四年,臺灣教育該有那些進展?」
12月4日邀您參與討論
每一次的總統大選,都是檢視教育成果,重新思考教育方向的機會。
或者,您也可以再等四年!或是八年!或是十二年!
但,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及國內學術團體共同辦理
「President for Education–2020面向教育‧面向總統:親師生的教育許願單」活動,邀請您一起來與候選人及教育團體一起討論未來四年教育發展。
日期:108年12月4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0時30分至12時30分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大樓三樓第一會議室
報名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VoGGy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社團法人臺灣高等教育學會、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以上依筆畫順序排列)
合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協辦單位: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以上依筆畫順序排列)
聯絡方式:
E-mail:
taled.president.for.ed@gmail.com
電話:
(02) 2356-0350
第六屆理事長
王麗雲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第六屆理事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麗雲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李安明理事(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
汪履維理事(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
林明地理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新發理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林騰蛟理事(教育部常務次長)
張志明理事(臺東縣副縣長)
張慶勳理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
陳玉娟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馮丰儀理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黃宗顯理事(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楊振昇理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潘慧玲理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鄭淑惠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謝文全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第六屆監事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如哲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吳清基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李奉儒監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林繼生監事(六和高級中學校長)
楊思偉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前校長)
第六屆秘書處人員名單
秘 書 長 張炳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副 秘 書 長 謝卓君(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副教授)
活動組組長 陳宏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出版組組長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公關組組長 江淑真(東海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會員組組長 阮孝齊(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總務組組長 黃重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碩士生)
2018/10/01 2018 跨:教育領域的連結與創新 國際學術研討會 報名資訊
(一) 會議時間:2018年10月26日(五)、10月27日(六)
(二)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國際會議廳202室
(三) 指導單位:教育部、科技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四)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社團法人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五) 研討會主題:
1. 教育領域跨域連結與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2. 課程、教學、評量與教師專業跨域連結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3. 教育與學校治理跨域連結與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4. 國際教育與跨國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六) 主題演講
1. Dr. Kenneth Wong(美國布朗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Brown University)
2. Dr. Eric Camburn(美國密蘇里大學都市教育研究中心主任,University of Missouri)
3. Dr. Eiichi Aoki (日本東北大學副教授,Tohoku University)
4. 李安明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七) 2018縣市教育力海報展
(八) 2018縣市首長候選人教育政見論壇
※有報名者將提供研討會大會手冊。
會議時間:2018年10月26日(週五)至10月27日(週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
徵稿主題:
教育領域跨域連結與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課程、教學、評量與教師專業跨域連結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教育與學校治理跨域連結與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國際教育與跨國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實務作為
重要時程:
摘要繳交日期:2018年7月15日前
通知錄取日期:2018年7月20日前
全文繳交日期:2018年10月1日前
第五屆理事長
李安明理事長(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第五屆理事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林輝理事(教育部督學兼執行秘書)
吳政達理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
李安明理事(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汪履維理事(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
林明地理事(國立中正大學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新發理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張民杰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張志明理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
張明文理事(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
張慶勳理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彭富源理事(台中市教育局長)
黃宗顯理事(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潘慧玲理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
謝文全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龔雅雯理事(新北市政府參事)
第五屆監事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如哲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林繼生監事(開南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暨招生委員會總幹事/國立武陵高級中學前校長)
洪仁進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許添明監事(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楊思偉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前校長)
第五屆秘書處人員
秘書長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副秘書長 謝傳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副教授)
活動組組長 謝卓君(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副教授)
出版組組長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會員組組長 江淑真(東海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公關組組長 張炳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總務組組長 王辭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碩士生)
2015/10/24 2015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發展與產學合作
2015/11/27 ~ 2015/11/28 歡迎踴躍參加
研討會時間:104年11月27、28日
地點: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網站連結 (點選進入)
議程連結 (點選進入)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配合本次研討會,於11/28(六)上午11:00,
辦理桃竹苗區地方教育發展論壇,主題為「提升地方教育競爭力」,
廣邀會員及有興趣的朋友們到場參加!
