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建置中。
2000年由德國的醫學生第一次舉辦泰迪熊醫院,由小朋友扮演玩偶的家長,而玩偶扮演的是病人,醫師、藥師則分別由醫學生、藥學生來扮演。這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3~7歲的小朋友能夠對醫院和疾病有更多的認識,並且在遊戲中瞭解到看醫生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在德國第一次舉辦後,成效卓著,因此陸陸續續在德國國內以及世界各地開始舉辦泰迪熊醫院,世界醫學生聯盟近年來也盡力於推廣此活動。
藉由遊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對於醫院、診所有進一步的認識,消除小朋友對於醫師、看病的恐懼;也讓藥學生能夠培養與小朋友的溝通技巧,從中訓練與病人相處的方式。
泰迪熊藥局和常見的傳染病結合,課程中所提及的傳染病, 有結膜炎、腸病毒、腸胃炎、過敏、流行性感冒、登革熱等。小朋友在此課程中會扮演家長,帶著自己最愛的娃娃去看病、拿藥,藉此消除他們對看病的恐懼。
熔岩燈的原理很簡單,底座內有顆大功率(40-60W)的燈泡,瓶身由密封玻璃瓶製成,其內含有透明的液體與半透明的彩色液蠟。室溫下液蠟的密度略高於液體,使未加熱的液蠟靜止於下方,然而液蠟加熱後,密度又略低於透明液體,加上熱對流的現象,使液蠟有如熔岩般不斷地上下運動。另外有些廠商會在液蠟內,放一個螺線環彈簧(類似彈簧繞成圓圈圈的形狀),來改變液蠟變化的效果。 讓小朋友製做出屬於自己的熔岩燈帶回家收藏,也對"浮力"有基本的認知以及了解到小蘇打粉加入檸檬酸會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原理。
我們帶著小朋友用兩個紙杯以及幾條橡皮筋就能做出好玩又有趣的迴旋紙杯。小朋友還能在紙杯上畫畫,做出專屬於自己的迴旋紙杯呢!利用活潑生動及較簡單的教學方式,來介紹白努力定律是迴旋紙杯的原理之一,讓小朋友在實做中學習知識。我們也帶著小朋友到空教室試玩自己的迴旋紙杯,並且分隊進行比賽,讓這個課程更添加樂趣。
一層一層疊上的色彩,就像是彩虹一般,運用密度的原理,將不同密度大小的食鹽水加入不同的顏色,再用滴管、試管等實驗器具,依密度大加到密度小,使得密度大的食鹽水沉於底下,而密度小的食鹽水浮於上層,如此,美麗的彩環就誕生啦~~~
跳跳板為什麼可以跳來跳去的呢?!利用橡皮筋的彈力帶著板子往桌面一拍,就是因為“這一拍”的力道,使得桌子給予板子一個“反作用力”,才能讓跳跳板彈跳起來。而我們生活中也正是因為有這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才能夠做很多事,像是走路,划船…等等的。運用反作用力而能彈跳的跳跳板,不妨來試做一個看看吧~~~
身為藥學系的學生,用藥相關的課程勢必是不能少的。而〝用藥安全〞課程便教導小朋友許許多多有關於此的知識。先以各行各業為開頭,導引出藥師這個職業,接下來便開始介紹藥師的工作場所、藥師的工作職責,之後則是藥品的相關知識,例如藥袋的認識、藥品的劑型、藥品的保存方法、用藥迷思等。雖然內容稍微有些難度,但透過好玩的遊戲設計和小小劇場的互動,相信小朋友也學到了很多!
除了上述有趣的課程外,經典的衛教課程也是不可少的!經典的課程例如:視力保健、口腔保健、菸害防制、健康體位等,這些課程雖然看似陳腔濫調,卻提供了我們最基礎的衛生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而知識日新月異的累積和更新,只要時時保持求知的心態,這些課程還有許多可以發揮的地方,再次注入不一樣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