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25白果雞屎樹圖文介紹
圖文:山艾
1101025白果雞屎樹圖文介紹
圖文:山艾
在臺灣,茜草科雞屎樹屬是個不小的家族,種類多達19種,走在各地低海拔郊山步道林下不難見到的有:琉球雞屎樹、圓葉雞屎樹、柯氏雞屎樹和臺灣雞屎樹等,然而其中有4種為臺灣植物紅皮書名錄上的受威脅物種,分別是易危(VU)等級的:棲蘭山雞屎樹、長苞雞屎樹,以及瀕危(EN)等級的:白果雞屎樹、清水氏雞屎樹。
在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溪山(解說)組認養的守護棲地---大崙尾山親山步道的迎風稜線區域,正是瀕危等級─白果雞屎樹的重要生育地。白果雞屎樹分布侷限於五指山系西南、臺北市內湖區和士林區交界一帶山頭,這裡是東北季風盛行區,因此能在這裡生存繁衍的植物絕對都有極佳的抗風本領,屬於灌木型的白果雞屎樹也不例外,葉子質地有如皮革,裡頭藏著防止水分蒸散的秘密。其多半生長在由紅楠、山紅柿等喬木組成的主要冠層之下,然而卻是雞屎樹家族的的大個頭,不僅葉形寬大(故中國植物誌稱之為粗葉木),「老欉」甚至能長到超過4公尺以上,絕非其他雞屎樹親戚能比擬。
沒見過白果雞屎樹的人、想當然爾會認為其果實為白色,然而志工長期觀察始瞭解,當白果雞屎樹果實漸漸成熟時,圓形核果的外果皮,會由青綠轉為紫色,至熟呈現特殊的深紫色,和常見的雞屎樹明顯不同,至於為何會被稱作白果?原來,白果雞屎樹的花萼為特殊的壺形,呈白色,花冠未伸出前,形如小果,而一年有兩次開花期,非花期更常見青綠幼果高掛葉腋。試想,當年命名的植物學家,或許由密林間隔望觀之,想必一時間也弄不清楚所見究竟是花是果,索性就稱白果吧!
若您見過它的花,肯定會對雪白剔透而內裡披毛的花朵印象深刻,讓人好奇的是,這樣精緻小巧的白花究竟是如何完成授粉呢?下回有機會,邀請你一起來大崙尾山,跟著解說員的腳步一起透過仔細觀察來找答案!