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521丹鳳山軍艦岩(後山)植調
圖文:山艾
1110521丹鳳山軍艦岩(後山)植調
圖文:山艾
今日因有線上研討會,故分上下午調查,適逢24節氣小滿,天氣陰天,趁周日可能轉雨前完成例行任務。
本日鳥況與蝶況甚佳(軍艦岩米飯花上有見到紫斑蝶,另橙帶藍尺蛾族群有擴大趨勢)。
植物繁殖物候亮點摘要:山徑沿途桃金孃、野牡丹(花朵裡常出現台灣琉璃豆金龜和細微黑花金龜兩種昆蟲)盛花,本地較稀少的山月桃始花,優勢種山紅柿和零星稀少的米飯花與臺灣楊桐盛花期近尾聲,相思、野桐也開始結果,車桑子果實始熟轉色像掛了許多美麗的荷包蛋,大頭茶果實發育中,刺杜密結果是三年來第一回觀察到,結果率甚低(前兩年開花後完全無果)。
丹鳳大鐵塔水池還是有數個外來種阿斑卵泡,上回只用長樹枝是有清除一些,但難收防治成效,實在應該把自製工具扛上來執行才行;觀察清單唯一的一株裏白忍冬還在開花竟遭人刻意折損,令人遺憾,整座山只知還有另一處有分布,開頭照片是早先人為栽植的外來樹種大葉桉落葉竟呈現齒輪狀葉緣、某種渦蛛的蜘蛛網隱帶。
下午老爸老媽上來散步,回程一同前往拜訪位在溪山解說秘境路線上的木荷母樹,三年前五月下旬拍到開花後,就一直未再持續記錄(位置甚至是後來為重新找到她、走了多次才確認),推估開花期在每年在五月上旬(始花)到六月上旬(終花),現在其實還有約5%的花苞未開,另外這株木荷母樹下只有一株小苗,更新情況極不佳,且非軍艦岩一帶特殊環境(甚至是台北盆地)自然分布之適生物種,無法排除人為栽植可能,不過在海拔如此低的自家後山就能與本島山中原始林巨靈邂逅,當真是應該珍惜的。
相簿最後分享的是自家(奇岩)後山壁的壯觀酸藤和毬蘭。
※註1:大頭老師說,當年跟楊國禎老師在陽明山調查,在中山樓附近的確有港口木荷的族群,港口木荷有機會從陽明山下到軍艦岩,但這株是木荷。天然木荷喜歡潮濕環境且成群出現,軍艦岩無此環境,此株應是人為栽種。順請參考楊國禎老師很多年前寫的《木荷-台灣中海拔闊葉林中的巨靈》。
※註2:隔日清晨再度前往後山只為了用像大相機拍攝木荷,兩日來估計共檢了30根菸蒂頭(含數個包裝)、10個空寶特瓶及數個糖果紙屑,倒是棄置的口罩變少了,也許有其他志工也在幫忙清,環境教育是漫長的路,也只能從己身做起。
※註3:陽明大學校園原先為研究室和宿舍的舊樓房區打掉重來之後,竟然變成一大片水泥停車場,凸顯校方對於綠色永續的政策十分貧乏,若該地能夠串連原有樹木綠帶,是很棒的空間。
鈴鐺似的米飯花,開起來非常狀觀。
臺灣楊桐的葉相普通,花卻甚為可愛。
細微黑花金龜鑽進野牡丹的花朵裡,是要吃飯?還是想睡覺?
車桑子果實始熟轉色,像掛了許多美麗的荷包蛋。
刺杜密果是三年來第一回觀察到,結果率甚低(前兩年開花後完全無果)。
木荷並非本區自然分布的植物,人為栽植嗎?
陽明大學把研究室和宿舍的舊樓房區,改建成水泥停車場,凸顯校方對於綠色永續的政策十分貧乏,若該地能夠串連原有樹木綠帶,會是很棒的空間。
最近雙北郊山最顯眼的就是它---酸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