研討會簡介
「2015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發展與產學合作」,是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改制為教育大學之後,教育學院每年所規劃辦理之學術研討會,今年更邀請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所一同合辦,以增進兩校學術交流。本研討會的主軸在於思考教育創新相關議題,並同時探討教育發展及產學合作之創新作法。本研討會歷屆均邀請國內外著名之專家學者蒞臨演講,提供與會者擴展研究視野及進行學術交流的平台。同時本研討會涵蓋了師資培育、中小學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運動科學、教育心理諮商、人力資源、與數位學習科技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在研究分享的過程之中,不斷地嘗試將各種創新科技、課程設計、教學活動、與教學理論,應用於教學環境之中,期望以跨領域結合的方式,激發出多元化的知識傳承機會。
本研討會另一個主軸是產學合作的相關議題,因此在研討會論壇中也規劃與會來賓與產業界人士進行對話與意見交流,期望在探討產學合作的可能方式之外,也能激發出創新教學的新思維。此外,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具有培育國內師資的責任,本研討會的舉辦也正是希望能提供國民小學、幼兒教育、以及特殊教育之在職教師與職前教師觀摩及研習的機會,期望透過論文發表、壁報展示、以及工作坊的形式能激盪出創新的教學策略與思考模式,發展出教學的新風貌。
本次研討會除了繼承過去歷屆會議之議題外,進一步加強也增加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翻轉教室」以及「產學合作創新」等主題。其他主要的議題還包括:工商心理發展與產業創新、人力資源與創新管理、十二年國教相關議題、運動健康與休閒相關議題、幼教產業經營、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之創新、教師領導與專業發展、正向領導與管理以及新世代的學習與科技議題…等等,研討會的成果預期將可以促進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於相關領域研究的發展及知識。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二位國外著名專家和學者就教育發展以及產學創新上的應用等相關議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辦理5場論壇邀請國內有經驗與專精的學者、現場教師、與業界菁英,提供與會者進行交流之機會。此外,亦辦理6場工作坊進行研習。除專題演講、論壇與工作坊之外,本研討會並提供國內、外學者和研究人員發表學術研究成果及增進資訊交流的機會。
第四屆理事長
李安明理事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第四屆理事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如哲理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吳政達理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
李安明理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汪履維理事(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
林明地理事(國立中正大學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新發理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張志明理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
張明文理事(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
張素貞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張慶勳理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許添明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彭富源理事(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培訓發展處處長)
黃宗顯理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潘慧玲理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謝文全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第四屆監事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奉儒監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繼生監事(開南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暨招生委員會總幹事/國立武陵高級中學前校長)
洪仁進監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黃昆輝監事(臺灣團結聯盟主席)
楊思偉監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前校長)
第四屆秘書處人員
秘書長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副秘書長 謝傳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副教授)
活動組組長 張民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總務組組長 謝卓君(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出版組組長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會員組組長 鄭淑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公關組組長 張炳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2014/09/21 縣市教育力與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
2014/10/3 ~ 2014/10/310/4歡迎踴躍參加!
