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26大崙尾山稜線+丹鳳軍艦岩後山植調
圖文:招潮蟹、麻雀、山艾
1110226大崙尾山稜線+丹鳳軍艦岩後山植調
圖文:招潮蟹、麻雀、山艾
====大崙尾山稜線====
今日天氣概況:寒流帶來幾乎全臺連續至少一周陰雨過後,迎接晴朗,山頂展望佳:臺北聖稜線清晰,鳥況回溫(頭烏線不少),也巧遇到一隻琉璃蛺蝶,早晚仍涼冷。
步道沿線許多被子植物陸續展葉或開花,適逢花期的主要有:構樹、大明橘(雨後幾乎落花)、豬腳楠、香楠(稍晚)、過山龍菊/斑鳩菊(稜線上去涼亭平台)、日本山桂花(不知背風側的臺灣山桂花開花了沒有)。展葉的就不少了,有特色的例如:野鴉椿、芒萁、燈稱花(初冒芽)、中華裏白、光葉柃木等。此外也記錄到杜英葉背的蟲癭。本次新增一株裏白饅頭果,位置方便觀察。三腳虌和狗骨仔都有很多芽體,大家總是疑惑到底是花芽或葉芽,答案其實往去年的相簿翻應該有,或者下回植調繼續觀察便可分曉。回程時在步道遇到台大昆蟲系學生三人組,看到停在玉葉金花前,隨口便問(考考),得到其為單帶蛺蝶或異紋帶蛺蝶幼蟲食草。
夥伴們也順道紀錄了去年不當伐林案現場某一塊小區域,約5*5平方公尺範圍內的小苗現況,人工栽植的台灣肖楠畢竟非本地固有種,可以發現到其生長適應不佳,除有些枯萎亦有傾倒者,前景不甚樂觀,倒是原生種小苗不少例如:白臼、白匏仔、紅葉樹、裏白饅頭果、筆羅子、山豬肝、三腳虌、裏白葉薯榔...等等(尚有外來歸化種:千年桐),也可見遭到砍伐的原有大樹萌孼者如:大明橘、橢圓葉赤楠、鐵冬青、山紅柿、茜草樹、江某...等等,慶幸還見到一株高大掛滿紅通通果實的冬青樹(不確定是否為鐵冬青、 臺灣糊樗恐無法如此高大),令吾人感動於原生種生命之強韌,也令人感慨不當政策造成的苦果竟是由珍貴的自然山林大地與精靈們默默承受。守城滿山紅今年芽體多且飽滿,令人期待今年花期是否再度能盛開。
====丹鳳軍艦岩====
午後再接再厲,獨自完成北投丹鳳軍艦岩後山植調,值得紀錄的是,丹鳳鐵塔下小水池,竟然聽見小雨蛙族群的交響曲,這是過去兩年來仔細觀察記錄未曾聽見的(直到去年都還在移除外來阿斑的卵泡),欣慰之餘也希望原生蛙類能夠逐漸回到這裡,捍衛固有領土。
另外,步道泥濘,越野單車族橫行,令保育志工不滿的原因很清楚,因他們的行為已經明確對步道造成一定程度損壞,卻不自知亦無法可管,呼應前陣子前輩金絲蛇在米粉道植調時遇到的越野機車族,究竟首都郊山步道能否從事這類危險活動,實在是個需要被充分探究的議題。
本日最吸睛:二葉松、馬尾松似乎都在此時開花,主要為雄花期先展開,臺灣馬醉木的花預料可持續到三月上旬(但已有幼果),軍艦岩的燈稱花竟然已見始花(雄),兩株楓香也逢盛花,早上跟大夥分享,才發現許多人幾乎不曾看過楓香的花。趁還沒落盡,趕快去找找吧!
p.s.馬尾松與台灣二葉松的辨識,雖說之前已有國內文獻指出松針切片去看松脂管細胞的類型可以明確區別,但野外難以操作,個人觀察兩三年心得是,後山確實兩者都有,除非整體松針明顯都達到14公分以上,否則仍應判斷是臺灣二葉松(5-10公分),標本的結果也顯示馬尾松的毬果(seedcone)主要是長形的,臺灣二葉松近圓形。其他更細部辨別有機會直接在野外討論比較實際。
臺北聖稜線
琉璃蛺蝶
不當伐林案現場的後續觀察
非本地固有種的台灣肖楠,如預期的適應不佳
砍伐後的新生命:橢圓葉赤楠
楓香的果很顯眼,但花不明顯,相信多數人都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