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710山艾論文致謝辭
前言:
這是山艾碩士論文的感謝文,由於論文電子檔預計2022元旦才會公開,所以先抽出來、並加上「論文附錄-植物名錄」公布於此,以向大家表示感謝之意,文中關於本組的部分,特以粗體字呈現。
本文:
儘管在學歷不值錢的今日,過了而立之年才取到碩士學位實不值一提,然而對一個大學非本科系,預官退伍後即投入職場,又經過數年自我成長與探索歷程,才總算找到真正渴求知識與志向的我而言,絕對是一趟不可思議的奇幻旅程。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 鄭舒婷博士,在我僥倖以甲組第一名考上臺大森林所,卻對研究方向毫無頭緒時,願意讓我加入永續生態系經營研究室,並鼓勵我運用自己與荒野志工前輩們在大崙尾山累積的植物物候資料,探討氣候變化對物候的影響。在 鄭老師以身作則之高標準要求與用心指導,且以學生學習權益為優先考量的處處關照下,讓原先對生態學研究及科學寫作生疏的我,不僅能在民109年中華林學會論文口述發表(森林生態服務價值組)中獲得第三名,更能準時在兩年內完成碩士研究。
然而研究過程並非順遂,碩一下學期,由於物候資料分析不易,當我對研究進展感到焦慮而鄭老師也建議可詢求其他領域老師建議時,在學姐 陳怡秀博士引薦下,我幸運找到了長期進行福山雨林生態研究的 張楊家豪博士,感謝 張楊老師的耐心提點並慷慨分享物候研究經驗及分析所需程式碼,我才得以跨越障礙、完成最棘手的物候時序資料分析。十分感謝在百忙之中願意抽空前來擔任口試委員並在過程中給予我許多專業建議與指導的老師們,使這篇論文更具參考價值,除了 鄭老師與 張楊老師,另兩位分別為: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的名譽教授 郭耀綸博士,以及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的教授 曾喜育博士,也感謝系辦人員:林建村、吳文統及董倫政先生等人在行政作業上的熱心協助。
研究過程中,尚得到許多老師的幫忙,在此致上深深的謝意:在專題研究過程提供寶貴建議的本系副教授 林增毅博士、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 澤大衛(David Zelený)博士及副教授 何傳愷博士等,在準備森林所入學考試期間提我參與都市林調查實務機會的本系副教授暨前林試所副所長 邱祈榮博士,以及曾在課堂上帶給學生對森林生態研究無比熱情、卻英年早逝的五木老師,始終沒能帶老師去大崙尾山看守城滿山紅,是心中的遺憾。也謝謝在研究過程中相互砥礪的研究室優秀夥伴(下依筆畫排列):又嘉、子洋、何勻、宏恩、房浩、東翰、柏蓉、楷智、嘉瑩、睿騏、巍中,以及其他研究室的柏豪、弘國、宗宸、書緯、創元、鎮泉(Desmond)和魏碩等。資質凡庸如我,能有機會向聰穎又才學淵博的大家學習,真是我的福氣,而開車載大家一起到玉峰秀巒調查收資料,更是難忘的出野外回憶。研究期間,承蒙科技部計畫「以整合生態系統模型協助環境變遷與價值衝突下之永續國土規劃」(MOST 108-2621-M002-010-MY3)支持,提供重要經費來源,在此一併致謝。
論文所使用的十年植物物候公民科學資料,屬於所有共同參與長期植物物候監測(植調)的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解說組、溪山組志工的成果,因此要向所有參與的伙伴表示謝意。
首先要感謝的當然是倡議及指導伙伴進行物候監測的蔡志忠老師(大頭茶),然後是十多年來參與的伙伴,但由於人數甚多,僅能就記憶所及列出部分感謝名單,如:黃陸霆(Mira變星)、卓昕岑(到手香)、陳碧芬(玉山圓柏)、吳惠慧(狒狒)、陳美惠(臺北樹蛙)、蘇崧棱(樹大棵)、王志良(臺灣欒樹)、侯雅文(金絲蛇)、王元才(蚯蚓)、陳雅惠(小螞蟻)、陳秀香(小水鴨)、蔡鴻生(深山竹雞)、林東慶(水獺)、任冠儀(招潮蟹)、張世傑(烏心石)、侯世芬(白花草)、方美晶(鴨蛋)、古淑玲(冠羽畫眉)、王慶玲(風鈴草)、林君紋(金絲燕)、翁玉美(麻雀)、吳巧雯(水筆仔)、陳建志(紅檜)、張淑玲(水晶蘭)、葉瑀玲(筆筒樹)和葉品沐(小筆筒樹)等伙伴等等,名單難免掛一漏萬,若有遺漏,還請海涵。
發生大崙尾山林相變更與十公頃造林爭議事件,凸顯公部門對於公有生物資源的經營計劃尚不夠公開透明,真心期盼未來主管機關在進行任何管理措施時,能傾聽荒野溪山組志工們累積多年的深入觀察經驗並參考其他公民團體建議,共同建立公私協力模式以尋求合理的經營管理策略,使都市珍貴的綠資源真正得以永續。
兩年碩士班時光飛逝,最後趕論文階段,每天早晨07:30到研究室,提水給我們在航測館前後小苗圃的樹苗滋灌,俯首凝視高大楓香、茄冬和黃梁木交織成的樹冠由嫩綠轉為蓊鬱蒼蒼,是每日的療癒時刻,遠處傳來綠鳩"呼~呼幽烏~"的叫聲,更是喜悅的來源。回顧這趟奇幻之旅,就好比:走一段前人走過的路,但只能用自己獨有的步伐與眼光,依循科學研究方法與精神,於所聚焦之命題上,以全新視野找出尚未被釐清或發掘的自然真實,並在這仍充滿未知奧秘的島嶼森林中,補上遺失的一片拼圖。最後,要感謝最親愛的家人:姑婆、父親、母親、仕軍還有思瑋,總是默默給予支持並包容我的任性,儘管兩年多來鮮少拿錢回家,假日也多往山裏跑,仍讓我無後顧之憂、安心完成學位,謝謝你們,僅此,致上最深、最深的感激,衷心盼望吾人鍾愛山林裡的山神與樹靈,永留長青、長在。
附錄:森林所碩論_大崙尾山植物十年物候(附錄).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