會議時間:103年10月3、4日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大樓二樓202國際會議廳、三樓第一會議室
報名連結:http://www.cere.ntnu.edu.tw/news/?mode=data&id=365
自教育基夲法、地方制度法公布實施後,縣市政府已成為國民教育辦理的主體,各縣市政府教育辦理狀況,不但影響縣市教育力,更直接衝擊國家整體教育表現。國民教育為教育根本,國家教育品質與均等狀況,直接受到縣市教育表現的影響,是以關心縣市政府的教育力,至為重要。
縣市成為國民教育主體,有相當多優點。首先縣市教育施政教能貼近地方的實際狀況,回應地方教育需求,與中央集權式的教育相較,彈性與回應性更大。其次,縣市教育發展會因為分權化而更為多元,將可使得臺灣教育更多采多姿。第三,縣市成為教育主體,關心地方教育發展的動機較高,更有意願與決心辦好地方教育,以有利縣市整體發展,依此邏輯可以預見縣市教育將會有更良善的發展。這也是分權化運動的理想。
然而縣市成為教育主體也會帶來新的危機。首先是縣市條件差距過大,部份縣市人力財力不足,在教育推動上較無力,其他縣市(如五都)財力人力較佳,教育也會有較好之發展,縣市條件差異所帶來的教育落差,會使國家整體教育表現呈現危機。其次,縣市政治系統對教育的投入不一,一般假設縣市首長會投入教育,但研究的結果卻顯示教育不見得是縣市首長施政的重點,甚至教育常是服務政治,而非政治服務教育,致傷害縣市教育的發展。對於縣市教育表現需要有效評估與監督,方能促進教育良善發展。
不過究竟縣市政府的教育表現應如何理解與評估,國內對這方面的探討很少,擬定了不當的評估方式,將有幾項危險,首先是無法正確的展現縣市政府的教育表現,其次是錯誤的指標無法發揮引導縣教育良善發展的功能,反而可能會誤導,甚至妨礙縣市的教育發展,讓縣市將精力經費錯置。
國內關心教育發展的學者,已經指出縣市政府教育力指標建構的重要性[1]。親子天下雜誌[2]更以縣市政府教育力為主題,進行調查分析,剖析縣市政府教育力的差異,成功吸引各界關注縣市政府在教育上的努力與表現。這些倡議與作為對於督促縣市政府辦好教育工作,相當有幫助。不過國內探討縣市政府教育力的相關研究仍只具雛型,亟需更多人力資源投入,透過研究與研討,釐清縣市政府教育責任,建置政府教育力指標,以及相關評估建置,使得縣市教育施政能在指標引領下,獲得良善的發展。
本年為教改20年,也是教育基本法公佈滿15年,教育改革與分權化運動,為地方教育帶來那些發展與成就?又有那些待解決的問題?改革20年,分權15年,正是駐足檢視與反省的好時機,也才能釐清未來地方教育應興應革之處。
為此,主辦單位特籌劃「縣市教育力與教育發展研討會」,探討縣市教育力的內涵、表現、以及縣市教育發展的展望,期將研討成果提供相關單位參考,以奠立臺灣縣市教育發展良好基石。
聯絡方式與電話:葉珍玲老師、董泓志先生
TEL:(02)7734-3668,(02)7734-3856
2014/09/21 會訊第22期
2014/05/06 「縣市教育力與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
指導單位
教育部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合辦單位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研討會主題
(一)縣市教育發展之現況、成就與挑戰
(二)縣市教育力之內涵與評估
(三)縣市教育力提升之策略與作法
(四)其他相關之主題
會議時間:民國103年10月3-4日(五-六)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徵稿方式
(一)中、英文之文章皆可。
(二)本研討會採摘要審查制,中文撰稿者以1,000字為度,英文撰稿者以600字為度。摘要內容須包含以下內容:
1.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或分析策略;
3.初步研究發現或全文撰稿構想;
4.預期研究貢獻;
5.初擬之論文大綱。
(三)相關投稿資訊請參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網址,本次研討會一律採線上投稿,請先加入中心會員,選擇投稿子題,填妥投稿資訊後上傳論文摘要(請上傳「.doc檔」Word2003之版本)。
(四)論文摘要截稿日期:民國103年6月15日
重要日期
摘要截稿日期:103年6月15日
審查結果公告:103年6月25日
全文截稿日期:103年9月10日
研討會網址:請逕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網站參閱。
聯絡方式與電話:葉珍玲老師、董泓志先生
TEL:(02)7734-3668(02)7734-3668,(02)7734-3856(02)7734-3856
E-mail:taled2008@gmail.com
2014/04/19 敬邀參與「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系列活動
時值台灣教育改革二十周年之際,為對這二十年的各項教改事務,進行更詳細的省視及回顧,作更深一層之討論與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與中國教育學會訂於2014年11月14至15日在師大教育學院大樓二樓國際會議廳合辦「教改二十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並將分享教育改革經驗,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本次研討會,主要是想集思廣益檢視二十年來臺灣教育改革引發爭議的諸多問題,例如多元入學、十二年國教、流浪教師、青年失業、高教競爭力、城鄉教育落差等等,提出建言,重啟臺灣教育改革的新頁。
研討會14日開幕當天,特別邀請前中央研究院院長,目前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李遠哲院士進行主題講演,講演主題為「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同時,主辦單位亦邀請三位知名的國際學者發表專題講演,分享教育改革經驗,包括芬蘭赫爾辛基大學Kari Kantasalmi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研究學院李榮安教授與香港教育學院前副校長鄭燕祥教授。會議將有來自四個國家二百餘位學者、教育行政工作者、教師、研究生與關心台灣教育改革的社會人士共同參與。
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訂有八項會議子題:一、各級各類教育改革,二、全球化與教育改革,三、多元文化與教育改革,三、多元文化與教育改革,四、社會正義與教育改革,五、政治社會化與教育改革,六、教育評鑑與教育改革,七、教育改革中的懸缺議題,八、其他相關議題,14日至15日為期兩天的會議形式多元,包括專業論壇對話、論文發表、青年論壇、評議討論等,期臻學術交流之目的,增益國內外教育學術研究與發展之接軌。
若欲進一步瞭解研討會相關資訊,請至「教改二十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網站http://www.ed.ntnu.edu.tw/IS/?id=1248查詢。
資料來源:教育學系提供
大會議程
第一天議程:103/11/14(五)
時間
會議內容
08:30~09:00
報到
09:00~09:20
【開幕式】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大會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張建成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甄曉蘭主任 貴賓致詞:教育部林思伶政務次長、國家教育研究院曾世杰學術副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國恩校長
09:20~10:20
【主題講演I】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張國恩 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主講人:李遠哲 院士(中央研究院) 講題: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
10:20~10:40
茶 敘
10:40~11:40
【主題講演II】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許添明 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主講人:鄭燕祥 副校長(香港教育學院) 講題:全球化下教改的再發展:趨勢與挑戰
【主題講演III】 演講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王如哲 校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主講人:李榮安 院長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講題:教育技術的教學應用與反思: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的經驗
10:40~12:10
【教育社會學論壇】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蘇峰山 主任(南華大學) 引言人: 賀曉星(南京大學)/「殘疾」的教育改革與教育改革的「残疾」:非政府組織聾教育項目的個案研究 張榮興(國立中正大學)/臺灣聾人語文教育的觀察與省思 與談人:張恆豪(國立臺北大學)
11:40~13:00
午 餐(3樓)
13:00~14:30
【高等教育論壇】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楊國賜 名譽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與談人:王如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戴曉霞(中華大學)、楊 瑩(淡江大學)
【教育社會學論壇】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梁忠銘 教授(國立臺東大學) 引言人: 胡金平(南京師範大學)/「本科化」抑或「被本科化」:中國大陸小學教育專業「升格」歷程的回顧 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臺灣小學師資培育政策變革的分析—Margaret Archer形態生成理論的考察 與談人:程天君(南京師範大學)
【議題討論:擺盪在國家控制與市場化的台灣師資培育發展 I】 綜合教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王秋絨 教授(育達科技大學) 發表人:劉語霏(中國文化大學)、楊洲松(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楊深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黃嘉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黃柏叡(中國文化大學) 與談人:鄭勝耀(國立中正大學)
14:30~14:50
茶 敘
14:50~16:20
【教育社會學論壇】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沈姍姍 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引言人: 高水紅(南京師範大學)/中間階層與基礎教育均衡化改革 許殷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階級、家庭與教育成就—臺灣近二十年來教育研究的回顧和省思 與談人:周宗偉(南京師範大學)
【議題討論:擺盪在國家控制與市場化的台灣師資培育發展II】 綜合教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馮朝霖 教授(國立政治大學) 發表人:梁忠銘(國立臺東大學)、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蘇永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鄭勝耀(國立中正大學) 與談人:黃嘉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論文發表I】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秦夢群 所長(國立政治大學) 發表人: 劉源俊(東吳大學)/ 1994—臺灣教改的轉捩年 林逢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詩性思維匱乏的教育改革 張慧真(香港浸會大學)/香港高中通識教育科的知識觀:從正規課程到空無課程 鄭崇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教育新亮點—教改20年的「績效價值」分析
【論文發表II】 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湯志民 院長(國立政治大學) 發表人: 楊 瑩(淡江大學)/我國高等教育受教機會公平性之探討 葉坤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Kerr論新世紀高教校長之領導及對臺灣高教治理之借鑑 許為天(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新高中教育改革的分析:從政治場景到文本制定 林明地(國立中正大學)、梁金都(彰化縣西勢國小)/國小校長解決問題的認知架構分析
16:20~17:50
【教育社會學論壇—綜合座談(教育改革與教育社會學研究)】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姜添輝 教授(國立臺南大學) 引言人: 陳伯璋(國立臺南大學)/臺灣近年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前瞻 張建成(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社會學與教育改革研究 與談人:賀曉星(南京大學)、胡金平(南京師範大學)、程天君(南京師範大學)、高水紅(南京師範大學)、周宗偉(南京師範大學)、梁忠銘(國立臺東大學)、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沈姍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許殷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論文發表III】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單文經 教授(中國文化大學) 發表人: 單文經(中國文化大學)/課程統整改革20年:杜威會怎麼看? 曾大千(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基本法之發展脈絡與未來展望 崔晶盈、陳濤(香港中文大學)/從課程轉化層次看香港中學中國語文課程改革 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描繪臺灣教育改革論述:社會地圖學的應用
【論文發表Ⅳ】 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林建福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人: 游振鵬(中國文化大學)/從H. Arendt與P. Ricoeur的權威概念省思我國教育改革之「反權威」意涵 劉蔚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改論述的歷史經驗分析—以近代中國推動兩個外國教學法為例 薛雅慈 (淡江大學)、周志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改20年我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法制之發展:回顧與前瞻 蘇進棻(國家教育研究院)/師資培育教育改革20年的回顧與前瞻
【論文發表Ⅴ】 綜合教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曾世杰 副院長(國家教育研究院) 發表人: 李玉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知行統整培育公民素養:從杜威對職業教育之思辯論十二年國教新課程 張炳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公平性之檢視 郝永崴、李玉馨、許殷宏、湯仁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培生之教師專業知識調查研究 劉虹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發展脈絡
第二天議程:103/11/15(六)
時間
會議內容
08:30~09:00
報到
09:00~09:50
【教育研究與發展論壇】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柯華葳 院長(國家教育研究院) 與談人:鄭燕祥(香港教育學院)、李榮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 演講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張建成 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 頒獎人:吳思華 部長(教育部)、張國恩 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伍振鷟 名譽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與會人員: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學會理事長、各學會受獎人
09:50~10:10
茶 敘
10:10~11:40
【部長論壇】 演講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伍振鷟 名譽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與談人:郭為藩 名譽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黃榮村 董事長(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吳清基 總校長(臺灣教育大學系統)
11:40~13:00
午 餐(3樓)、中國教育學會會員大會(9樓)、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會員大會(9樓)
13:00~14:00
【主題講演IV】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張建成 院長(中國文化大學) 主講人:Kari Kantasalmi 教授(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講題:Reforms and Organization Boundary Issues: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in Finland
13:00~14:30
【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縣市觀點論壇】 演講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潘慧玲 所長(淡江大學/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 與談人:曾憲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前局長)、張志明(國立東華大學/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彭富源(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苗栗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
【課程教學論壇】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黃光雄 名譽教授(國立中正大學) 與談人:歐用生(臺灣首府大學)、陳伯璋(國立臺南大學)、蔡清田(國立中正大學)
14:30~14:50
茶 敘
14:50~16:20
【校長學論壇】 演講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陳木金 主任(國立政治大學) 與談人:林文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洪啟昌(國家教育研究院)、薛春光(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楊美伶(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
【教育改革中構築的主體、意義與關係—台北市跨校教師共同備課經驗之專題論壇I】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甄曉蘭 主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與談人:高中國文科履行者成員、高中英文科Engcredible成員、高中自然科話學思享佳成員
【論文發表Ⅵ】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高新建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人: 侯一欣、高新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縣市推廣課程於學校實施的影響因素:以新北市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為例 王前龍、卓勤怡(國立臺東大學)/研究所教育擴張下取得碩士學位原住民專門人才獎勵人數預測模式—人才查詢系統民國88~103年資料初探 顧瑜君、許宏儒、吳明鴻、黃筱瑩(國立東華大學)/漂流作為一種教育人類學圖像及五味屋的另類教育實踐 胡家珮、張明麗(國立東華大學)/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學生面對領取獎學金附加條件困境之探討
【青年學者論壇Ⅰ】 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唐淑華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人: 林佳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衝撞中前進─國中音樂資優生的求學之路 顏惠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中國文科差異化教學實踐之基礎—理解學生的閱讀歷程及其影響因素 張天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師資培育政策與課程之檢討與展望-從師培課程之教師專業能力指標與企業所需的核心就業能力指標談起 邱建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們協同共學(Lesson Study)之探究
16:20~17:50
【教育改革中構築的主體、意義與關係—台北市跨校教師共同備課經驗之專題論壇Ⅱ】 第一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3樓 主持人:卯靜儒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與談人:林雅婷(高中國文科履行者召集人)、李宜樺(高中英文科Engcredible召集人)、藍偉瑩(高中自然科話學思享佳召集人)、林子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佩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卯靜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青年學者論壇Ⅱ】 國際會議廳/教育學院大樓2樓 主持人:黃純敏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人: 謝映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形塑:以國中階段為例 陳淑娟(國家教育研究院)、陳盈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初探偏遠學校推動弱勢教育政策之影響要素—網絡治理觀點 張堯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改與高中校本課程變革-以某高中為例 孫以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中公民與社會科中多元文化課程之發展與現況
【青年學者論壇Ⅲ】 會議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周愚文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發表人: 陳玟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捕捉隱默的力量—學習領域課程小組教師課程決定的反思實踐個案研究 李至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會主義或專業主義:我國教師組織定位演變之探討 劉名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公開對教育改革政策影響之研究—以教育長期資料庫為例 康瀚文(亞東技術學院)、林佳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失落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學生學習成就低落的可能成因
【青年學者論壇Ⅳ】 綜合教室/教育學院大樓9樓 主持人:洪仁進 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發表人: 黃稽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高等教育之爭創一流與市場化迷思與省思 宋健誌(臺中市立清水國民中學)、湯仁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從學生觀點探究國中公民科教學議題 謝文瑾(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從學雜費調整觀點來談高等教育品質的提升 崔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從保守主義看教育改革中的市場化論述
※承辦單位將依與會者需要提供托兒服務。
第三屆理事長
潘慧玲(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第三屆常務理事(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李安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林新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謝文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第三屆理事(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如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汪履維(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前處長)
林明地(國立中正大學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教務長)
張志明(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
張明文(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
張慶勳(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許添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彭富源(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培訓發展處處長)
黃宗顯(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楊振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蔡清華(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副校長)
第三屆常務監事(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黃昆輝(臺灣團結聯盟主席)
第三屆監事(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李新鄉(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林繼生(開南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暨招生委員會總幹事/國立武陵高級中學前校長)
楊思偉(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前校長)
祕書處人員
秘書長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副秘書長 魯先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活動組組長 張民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總務組組長 張素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出版組組長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會員組組長 鄭淑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2012/04/18 「邁向學習領導」學術研討會暨「十二年國教」地方教育論壇
「邁向學習領導」學術研討會
活動時間:2012年6月1日13:00~17:30
2012年6月2日08:40~17:30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三樓第一會議室
活動議程:下載議程
線上報名:點此報名
地方教育論壇
桃竹苗場: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與特色招生比率之衝擊與因應
活動時間:101年5月12日(六)13:30~17:50
活動地點:新竹市東門國小教師研習中心三樓演講廳
活動議程:下載
線上報名:點此報名
中彰投場:十二年國教的作法與前瞻
活動時間:101年5月12日(六)下午13:20~17:20
活動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會議室〈A106〉
活動議程:下載
線上報名:點此報名
雲嘉南場:十二年國教議題論壇--地方政府與學校的因應策略及挑戰
活動時間:2012年5月12日(六)13:30~17:30
活動地點:南台科大人文社會學院大樓(N107研討室)
活動議程:下載
線上報名:點此報名
高高屏場:2012年地方教育論壇:十二年國教面面觀
活動時間:101年5 月26日(六)8:30-12:30
活動地點: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視聽教室
活動議程:下載
線上報名:點此報名
※本系列活動皆採記教師及公務人員研習時數
※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各項活動前三天截止。
指導單位:
教育部
主辦單位: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
導研究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立暨南國際
大學教育學院、南台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
育學院、社團法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屏東縣校友會、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實習輔導處
協辦單位: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桃園縣政府教育處、苗栗縣教育局、全國家長
團體聯盟、新竹市家長會聯合會、新竹縣家長會聯合會、桃園縣家
長會長協會、苗栗縣國中家長會聯合會、國立武陵高中、中台科
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南大學教育學院、國立中正大學教
育學研究所、屏東縣政府教育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屏東縣教育會
承辦單位:
光啟高中、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台科技大學人
文社會學院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屏東縣長榮百合國民小學
2012/03/15 邁向學習領導學術研討會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二、主辦單位: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三、會議主題:
(一)學習領導的概念與策略
1. 學習領導的意義與理論
2. 學習領導的策略與作法
3. 學習領導的指標與績效責任
4. 學習領導的創新作法
(二)促進學生學習的教育領導
1. 縣市政府教育領導與學生學習
2. 校長領導與學生學習
3. 教師領導與學生學習
(三)十二年國教下學習領導的新局與挑戰
1. 十二年國教下學習領導的規劃與挑戰
2. 十二年國教對各級教育辦理的衝擊與因應
3. 中央、地方與學校在十二年國教下學習領導的分工與職責
四、會議時間:101年06月01日(星期五)-101年06月02日(星期六)
五、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大樓 二樓國際會議廳
六、徵稿方式
本研討會採摘要審查制,中文撰稿者以1,000-2,000字為原則,英文撰稿
者以500-1,000字為原則,摘要內容須包含:1.研究動機、目的或背景說明
2.研究方法或分析策略3.初步研究發現或全文撰稿構想4.預期研究貢獻
5.初擬之論文大綱
七、引言格式
引言全文以10,000~16,000字為限,文稿需以Word 6.0以上版本繕打,並以E-mail 傳送(信件標題註明繳交論文全文)。引言文稿於會後,經修訂後,擇優刊登於學會之會訊或他日集結成書。
八、截稿日期
101年03月23日(星期五)
九、審稿方式
論文審查於101年03月27日(星期二)前完成並通知結果,凡通過審查者,請於101年05月11日(星期五)前送交全文,包括︰論文題目、中文摘要、關鍵字(2-5個)、個人基本資料(引言人姓名、學歷、現職、地址、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信箱等)。
十、投稿信箱:taled2008@gmail.com
十一、研討會網址:請逕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網站參閱。
十二、聯絡方式與電話:董泓志 先生
TEL:(02)7734-3856
E-mail:taled2008@gmail.com
2012/03/09 學會宗旨
本會宗旨如下;
一、探討地方教育問題,建構地方教育發展之理論與實務基礎。
二、結合決策者與實務者,研擬有效地方教育發展策略。
三、建構地方政府之溝通平台,提升地方教育發展。
四、促進地方與中央政府積極互動,共謀地方教育發展。
五、透過系統性探討與研究,扮演地方教育發展智庫。
六、傳播地方教育發展研究成果與實務改進經驗,促進國際交流。
2012/03/09 第二屆理監事及秘書處人員
理事長
潘慧玲(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
理事
王如哲(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副院長)
李安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兼任系主任)
汪履維(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講師)
林天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
林明地(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教授兼任所長)
林新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張明文(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
張慶勳(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兼任教育學院院長)
許添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兼任系主任)
彭富源(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培訓發展處處長)
黃宗顯(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兼任教育學院院長)
楊振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兼任教育學院院長)
蔡清華(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謝文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名譽教授)
監事
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李新鄉(南台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林繼生(國立武陵高中校長)
黃昆輝(台灣團結聯盟主席)
楊思偉(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祕書處人員
秘書長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副秘書長 魯先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活動組組長 張民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總務組組長 張素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專任助理教授)
出版組組長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會員組組長 鄭淑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
2012/03/06 第18期會訊
2012/03/06 學術研討會系列
2009.07.06-07 教育典範與地方教育發展研討會
一、教育治理典範的對話與反省
二、地方教育發展典範的對話與反省
三、課程與教學典範的對話與反省
四、教師評鑑與教師專業發展典範的對話與反省。
2009.07.05-06 五都十七縣後的地方教育治理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一、五都十七縣後的教育治理變革與挑戰
二、五都十七縣後的教育發展議題
三、中央、五都與十七縣教育課責議題
2012.06.01-02日 邁向學習領導學術研討會
一、教育領導者的工作環境現況、挑戰、限制與可能性
二、教育領導在學習共同體推動上的角色與作法
三、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務
四、推動學生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務
五、家長與教師學習共同體
地方教育論壇系列
2010.01.09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地方教育發展議題的社群觀點
2010.01.16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縣市合併願景民間論壇
2010.03.06
國立武陵高中-桃竹苗地方教育論壇
2010.04.10-11
宜蘭縣立復興國中-宜蘭縣教育會議
2010.05.1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大臺中合併升格之教育事務地方教育論壇
2012.05.12
新竹市東門國小-桃竹苗: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與特色招生比率之衝擊與因應
2012.05.1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彰投:十二年國教的作法與前瞻
2012.05.12
南台科技大學-雲嘉南:十二年國教議題論壇--地方政府與學校的因應策略及挑戰
2012.05.26
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高屏:2012年地方教育論壇:十二年國教面面觀
理事長
謝文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理 事
王如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李安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汪履維(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講師)
林天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
林明地(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新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張志明(花蓮縣副縣長)
張明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張新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張慶勳(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許添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黃宗顯(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楊振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潘慧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監 事
楊思偉(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校長)
林繼生(國立武陵高中校長)
李新鄉(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所長)
游春生(宜蘭縣南澳高中校長)
李奉儒(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所長)
秘書處成員
秘 書 長 王麗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副秘書長 魯先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秘書組長 林威志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活動組長 張民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總務組長 張素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地方教育輔導組助理教授
出版組長 馮丰儀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政所助理教授)
會員組長 鄭淑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